(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周礼·春官》)可见周朝之时,负责占卜国运兴衰的太卜手中至少有三种方法同时并存,分别是《连山》《归藏》和《周易》。这三易之间有何关联,下面首先来探讨一下。
古代学者杜子春、朱元升等人认为《连山》为伏羲所作,《归藏》为黄帝所作,《周易》为周文王所作,还认为“连山首艮夏用之,归藏首坤商用之,周易首乾周用之”[1](P141),把三易之道与三代之时对应起来,认为夏商周三代时期乃是易道变化流行的不同体现。既然夏商周三朝交替有其时间上的先后,那么三易之间是否存在先后传承的关系呢?下面从名称和内容逻辑角度来分析。
首先,在名称上就有先中后之分。朱元升于《三易备遗》卷五有《纪归藏易曰中天》一文,曰:“文王有先天后天之辞,《太玄》有中天之名,邵子于《观物外篇》以伏羲易为先天,以文王易为后天。迨伯温著《皇极经世》系述,则曰:‘唐虞者其中天而兴乎,尧舜者其应运而生乎?’是又以唐虞之时为中天。然愚考《周礼》三易之序曰,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伏羲《连山》既以先天维之,文王《周易》既以后天纪之,则黄帝《归藏》不得不维以中天。是盖本《周礼》所述三易之序云尔。”“归藏中天易”表达了三易在时间上的先后,表明其在发生顺序上有着相互关联性。
其次,在内容逻辑上《连山》《归藏》与《周易》也有相通之处。“夫归藏虽自黄帝而作,实循伏羲之卦序”[1](P171),汉代的《律历志》一书中也认为“伏羲易与黄帝易一以贯之而已”。从象数上来看,《归藏》的象数是传承伏羲的先天八卦演变而来,下面有一段材料可以说明:
昔黄帝命大尧造甲子,命泠纶造律吕,探五行之精,以甲乙名日谓之干,以子丑名月谓之支。干者,馀之义阳也,支者,枝之义阴也。干十而支十二,是阳数中有阴数,阴数中有阳数。干支相配以成六旬,是谓六甲循六甲以配六十四卦,始于坤乾,终于比剥,而归藏之易在是矣。[1](P171)
黄帝因伏羲,则河图作归藏易,非偶然措辞之不相似然者也,其曰坤以藏之,其辞约而博,微而显者矣。河图为纳音用者也,相生之序实寓于纳音之中,莫非自然而然。[1](P172)
从这段材料可以看出,《归藏》相对于《连山》是融入了河图的义理,以干支序列配以五行阴阳为主而造成的,这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加入了“音律”这一要素。而纳入自然之音的过程就体现出了《归藏》所特有的“不用而所以为用”“顺其自然”的象数特色,文王《周易》一书也可以说是《连山》演变而来的,“周文王通其变而演其义,取六十四卦而约为三十六卦是为《周易》”[1](P171)。
由此可见,《连山》《归藏》和《周易》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其基本数法一以贯之,“夏用连山,商用归藏,周用周易”这种根据不同时代所进行的象数变化来运用的说法是很有可能的。
在三易之中,邵雍研究先天《连山》而有所成,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等,孔子“晚而喜易”并且他及其弟子还为《周易》作传并称“十翼”附于易经之后,流传于世,可见后天《周易》也对后世影响甚大,唯独中天《归藏》自周至清未有人传承其思想。难道《归藏》真的因为历史的原因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吗?非但不是,对中华文化影响至深的道家创始人老子,恰恰很有可能正是传承了中天《归藏》而写出了《道德经》五千言流传于今,下面就从五个方面来解释这种可能性。
第一,在历史时间上吻合。“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2](P249)首先,老子的职业为周代的“守藏史”,相当于图书馆长一职,而上文曾提到,周代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如果《归藏》作为与《连山》《周易》相并列的一种卜筮之法,作为图书馆长的老子按理来说是不可能没有见过《归藏》一书的。
并且在朱元升的《三易备遗》中有这样的记载:
“案鲁襄公九年穆姜为筮而遇艮之八,杜预释之曰:是杂用连山归藏周易也。以此见春秋之时,归藏尚无恙也。”[1](P171)
《礼记·礼运》中也有这样一段话:
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欤?”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乾坤》焉。《乾坤》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其中《坤乾》以坤名在乾名之前,按郑玄、朱元升等人“连山首艮,归藏首坤,周易首乾”的观点,孔子所说的《坤乾》很有可能指的是《归藏》一书。由此观之,可以猜测老子在周朝末期春秋初期之时是很有可能看到或者学习过《归藏》的,至少在思想发生的时间上《归藏》是要早于老子的。
