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再造石学者张宝贵

2018-03-27 07:22撰文向明
中华民居 2018年1期
关键词:宝贵雕塑装饰

撰文向明

初识张宝贵,是在2017年11月天津大学的一次学术论坛上。他热情洋溢的演讲,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自然,我也被他的精彩演讲所深深吸引。我清楚地记得,他当时讲到的核心话题就是:环保再造石。因为之前对再造石缺乏了解,所以对他所讲具体内容并未能全部领会,只知道台下的资深院士、专家学者都被他的故事所打动。倘用一个网络词来形容,那应该就是:『不明觉厉』。直到后来与他深入交谈,才逐步明白环保再造石的奥秘。

张宝贵

1950年7月生,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会长,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1968年去山西插队,1987年回到北京专门从事造石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因为再造石经济、美观、实用,加上新思维、新材料、新工艺,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在业内产生了强烈反响。他的作品先后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国家大剧院、陕西大明宫等近百家单位选用,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和世界银行收藏。

学者型再造石艺术家

张宝贵发明的再造石工艺,将建筑、建材和艺术研究融合在一起,属于不断地穿梭于几个领域之间的复合型研究。——曹永康

“环保再造石,就是以废弃的石渣及砖瓦灰砂的粉碎物等为骨料,以水泥为胶凝材料,将其混合制成的假石头。”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贵石艺)总经理张宝贵概括得言简意赅。“2007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时,时任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等为奥林匹克友谊林的雕塑专门举行了揭幕剪彩仪式,这座雕塑就是我们用石粉和水泥制作的,组委会得知后为这座雕塑取名‘环保再造石’。”张宝贵娓娓道来。

说起环保再造石,张宝贵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这全来源于他多年的工作积累。1987年,在山西插队的张宝贵归乡心切,遂带着一家四口回到北京,在昌平区奤夿屯落脚。几经周折,他与当地几位农民一起创办了北京昌平星城建材厂(宝贵石艺前身),开始研制水泥装饰品。当时毫无经验的他,只能四处“求学”。他每天都要挤公共汽车,往返于北京市区和昌平之间。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一路颠簸,来回路途需要六七个小时。他四处奔走,寻找灵感。他到过建设部(现住建部)大楼、地安门大楼、全国政协礼堂和北京展览馆等机关,去看那里的墙面浮雕、水泥装饰,仔细研究工艺。除了实地考察,张宝贵还学习前卫艺术—到中国美术馆以及美术馆周围的书店去参观和研究雕塑艺术作品。为了提高自己,他经常将身上仅有的积蓄都用来买书。无论有关艺术、建筑还是哲学的书籍,他统统都买下来,然后如饥似渴地学习。

起初,张宝贵制作的水泥装饰制品被专家评价为“缺乏现代感,很难有出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他从研究干黏石、水刷石和水磨石的质感入手,寻求突破。最终,他综合了这些产品的特点,用碎石渣和水泥仿造出假石头,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再辅以现代造型设计,产品逐步得到了建筑界的认可。

1988年,建材厂终于迎来了第一份订单—北京亚运村南小区托幼工程项目部订购了6座再造石浮雕,总价仅360元。“虽然数额很小,但于我们而言,总算是‘上路’了。”张宝贵十分感慨地说。自此之后,他们的作品先后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亮马河中日青年交流中心等机关单位选用。1989年1月,张宝贵在北京图书馆举办了“再造石装饰制品展”。时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曹永康了解了他的事迹后,邀请他参加了1989年“全国首届装饰混凝土研讨会”,并作了发言。张宝贵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关注。自那以后,他便经常主动参加建材界的各类论坛会议活动。

1996年,张宝贵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作品展。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他的两件作品,一件是浮雕作品《喜怒哀乐》,一件是圆雕作品《对话》。“用石渣和水泥做的雕塑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还是首次。”张宝贵自豪地说。2007年,《对话》(复制品)被科技部部长万钢当作国礼送给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并称“这是中国的低碳雕塑”。

1997年,全国雕塑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张宝贵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新材料技术对环境艺术的影响》的演讲,引起了广泛关注。会后,当时75岁高龄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带队专门到昌平找到张宝贵,请他为曲阜孔子研究院设计凤形雕塑。“经过一年的研究,我们最终将高达3.73米的凤形雕塑装在大殿正脊上。”张宝贵表示,“吴良镛当时就说,将屋顶金龙脊兽改为再造石凤形脊兽,用‘凤’来表现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积极尝试。”2005年,适逢中日邦交活动,时任国务委员宋健将象征友谊和平的凤形雕塑作为国礼赠予日本国政府。

