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 和,宋志民,唐贤明,王国福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海南 海口 570100)
波纹巴非蛤(Paphiaundulata)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巴非蛤属,主要分布于我国及东南亚沿海,在澳大利亚及红海沿岸也有分布[1]。栖息在低潮线下0.5~44.0 m的泥沙底质或软泥底质中,营埋栖生活,环境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是浅海增养殖的新品种。同时波纹巴非蛤含有小分子多肽、生物活性肽、糖胺聚糖等活性成分[2-7],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降血脂等药用及保健作用[8-15]。由于波纹巴非蛤的养殖苗种主要依靠自然采捕,致使野生苗种逐年减少,苗种短缺成为制约我国波纹巴非蛤养殖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探讨了温度及盐度对波纹巴非蛤胚胎、幼虫及稚贝发育的影响,为波纹巴非蛤的苗种繁育提供参考。
智能人工气候箱(PRX-350B),显微镜(XSP6C),细胞计数板,50 mL烧杯,250 mL烧杯,培养皿,筛绢。
试验亲贝壳长(47.7±2.2) mm,壳宽(26.3±1.3) mm,体质量(13.4±2.3) g,2014—2016年连续引自广西北海。亲贝清洗后在室外催熟,主要投喂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为主,辅以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和微绿球藻(Nannochlropsisoculata)。人工催产时先阴干4 h,再流水刺激,之后清洗并收集受精卵进行试验。
1.2.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发育的影响
通过光照培养箱调节不同的温度来研究温度对波纹巴非蛤胚胎、幼虫及稚贝发育的影响,设置温度梯度为15、20、25、30、35 ℃,盐度30,光照度1000 lx,昼夜光周期为12 h∶12 h。
1.2.1.1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胚胎发育的影响
将收集的受精卵按100个/mL的密度放入50 mL小烧杯中,每个烧杯放入35 mL灭菌的海水,微波充气,每个温度梯度设置3个平行。12 h后计数统计发育成D形幼虫的孵化率及畸形率。
1.2.1.2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幼虫发育的影响
用400目筛绢收集D形幼虫,计数后按100个/mL的密度放入250 mL的烧杯中,每个烧杯放入200 mL灭菌的海水,下覆载玻片方便观察,微波充气,每个温度梯度设置3个品行。每隔12 h观察一次。
1.2.1.3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稚贝生长的影响
将发育的稚贝放入培养皿中进行观察,培养皿铺设1~2 mm厚的细砂。设置密度设为5个/mL。每隔一周计数一次。设置3个平行。
1.2.2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发育的影响
通过光照培养箱调节盐度来研究盐度对波纹巴非蛤胚胎、幼虫及稚贝发育的影响,盐度梯度为15、20、25、30、35,温度30 ℃,光照度1000 lx,昼夜光周期为12 h∶12 h。试验方法同相应的温度试验,测定孵化率、畸形率、变态率、附着率及存活率。
试验数据利用Excel 2007及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T-test分析,设显著水平为0.05。
2.1.1 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胚胎孵化率逐渐升高,在30 ℃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图1)。畸形率与孵化率呈负相关,在低温和高温时均较高,在30 ℃时达到显著性的最低值。
2.1.2 对幼虫发育的影响
幼虫存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在30 ℃达显著最大值,25 ℃次之,其他3组存活率都不高,三者均无显著性差异,15 ℃存活率最低。附着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先升后降,30 ℃附着率最高,20~25 ℃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30 ℃变态率最高,25 ℃次之,20 ℃变态率极低,三者均存在显著性差异,35 ℃及15 ℃不适合幼虫的发育生长(图2)。
2.1.3 对稚贝生长的影响
30 ℃稚贝生长最快,4周后稚贝壳长达(2782±489.5) μm(图3)。25 ℃生长次之,但在第3周及第4周时与30 ℃差异不显著。35 ℃不适合稚贝生长,15 ℃生长最慢。
2.2.1 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随着盐度的增高,孵化率逐渐提高,在30时最高,35虽略有下降,但与盐度30时无显著性差异(图4)。畸形率随盐度的升高先降后升,盐度30时最低。