第二,老子思想中一些最基本的观点,如“无为”“无不为”“顺其自然”与《归藏》思想中的“不用所以为用”“顺其自然”相吻合。老子的天道观持一种天道功成弗居,顺其自然本性化物,居无为不作流于世间的态度。比如在《道德经》中就有这样的表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3](第17章、32章、34章、37章)等。
《归藏》所体现出来的天道观总体体现为“藏”,《归藏》之“藏”的含义大体有三:一是“藏于十数之中”,二是“藏于阴阳五行之间”,三是“藏自然之音于内”。
今六甲纳音遇策数之十,皆除去不用而用者,乃策数所除之余尔。然十者数之全,去十不用者何也?归藏取则河图者也,河图藏十不具,是以归藏去十不用,然后纳音之数,得彰其用此不用者,所以为用者矣。[1](P173)
从《归藏》的构成上来看,《归藏》在相数上以不彰其用所以为用的态度包含了先天之数十的方法,将十拆解为一至九的组合,以十数为根本,以除法为手段,进而得到五行所对应的数字。在卦象中可以看出,虽无十之数、但存十之意。其间“彰其不用以为用”的思维方式与老子“常无为而无不为”有相似相通之处。
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五行在天地间,独阳不生,独阴不成……坎为水,阴中含阳,离为火,阳中含阴,阴阳之精互藏……呜呼八卦八而五行五本难齐也,自然造化之妙布。金木土卦为六,约水火卦为二,以五入八,以八藏五,故能齐其所难齐欤。[1](P174)
皇帝之造六甲纳音也,不能备每宫用音而使之有,不能泯每宫藏音而使之无,亦曰因乎声音之自然而已。[1](P174)
藏,是万物自化的内在要求,生生之机体现在干支相交所产生繁衍变化之中,而化化之迹则藏于五行音律的逐次展开来。藏,在这里并不是静态的,反而是一种动态的、自然的原始存在。藏与交(用)也是相伴相生的,藏虽为体但同时也为用,是作为万物之所以能够自行化生的因子,同时也是五行生化万物的功用手段。“数必交,音必藏,交则生生之机不息,藏则化化之际不露”,相数之交所展现的生生之机也必然以藏的方式互相包含。
五行虚其位,六十四卦备其象,皆自然而然不可容一毫人力增损……虽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终不可得而牵强求合矣。[1](P176)
正因为老子理解的天道是以“无为”“自然”运行的,并且万物的内在真实性也是天道禀赋的,因此他所提出的现实中的人所应该秉持的也应该是本于人自身的“自然”“无为”,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能实现人自身的真实性,实现对当时天下大道的一种回归。比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为无为,则无不治”“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3](第2章、3章、66章)等。可见,老子讲无为其内涵与《归藏》有相似之处,同时也将无为作为一种方法和目的,从而达到对现实世界的关怀。
在另一方面,是老子写《道德经》中所用到的“遮诠式”的表述方法,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话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王弼注为:“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老子想表达的是一种凡事都要挖掘其被隐藏的一面,不要片面孤立地看待问题,要认识到本末关系往往不是固定的,而是相互变化相互依存的。比如处高者必以下为根基才可以居高,提倡处于高处更要发现那些为下支撑的事物;贵贱有无也是这样的道理,凡贵者必从贫贱出发,存有之前必是无,这与以无为本的天道有一定关系。同样,在《归藏》的构成中也有类似的方法:
归藏易之用音也,其所以阙者归藏易之藏音也,藏于不用是乃所以用也,以为在于无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于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于阴阳之中。[1](P177)
囿于物者不能物,物唯不物之物而后能统万物,滞于形者不能形,形惟不形之形而后能贯万形。[1](P178)
《归藏》的体用关系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关系,对于理解事物所采取的方法也是将事物多层次地挖掘,从对立面的结合来看。以《归藏》藏音为例就是指藏音虽为象数发展之本,但同时也是自然之音用于干支算数的一种方式,虽然看似象数之义理在于具体事物之前,但是也只有依据具体的事物才能实现其本体。这种“不囿于一端”的辩证观点与老子“反”着诠释事物的方法非常相似。
