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以“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为例

2018-03-27 07:49王翠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1期
关键词: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

王翠平

(长治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山西长治 046000)

0 引言

农业生态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交叉性产业。其特点与传统农业不同,一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二是以旅游经营为重点; 三是具有高效益、低风险; 四是地域限制小,形式多样[1]。它是一种以生态学为指导原则,以农业生产、农园观光、农艺展览为依托发展的一种新型的重在游客参与的深度体验型旅游方式。农业生态旅游在国外的兴起与发展已有40多年的发展,而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同时,关于农业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起步更晚,王良建[2]首次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设计了34 项评价指标,对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梅虎等[3]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李克特5分制记分法对桂林的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王昕、高彦淳[4]从旅游资源与环境、旅游市场影响等5个层面38 个具体的指标构建了综合的评价指标。张蓓[5]从产业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等3个层面,构建了27 个评价指标,形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纵观以往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关于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业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构建,而对于构建后的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则少有涉足。基于此,文章以太行山大峡谷为例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对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提出新的思路。

1 研究区概况

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东南部,占地总面积约225km2。地处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地势呈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 200m以上,景区涉及桥上乡、石坡乡、鹅屋乡、树掌镇等4个乡镇, 30余个行政村, 180余个自然村,涉及人口约1.3万,景区与乡村交融于一体,是典型的乡村旅游景区。

峡谷园内有木本花卉、药材等珍稀植物300多种,更有珍稀树种红豆杉,具有较高的科考及农业研究价值。从交通条件来看,研究区处于河北、山西、河南3省交界处,距离其所属行政市区山西长治市40km,市区内共有高速公路4条,据2016年统计公报的数据,其机场吞吐量已突破70万人次,由此可见研究区的交通条件得天独厚,为其市场域的扩大提供了前提条件。研究区所在的壶关县总面积为1 007.7km2,截止2015年,全县总人口数为30.018 7万人, 11.608 7万户数,其中乡村人口数为26.954 2万人,乡村从业人员数为13.863 4万人,占比51.43%[6]。研究区毗邻安阳、长治两个市区,距离省会城市太原250km,距离郑州270km,距离邯郸220km,有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2 实证研究

该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旅游资源的评价赋分标准[7],结合山西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内农业旅游资源的实际,同时参考周文丽[8]的做法,先构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专家赋分法及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该景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

2.1 评价指标的构建

2.1.1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种方法。较常使用的定性评价方法为体验性评价法、描述因子评价法、美感质量评价法。较常使用的定量方法为技术性单因子评价法及多因子评价法。总体来说,定性评价法比较侧重于评体者的主观体验,定量评价法比较侧重于客观因素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该文结合农业旅游资源分类的方法及评价的方法,运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2.1.2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

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太行山大峡谷景区进行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首先,以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作为目标层(A);其次,以资源自身价值评价子系统(B1)、生态环境条件评价子系统(B2)、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子系统(B3)作为综合评价层;再次,以田园观赏价值(C1)、农事体验价值(C2)、农业科学价值(C3)、历史文化价值(C4)、属性价值(C5)、附加价值(C6)、生态环境质量(C7)、生态环境保护(C8)、客源条件(C9)、可进入性(C10)、区域经济条件(C11)、配套设施条件(C12)、社区态度(C13)13项指标作为评价项目层,同时,将13个项目层再分解为20个指标层。最后,按照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考虑到实际数据支持的可行性,结合有关旅游、农业行业专家对各评价指标的赋分,最后取其平均分,最终得出该研究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得分。

美感度(D1)是指游客对于田园景观的美丽感知度的评价;独特性(D2)是指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的独特之处;参与性(D3)是指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于资源的体验性评价; 娱乐性(D4)是指资源带给游客的娱乐价值; 科考价值(D5)是指作为农业的科学研究价值; 科普价值(D6)是指农业旅游资源的科学教育价值; 历史价值(D7)是指资源的历史方面的价值; 文化价值(D8)是指资源的民俗文化价值; 规模度(D9)是指资源的占地面积等规模效应; 组合度(D10)是指资源与周围其他资源的相互关系; 聚合度(D11)是对资源集中度的评价; 知名度(D12)反映的是公众对资源的了解程度; 美誉度(D13)是对资源获得公众欢迎程度的评价; 生态稳定性(D14)是对资源生态自洁性和恢复力的评价; 环境适宜性(D15)是指游客生理及心理适宜性的评价; 环境承载力(D16)是指环境能容纳的人口及经济发展规模; 污染治理(D17)是指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评价; 灾害防范(D18)是指针对游客安全及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 区位条件(D19)是指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条件; 交通条件(D20)是指交通的通达性及方便度。