2.2.2 对幼虫发育的影响
幼虫存活率、附着率及变态率均随盐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图5)。在盐度30时存活率、附着率及变态率都最高。盐度35与30,幼虫附着率差异不显著。盐度15不适合幼虫生长。
图2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幼虫发育的影响
图3 温度对波纹巴非蛤稚贝生长的影响
图4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胚胎发育的影响
图5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幼虫发育的影响
2.2.3 对稚贝生长的影响
随盐度增高生长速率逐渐加快,盐度30生长最快,但相比盐度35差异不显著(图6)。盐度小于20时波纹巴非蛤全部死亡。
图6 盐度对波纹巴非蛤稚贝生长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对波纹巴非蛤育苗及养殖技术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16-19]。吴洪流等[20-22]观察了波纹巴非蛤的性腺组织组织学,并对性腺发育进行了分期,为育苗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指导。陈何东[23]进行了波纹巴非蛤育苗试验,在28~29 ℃,海水相对密度1.021~1.022下育成了大量的波纹巴非蛤稚贝,在室外软泥底池塘中进行了稚贝培育。王万东等[24-26]在育苗过程中发现,高温天气对育苗产生负面影响。徐小伟等[27]系统研究了几种生态因子对波纹巴非蛤胚胎发育的影响,发现波纹巴非蛤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7~30 ℃;适宜盐度为27~33,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徐小伟等[28]对波纹巴非蛤的胚胎发育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丰富了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内容。洪一川等[29]在室外条件下对波纹巴非蛤进行了催产及幼虫培育,发现14.6~20 ℃时幼虫发育缓慢且无法完成变态,23~29.6 ℃时则发育正常,这与本试验的结果相吻合。陈志等[30]通过响应面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和密度交互作用对波纹巴非蛤稚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对稚贝的生长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温度。李俊辉等[31-32]通过研究温度及盐度对波纹巴非蛤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影响发现,15~30 ℃,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盐度20~28时,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28~36时,单位耗氧率与排氨率均随盐度的增大而降低。王冬梅等[33]发现,在盐度为24~32时,波纹巴非蛤滤水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大,盐度为32~36时则随盐度的增大而减小。陈坚等[1,30]的研究发现,波纹巴非蛤成贝随着盐度的升高存活率先升后降,适宜盐度为24~36。张跃平等[34]首次对波纹巴非蛤胚胎及浮游幼虫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点进行了报道,并与帘蛤科另外5种经济种类进行了比较。邵艳卿等[35]利用组织学方法对斧文蛤(Meretrixlamarckii)性腺发育及生殖周期进行了研究,在水温29 ℃、盐度28、pH 7.8~8.5的条件下由受精卵孵化成D形幼虫,并经培养最终发育变态为稚贝。
温度和盐度是决定育苗成败的关键的重要因子。随着波纹巴非蛤需求量的逐渐增加,大规模开展育苗工作迫在眉睫。根据近年公布的研究成果,在室外开展波纹巴非蛤育苗工作总是难以持续的获得波纹巴非蛤成贝,这与南方各海区夏秋两季的海水特点密切相关。夏季水温合适,但雨水偏多,加之台风的影响,海水盐度变化过大,各育苗中心受此影响较大。进入秋冬季节,台风雨水减少,水温下降至偏低的阶段,对波纹巴非蛤的育苗工作不利。寻找合适的温度及盐度是育苗成败的关键之一,本研究确立了育苗过程中的合适温度、盐度,对波纹巴非蛤育苗工作确立了有利条件。但是,其他因素,如饵料、光照、pH值等影响波纹巴非蛤发育的环境因子的研究还不充分,需要深入研究。
[1] 陈坚,柯爱英,范景水,等.波纹巴非蛤生物学性状及生态习性的初步观察[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3):343-346.
[2] 谌素华,洪鹏志,章超桦.波纹巴非蛤肉及菠萝汁营养口服液的研制[J].食品科技,2004,30(8):59-61.
[3] 董晓静,范秀萍,吴红棉,等.响应面法优化波纹巴非蛤糖胺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9,25(12):1423-1426.
