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埃姆雷·索耶尔 罗宾·霍格思
谁不喜欢看“如何取得成功”之类的东西?大众都乐于阅读并广泛传播这类东西,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市面上有这么多关于成功学的书。成功学给出的建议通常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世界经济论坛联合新闻网站“商业内幕”发表了一篇文章,列举了成功人士在早饭前必做的14件事,比如喝水和铺床。福布斯杂志发表的一遍文章称,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拥有一项特质:他们懂得何时该坚持,何时该放弃。
这些与成功人士有关的东西虽然合人口味,但是也可能有危害。以下几个原因解释了为什么对决策者、经理们和企业家们来说,这些成功学不仅无用,而且都有潜在的危害。
成功学提到的大多数建议都是成功人士自己主观方面的理解,而非系统的、科学的分析。除非利用相关证据进行检验,否则无法判断它们是否真的有用。另外,把传闻当作证据进行草率分析,通常会模糊掉因果关系。某人成功是因为他不开会吗?还是因为他是成功人士了所以不用开会?成功人士都有的许多行为,比如,不在意别人对他们的看法、拒绝参加会议、重要的事优先、对几乎所有事情说不等等,这些可能都是极为成功的人才能享有的特权,而且只有当他们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后才能享有。因此,有些行为是成功带来的结果,而不是成功的原因。
在《黑天鹅》一书中,纳西姆·塔雷伯提到,西赛罗谈到了有关希腊诗人迪亚戈拉斯的一则传闻。有人告诉迪亚戈拉斯,祷告能保佑水手免于溺水而死,他却不理解为何有些水手祷告了但还是溺死。大家之所以会认为祷告有保佑水手的效果,是因为那些幸存者都曾祷告过。但如果死去的那些人也曾在遇难前祷告(这是很合理的假设),那就表示祷告完全没有用。如果人人都祷告,只有少数几人幸存,那么,有没有祷告就无关紧要了。只不过是表面看起来祷告对幸存者和目击者是有效的。
这就是社会科学家说的“幸存者偏差”。塔雷伯称那些没有活下来的人是“沉默的证据”,这些是我们看不到的结果。他们的缺席导致“某种行为有效”的错觉。我们和其他行为科学家的研究都认为,人们极其擅长从现成的观察和经验当中学习,比如普遍流传的成功故事,却也同样不擅长注意到我们没看到的事物,比如众多隐秘的失败案例。因此,人们很容易产生错误的直觉,误以为成功有一套按部就班的固定公式,即使实际状况并非如此。
事实上,有些情况当中有很多失败的尝试,从那类情况中得出的成功建议,如果是非常具体而明确的,那就是在假定不成功的人是因为欠缺经验或不聪明而失败的。仅仅根据成功人士所做的分析,就会忽略了可能有许多人也运用过相同的策略却仍然失败。
所有的成功秘诀里面都缺少了一项关键要素,就是基本比率,决策者需要这个重要信息,才能判断出实际的成功率。追求成功的人、构想和组织有多少?最后脱颖而出的又有多少?这两个数字的差距愈大,由此而来的任何具体建议,或是任何所谓的“成功者共有特质分析”,价值就愈低。
尽管任何成功案例都是针对某一个人和特定的背景环境,但是,有关成功的建议却把这些都视为共通的常态,可以轻易扩大适用于任何时间和地点。
建议如果要切合情境,被分析的对象与接受建议的人,双方在出身背景、目标和条件等各个层面都应该相同,至少要类似。然而,你的职业、家庭、社交生活、权力和梦想可能跟那些因为某个专长就被尊为成功人士的人完全不一样。如果你知道他们为了成功必须做到和放弃哪些事物,你可能不想跟着那么做。
所以,是时候摒弃那些看似无害的建议了。读得太多反而会让我们做出或者从事一些与我们个性不相符的事情。如果你决定在早上5时起床是因为成功人士也这么做,但是你自己却常常要工作到很晚,那么你这么做就是伤害自己。成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机会。
最后的提醒:不只是针对个人的成功秘诀存在上述的问题,那些给企业的致胜指南也有同样的问题。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时代在变动,世界在变迁,科技在进步。因此,大部分的成功秘诀,尤其是商业上的,过时的速度超乎想像。就以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为例,吉姆·柯林斯和他的团队展开研究,找出了一些卓越企业,并和其他类似、但成长不如它们的企业做比较。遗憾的是,在这本书销售数百万册之后,书中那些卓越企业大多陷入困境。另一本更早的畅销书《追求卓越》,书中描绘的企业也遭遇相同的问题。世界不断在变,成功的秘诀也在不断更迭。
事情发生之后,要判断它的成败很容易。正因为如此,抓住机会或者懂得何时坚持何时放弃的能力看上去很有魅力。能够做到这些的人具有先见之明,拥有雷达般精准的分析能力,但我们大多数人必须在未知而变动的未来面对种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