2.2 评价模型建立

2.2.1 评价指标权重的制订

确定各参评因子权重常用的有经验法、回归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德尔斐法4 种。该研究借鉴林秀治等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构建研究中的评价模型,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赋值,确定各参评因素的权重。为充分征求旅游地理专家及农业专家的意见,印刷了10份AHP咨询表,请各位专家以填表的方式,按照重要、稍重要等评判标准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打分,经过两次比较,最后取平均值,构造判断矩阵A=(aij)[9]。权重的计算是根据构造的判断矩阵,先计算同层次因素相对于上一层次因素的权重值wi,具体计算公式见式(1)。

表1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开发经营评价的指标及权重

总目标层A子目标层及权重项目层及权重指标层及权重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资源自身价值评价子系统B1(0 4968)田园观赏价值C1(0 1369)美感度D1(0 0638)独特性D2(0 0731)农事体验价值C2(0 0776)参与性D3(0 0370)娱乐性D4(0 0406)农业科学价值C3(0 0836)科考价值D5(0 0414)科普价值D6(0 0422)历史文化价值C4(0 0504)历史价值D7(0 0226)文化价值D8(0 0278)属性价值C5(0 0649)规模度D9(0 0307)组合度D10(0 0235)聚合度D11(0 0107)附加价值C6(0 0834)知名度D12(0 0413)美誉度D13(0 0421)生态环境条件评价子系统B2(0 3084)生态环境质量C7(0 1755)生态稳定性D14(0 0672)环境适宜性D15(0 1083)生态环境保护C8(0 1329)环境承载力D16(0 0367)污染治理D17(0 0541)灾害防范D18(0 0421)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子系统B3(0 1948)客源条件C9(0 0451)可进入性C10(0 0770)区位条件D19(0 0375)交通条件D20(0 0395)区域经济条件C11(0 0142)配套设施条件C12(0 0344)社区态度C13(0 0241)

(1)

由于判断矩阵的分值是人为赋予的,为此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该研究通过计算检验系数CR作为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指标。

(2)

CI=λmax-n/(n-1),CR=CI/RI

(3)

式(2)(3)中,CI为一致性指标;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CR为相对一致性指标,当CR<0.1时,判断结果一致性可以接受; 当CR>0.1时,应对判断矩阵修正。运用 AHP计算软件vaahp,得到各参评指标的权重值。应用这套权重分配标准,对研究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指标的建立及权重分配,具体情况见表1。

2.2.2 评价模型

根据表1提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开发经营评价指标及权重分配计算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为应用综合评价法对景区进行综合分析,首先对各评价因子采用模糊计分法进行赋分,依其优劣程度对各评价因子划分为5个等级,分级指标越高表示其旅游价值越高[10]。其次,发放调查问卷对各评价因子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5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92%。最后,根据上述评价指标及权重,将单因素评分值乘以各因素的权重,相加得出综合评价分[10]。具体公式见式(4)。

(4)

式(4)中,A为太行山大峡谷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Si为某个评价因素的模糊得分;wi为评价因素的权重值;n表示评价因素的数量。根据式(4)并结合Excel计算得出太行山大峡谷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综合得分为81.082 3分。每项子目标层与项目指标层的得分情况如表2。

表2 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总目标层A得分子目标层得分项目指标层得分项目评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81 0823资源自身价值评价子系统B139 4198美感度D15 742090独特性D25 848080参与性D32 590070娱乐性D42 963873科考价值D53 229278科普价值D63 376080历史价值D71 536868文化价值D82 001672规模度D92 394678组合度D102 044587聚合度D110 813276知名度D123 427983美誉度D133 452282生态环境条件评价子系统B225 4685生态稳定性D145 376080环境适宜性D158 880685环境承载力D163 082884污染治理状况D174 436282自然灾害防范D183 620680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子系统B316 194客源条件C93 698282区位条件D193 262587交通条件D203 357585区域经济条件C111 065075配套设施条件C122 786481社区态度C132 024484

根据国家旅游资源等级划分标准,把旅游资源划分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等。当得分≥90分,为五级资源; 当得分为75~89分,为四级资源; 从表2可知,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评价得分为81.082 3,属于四级资源,资源级别较高。3个子系统中资源自身价值评价得分为39.419 8,占项目总体评分最高,这说明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内有丰富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其生态环境条件评价得分为25.468 5,占项目总体评分较高,这说明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内的生态稳定性、环境适宜性都非常好,对于研究区的长远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得分为16.194 0,占项目总体评分不高,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条件和区域内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3 景区生态农业资源评价