第三,老子思想中“无中生有”的宇宙生成论与《归藏》中“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方式很相似。老子思想中关于宇宙论的叙述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第42章、40章)等,其中“无中生有”的宇宙生成论提法被认为是老子思想中较为独特的观念。以《周易》为例,《周易》开篇就讲“乾”“坤”等具体的卦,以每卦代表的不同含义来对应天地运转的不同事物和不同规则,包括《系辞》中所提到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但是这其实都是在讲“从有到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有生万物”的过程,并没有讲“有”是如何产生的,更没有提到“无”的概念。在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没有一家如老子道家这样以“无”“无为”为体为用的。但在关于《归藏》思想的记载中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述:
天生五行充满宇宙间无在无不在……以为在于无物之前而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于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于阴阳之中,该体用、妙动静、兼有无、贯隐显,此藏而用、无极而太极之谓也。[1](P177)
囿于物者不能物,物惟不物之物而后能统万物。滞于形者不能形,形惟不形之形而后能贯万形……呜呼,以五行用五行,则五行特物耳形耳。以易用五行,则自无出有之谓变,自有入无之谓化。[1](P178)
上述材料有“以无变有”“以有化无”的表述,《归藏》中所讲到的“有无相生”是指有无二者不孤立对立,是变化的过程。例如,五行之中每一行也包括所有五行属性,如金宫中有金之金、木、水、火、土,离宫中有火之金、火、木、水、土等,而“无”正是体现在这种“藏”的智慧之中,“无”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没有,“从无到有”是由隐变显的展现,而“从有到无”也是由显化隐的过程。这样来看,就与老子“有无相生”的思想内涵有共通之处了。
第四,从卦上看,老子理解的“玄牝”之道、“贵柔”“处顺”的思想与坤卦之道相符合,而《归藏》又是在三易之中首坤重坤的代表。因为历史的原因,《连山》《归藏》大部分经文已亡佚,我们无法直观地通过确切的经文来进行对比,但上文提到,因为三易之间虽首卦不同,构数之法有所变,但每卦所代表的基本含义却没有变,例如,乾、坤、巽、震、坎、离、艮、兑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的基本含义不变,“天地地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等基本原则也没有改变。因此作者通过对保存完好的《周易》中坤卦的卦辞和基本卦义来推出坤卦与老子之道的联系。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这一句与老子“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3](第6章,52章)说法很相似。高亨老子正诂注:“谷神者,道之别名也。”可见老子眼中的“道”是生育万物的根本,并且老子所引用的“玄牝”这种比喻非常类似于坤卦中的“牝马”说法,相对乾元资始,坤元则更注重资生的一面,也就相当于雌母生养的功用。
“初六,履霜,坚冰至。”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这两句与老子“反者,道之动”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阴之反者为阳,当阴不断积累运动变化就可以达到阳的地步。而道体的流转也正在于向着对立面的运动而不断发生变化,往复循环。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王弼注曰:不假修营,而功自成,故不习焉,而无不利。这一句与老子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思想相一致,都说出了道不用刻意去整治作为,万物都会根据其各自具有的品流,而自行功成,所以“不习”即不动、静,则可以以万物观万物,让每个生命都从本体内部进行变化,这也是最好的变化革新的办法,从而达到无往不利的境界。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王弼注曰:不为事始,须唱乃应,待命而发,含美而可证者也。故曰含章可贞。其中不为事始,须唱乃应,与老子10章“天门开阖,能无雌乎?”讼卦初六“凡阳唱而阴和,阴非先唱者也”、革卦六二“阴之为物,不能先唱,顺从者也”都表达了相似的意思。表明了阴不主动彰显,随着形势的变化又具有复合阳的能力,具有老子主张的无为、顺其自然、顺势而为的思想,这也是处柔居弱之理的原因。