曹永康院长曾这样评价张宝贵:“张宝贵发明的再造石工艺,将建筑、建材和艺术研究融合在一起,属于不断地穿梭于几个领域之间的复合型研究。”这些年来,张宝贵研究社会需要,研究材料性能,研究工艺方法,研究造型效果,一直在摸爬滚打中不断前行。他不但在建材界作报告,在建筑界作报告,在发明界作报告,还在文化界作报告。他曾应《文艺研究》杂志社领导邀请,在“全国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2007年,科技部部长万钢将《对话》(复制品)作为国礼送给美国前副总统戈尔

雕塑《对话》

推动再造石的工业化

雕塑《凤》

在众多支持者的鼓励下,1988年,张宝贵的再造石装饰制品向国家申请了发明专利,并于1992年正式获得国家专利局授权。2015年,他的发明获得了日内瓦国际发明专利博览会金奖,科技部专家组评价其发明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张宝贵所承接的众多项目中,给他印象最深的当属国家大剧院的屋顶装饰工程。2004年,国家大剧院准备装饰音乐厅的吊顶。按照总设计师保罗·安德鲁的要求,需要用水泥制作吊顶上的板材。通常的水泥制品又厚又重,不符合要求。当他听说宝贵石艺利用水泥和固体废弃物做装饰材料很有经验,于是找到张宝贵,问他能不能帮他解决这个难题。“没问题,在国内用水泥、石粉做雕塑,我们是最好的。”张宝贵一句话就将项目接了下来。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吊顶的面积是1300平方米,整个吊顶有100多吨。164块挂板的造型各不相同,起伏也有很大区别,保罗·安德鲁特别强调它的光影效果和声响效果。面对国家重点项目,张宝贵组织人员紧锣密鼓地耗时600个日日夜夜,完成了技术论证、数据检验、机具改造、材料研发、工艺完善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后,便要进行吊装施工。然而,大剧院工地特殊,地面与吊顶近20米落差,800公斤的挂板要送入工地的难度也十分巨大。他和他的团队只得采用土办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如期完成任务。工程完成了,但张宝贵却落泪了。“因为消耗太多人力和物力,这个在旁人看来一定利润可观的大工程到最后却是亏本的。”张宝贵百感交集地说。

2004年,对张宝贵来说是终生难忘的。这一年,他们按照清华大学课题组的要求,率先研制出了装饰混凝土轻型墙板。中科院设计院总建筑师崔彤在北京化工出版社的装饰工程中采用这种墙板后,取得极大成功。从那以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张锦秋等纷纷向拉萨火车站等重大工程推荐使用装饰混凝土轻型墙板。就这样,装饰混凝土轻型墙板顺利地打开了市场。但是,面对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张宝贵又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这种个性化产品可以进行批量生产吗?

张宝贵在演讲

直到2017年冬天,这个一直困扰了张宝贵多年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2017年11月,宝贵石艺和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一筑工)签约,由宝贵石艺提供工艺方案,三一筑工提供生产设备,双方共同开发新的生产线,将实现批量生产再造石装饰制品。张宝贵表示:“这条线年产能1000万平方米,预计年消耗建筑固废60万吨。”

众所周知,工业讲究的是标准化,而艺术讲究的是个性化。那么,如何将个性化和标准化统一起来?“我们可以加强前端设置,在设计环节加大力度,通过软件设计出多样化的模具,然后投入到流水线上。从自动粉碎废料开始,到自动振捣,再到铺设钢架,一直到码放、脱模、后期处理都实现工业化生产。”张宝贵又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方,“就像服装厂生产不同款式的服装一样,前端由设计师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服装样板,成品制作由工业化流水线完成。”这些批量生产出来的再造石装饰制品可直接用来装饰城镇建筑,美化城镇环境。“让城市垃圾变废为宝。这必将形成新的产业链。”张宝贵胸有成竹地说道。

让城市垃圾变废为宝,变成一种新的资源。这必将形成一种的新的产业链,生发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张宝贵

建别样低碳特色小镇

绿色、低碳、环保,是21世纪建筑的主题,也是张宝贵所努力的目标。三十多年来,张宝贵将全部精力和财富用于环保再造石的研究和创造。他秉承前人意志,完成了前人所未能完成的创造,因而赢得了社会的尊重。