3.1 资源优势

结合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实际情况及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资源自身的美感度和独特性评分以及生态环境条件中的环境适宜性评分、旅游开发条件中的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评分均较高。分析其原因,发现这是因为该景区依托南太行山大峡谷内的有利自然资源,峡谷内山雄水秀,林深洞幽,是国内休闲旅游的最好去处。

景区内的生态环境总体得分较高,且主要是因其环境适宜性和生态稳定性指标较好。在实际调查中发现,该地林木面积3 287.6hm2,森林覆盖率高达75%。景区内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9~11.7℃之间,尤其在夏季,气候宜人,非常适宜度假。且其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在交通条件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这些都为太行山大峡谷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前提条件。

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太行山大峡谷已经做好了景区的商业、娱乐开发与经营及农业旅游资源保护、农业旅游环境建设工作。只要该景区继续保持开发优势,就能在同类项目中获得竞争优势。

3.2 资源劣势

由表2可知,该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组合度、聚合度的得分最低,这是因为其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对景区的历史文化价值挖掘不够,景区内各景点较为分散、各自经营,较有代表性的有八泉峡、红豆峡和青龙峡,但这3个景区缺乏联动,距离较远,对于拳头景点的归属地不清,这种状况对景区的集中发展和长期发展均有影响。从这一评价的结果判断,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经营与开发的方向是较为单一的,景区仅从商业、娱乐的角度开发旅游资源,而未从其他角度开发,尤其缺少与农业生态的融合,这种情况容易导致部分农业旅游资源被过度透支,而另一部分农业旅游资源未被充分开发,形成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经营不平衡,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经营体系的问题。

3.3 综合评价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太行山大峡谷景区进行的评价结果表明,该景区的生态环境条件是值得肯定的,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前提下,这种未受污染的景区本身就是其高价值所在,且其为该景区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同时,该景区的旅游开发条件中除了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外,还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配套设施的建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通过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对太行山大峡谷景区进行评价发现,景区资源的总体得分较高,但在部分子项目上尚有欠缺。主要体现在几方面:(1)太行山大峡谷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使得其资源自身价值评分最高,进而导致其总体评分较高;(2)景区生态环境条件非常好,无论是其生态稳定性还是环境的适宜性都较好,但其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较差;(3)对于旅游开发条件来说,客源条件、交通条件和区位条件较好,但其地区经济条件、配套设施条件和社区态度恶劣较差。

4 结论与讨论

该文在现有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下,探讨了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并借鉴AHP分析法以地处长治市的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从子目标层来看,资源自身价值的评分最高,其次是生态环境条件,而旅游开发条件的评分则最低。这说明该景区的生态环境条件较好,但由于其处于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经营的初创期,部分旅游开发条件尚未成熟。(2)从指标层来看,环境适宜性的评分最高、独特性、美感度、生态稳定性的评分较高,而聚合度的评分最低。这说明太行山大峡谷景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其和周边其他资源的相互扶持度不够。(3)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对于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态度不够积极,相关部门应注意积极引导。

该分析评价结果给当地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提供了一定的工作依据,主要体现在:第一,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关键是富有特色的资源及加强游客的深度参与体验性; 第二,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开发经营离不开与旅游的融合,必须加强配套设施的完善方能做到长期发展; 第三,转变社区内居民态度是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经营中必须做好的群众基础,开发公司应从开发商、当地居民、当地生态环境3方面进行考虑,争取做到三赢。从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拥有较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这反映了目前旅游者对于旅游产品的需求已趋向于多样化和综合化。

[1] 郑昭佩,刘作新.生态旅游农业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10(1): 127~129

[2] 王良健.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旅游学刊, 2001, 16(1): 67~70

[3] 梅虎, 朱金福,汪侠.农业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2(12): 142~144

[4] 王昕, 高彦淳.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 2008,(1): 137~140

[5] 张蓓. 都市农业旅游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6): 24~27

[6] 高生计. 山西年鉴.2016

[7] 刘益. 从旅游规划角度论《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实践意义.旅游学刊, 2006, 21(1): 8~9

[8] 周文丽. 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22(3): 198~202

[9] 林秀治, 陈秋华,赖启福.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构建研究.林业经济问题, 2010, 30(6): 507~515

[10]喻红林, 路娜,邓楚雄.基于AHP的新疆博湖县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1): 84~87

猜你喜欢
太行山大峡谷生态旅游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太行山写生》
守卫大峡谷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太行山(外二首)
致敬大峡谷
出实招发展老区生态旅游
太行山上忆当年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