“用六,利用贞。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孔颖达注曰:永,长也;贞,正也。言长能贞正也。象以大终释永贞,意为既能用此柔顺,长守贞正,所以广大而终也。这说明坤阴(用六)所具有的性质,对于坤来说,坤代表的是阴,阴的性质为柔顺,自然顺势,其相对于乾阳所具有的元生的本体充盈,所显示出来的是柔顺自成,如果说乾生之,坤则负责育之,并且柔的这种特性因其绵延不断,而又不彰显,所以能达到长守的地步。
老子之道提倡柔顺,无为而治,知其雄守其雌,用阴释道,用阴指导生活实践,因为阴相对于事物起到的是从事物内部发掘其乾阳所赋予的生生之品,阴阳相符,进而顺势利导,让事物以自身的状态慢慢生长发展。老子也正是看重了坤阴的这一特性,认为处柔居弱者才能不至于上九上六那样,主动冒失地去做一件事情,往往会考虑得不周全,但如能像阴那样静观守变,自然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事物发展的概况,做一个旁观者自然要清楚许多。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其所由来者渐矣,有辩之不早辩也。”
其中“积、渐”都体现出了世间万事万物其发生,都是由很小的原因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而积累正是“阴”所具有的属性,阳为生之本体赋予万物生命的能力,阴滋育万物,赋予万物成长成才的能力,这与初六履霜而坚冰至的精神内涵是相统一的,都体现了见微知著,从表象到抽象的原则。这个思想老子也有体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3](第63章,64章)。老子也正是发现了这个原理,故接着说“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提出了无为的方法来解决,这里的“无为”讲的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防患于未然,对于过分苛求某事的一种知止的态度。
但由此可见,老子与坤道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而且无论是根据朱元升的“连山首艮夏用之,归藏首坤商用之,周易首乾周用之”,徐善《四易》中所言“《归藏》卦序:坤、震、坎、艮、兑、离、巽、乾”,还是贾公彦《礼记疏》中:“此《归藏》以坤为首”,至少按“坤以藏之”的观点和坤卦特有的卦象与《归藏》作易所蕴含的原则相似的角度,我们都有理由去相信《归藏》首坤是可能的。所以,老子用坤而无为与《归藏》主坤而行自然之间似乎也就建立了一种相互传承发展的可能性。
第五,《归藏》与老子《道德经》在语言上有相同的特色。其一,《归藏》与《道德经》中出现了相似的表达方式。如“牝马”“母”“无”“交”等词汇,据有的学者统计,《道德经》中有五十多处文字与《归藏》有关。[4]其二,《归藏》与《道德经》都言简意赅,语言风格类似。据有关记载,《连山》有八万字;《归藏》有四千三百字,十三篇,篇名有《初经》《启筮》《郑母》《齐母》《本蓍》等,晋时薛贞、唐时司马膺都曾作过注。[5]《归藏》虽传承了《连山》的象数精神,但是在语言风格上却采用了极简化的表述方式,这与老子五千言道德经的“不可言而强为之言”的风格也相似。
综上所述,老子与《归藏》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天道观、思维表述方式的角度、“有无相生”宇宙生成的角度,还是从卦辞言义、语言风格的角度,两者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为把老子思想与《归藏》思想做出一种关联性的思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1]朱元升.三易备遗[M].通志堂经解,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
[2]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M].黄建华,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
[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
[4]董婕,朱成杰.牛河梁遗址的易学架构与黄帝《归藏》易传说[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5]李家浩.王家台秦简“易占”为《归藏》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