2017年11月,由张宝贵和朱尚熹主持创造的国内首个低碳雕塑园在北京昌平奤夿屯开园。北京低碳雕塑园占地20亩,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加。人们现场见证了用固体废弃物制作低碳雕塑的过程。世界绿色组织主席石定寰说:“发挥低碳材料的优势,从艺术入手是个新生事物,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会长张九桓认为,他们“充分发挥了民间外交的积极性,让低碳雕塑走出国门”。还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实质性建议。比如,在北京低碳雕塑园的基础上筹划举办“国际低碳雕塑节”,将低碳雕塑制成旅游纪念品,作为一份特殊的礼品送给外来游客。“突出低碳理念,突出文创理念,突出农民创造的价值,这甚至会成为探索新城乡建设的一种新思路。”专家的这句话更是瞬间激发了张宝贵对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

“特色小镇的公共艺术设施建设,可以尽可能选择低碳雕塑。”张宝贵提出,“公共场所的果皮箱、指示牌、灯杆以及桌椅等都可以选择使用低碳雕塑,邀请设计师设计,由当地农民制作,技术难度并不大。”

张宝贵表示:“建设特色小镇,就必然要面对旧有房屋拆建的问题。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些建筑固体废料重新利用起来,直接制成再造石建筑部品,就地重建房屋。也许你会疑惑,很多废弃物颜色不一致怎么办?我们可以不筛分,直接制造出‘迷彩墙板’。这样重建起来的房屋将是一栋栋‘迷彩建筑’,一定别有一番韵味。”

山西五龙庙

当然,“迷彩色”终究只是一种表观的特征,更重要的是绿色和低碳理念的渗透。张宝贵表示,“迷彩小镇”最核心的特色是:变废料为原料,能够产生可观的低碳效益。“打个比方,一座特色小镇有100户居民,每栋民居建筑外墙面积约500平方米,整个小镇建筑外墙面积则合计达50000平方米。如果采用清水混凝土墙板,大约需要消耗水泥5000吨;而如果采用再造石工艺,只需消耗水泥1000吨。按生产1吨水泥产生1吨碳排放量计算,则减少了4000吨碳排放量。”张宝贵说。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有些地方提出了“打造特色小镇,绿色低碳先行”的响亮口号。世界创新研究院院长马俊如将张宝贵引荐给了河北省雄安新区政府领导,并建议雄安新区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考虑引入变废为宝的再造石工艺,打造雄安新模式。

张宝贵针对山西省陵川县西崖沟村老百姓落后的居住现状向当地政府建议:根据当地的风土民情重新设计农舍,并引入再造石工艺“拆旧建新”,用最低的成本让西崖沟村重换新颜。西崖沟村因地势崎岖、交通不便,成为一个传统贫困村落。当地老百姓不得不自发开山筑路。这条用了近30年时间修筑出来的沿山公路被世人称为“挂壁路”。当地老百姓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世人。这条挂壁路也给西崖沟村带来了新的发展希望。张宝贵“拆旧建新”的建议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领导当即表示,希望引入这种新工艺、新方法来建设美丽新农村。

无论是对于雄安新区建设,还是西崖沟村改造来说,这种“变废为宝”的办法都是一种“新工艺”“新方法”。但对于张宝贵来说,这却是他研发和推广了30年的“老技术”。他不仅因此取得了发明专利,获得了国家国际大奖,还参与制订了行业标准。几年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颀找到张宝贵,询问他:“天津大学建筑馆外墙年久失修、墙皮脱落,该怎么办?”张宝贵建议,将所有墙皮铲下来,拉到北京宝贵石艺进行粉碎,制成新的墙板,重新挂上建筑馆,结果大获成功。愈来愈多的成功经验坚定了张宝贵向全国各地推广再造石工艺技术的信心和决心。

从最原始的再造石工艺到再造石的工业化,从城市建设到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张宝贵对再造石的研究和思考从未停止。崔愷院士这样评价张宝贵:“张宝贵30年的坚持不懈,产生了巨大的行为张力,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宝贵现象’。”未来的求索之路任重道远,我们期待这种“宝贵现象”释放更大能量,让环保再造石在新城乡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设绿色人居。

张宝贵30 年的坚持不懈,产生了巨大的行为张力,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宝贵现象』。——崔愷

猜你喜欢
宝贵雕塑装饰
巨型雕塑
第二章 宝贵的地下水
鲤鱼旗装饰坠
我的破烂雕塑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时间宝贵 等
写实雕塑
知青春之宝贵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