[4] 陈纯馨,陈忻,岑佩强,等.波纹巴非蛤生物活性肽的分离与提纯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20):143-145.
[5] 陈纯馨,孙恢礼,陈晓刚,等.风味蛋白酶酶解波纹巴非蛤制备小分子肽工艺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0):5-8.
[6] Chen X,Sun H,Zhou D.Preparation of low-molecular-mass peptides by enzyme autolysis ofPaphiaundulata[J].Preparative Biochemistry Biotechnology,2010,40(4):286-293.
[7] Wu X,Tan J,Cai M,et al.Molecular cloning,characterization,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heat shock protein (HSP) 70 gene fromPaphiaundulata[J].Gene,2014,543(2):275-285.
[8] 董晓静,范秀萍,吴红棉,等.波纹巴非蛤糖胺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6):181-184.
[9] 范秀萍,董晓静,吴红棉,等.波纹巴非蛤多糖对高脂模型小鼠血脂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4,30(1):7-10.
[10] 范秀萍,吴红棉,王娅楠,等.波纹巴非蛤糖蛋白的分离提取及体外清除羟自由基活性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138-140.
[11] 何小庆,曹文红,章超桦,等.波纹巴非蛤蛋白酶解产物的抗氧活性及分子量分布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4,30(1):74-80.
[12] 林丽云.波纹巴非蛤活性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0):298-300.
[13] 林丽云,孙恢礼,肖婉娜,等.波纹巴非蛤活性肽的酶法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01-10902.
[14] 吴红棉,范秀萍,雷晓凌,等.波纹巴非蛤氨基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7):133-136.
[15] He X,Cao W,Pan G,et al.Enzymatic hydrolysis optimization ofPaphiaundulataand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activity of the isolated peptide fractions[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15,95(7):1544-1553.
[16] 黄松木,方火顺,吴和平,等.云霄礁美海区波纹巴非蛤生物学特性及增殖研究[J].福建水产,1984(3):14-19.
[17] 赵志江,李复雪.波纹巴非蛤Paphiaundulata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J].台湾海峡,1992,11(3):238-243.
[18] 徐志雄.福建沿岸水域的巴非蛤[J].福建水产,1987(2):44-46.
[19] 赵志江,李复雪,柯才焕.波纹巴非蛤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J].水产学报,1991,28(1):1-8,26.
[20] 吴洪流,王红勇,王珺.波纹巴非蛤性腺发育分期的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1):41-47.
[21] 吴洪流.波纹巴非蛤性逆转时生殖腺的组织学变化[J].海洋科学,2002,26(1):5-8.
[22] 吴洪流,伍春雨,陈雪芬,等.波纹巴非蛤雄性生殖腺的组织学观察[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2):169-174.
[23] 陈何东.波纹巴非蛤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J].中国水产,2015(5):62-63.
[24] 王万东.东山湾云霄海区波纹巴非蛤生态习性和增养殖技术[J].渔业现代化,2007,34(4):33-34.
[25] 王万东.福建省东山湾云霄海区波纹巴非蛤养殖状况监测[J].养殖与饲料,2009,8(6):17-21.
[26] 王万东.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J].养殖与饲料,2010,9(8):14-17.
[27] 徐小伟,张鹏飞,周龙,等.几种环境因子对波纹巴非蛤胚胎发育的影响[J].福建水产,2015,37(6):435-440.
[28] 徐小伟,张鹏飞,黄妙琴,等.波纹巴非蛤早期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J].福建水产,2015,37(4):263-269.
[29] 洪一川,吕小梅,张跃平,等.波纹巴非蛤人工育苗技术初探[J].福建水产,2010,32(3):61-64.
[30] 陈志,高如承,胡青,等.温度、盐度和密度交互作用对波纹巴非蛤幼贝生长的影响[J].海洋科学,2013,37(8):55-60.
[31] 李俊辉,刘红礼,杜晓东,等.盐度和规格对波纹巴非蛤Paphiaundula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J].海洋学研究,2011,29(4):95-99.
[32] 李俊辉,叶尚芳,杜晓东,等.温度和规格对波纹巴非蛤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10,3(5):96-99.
[33] 王冬梅,李春强,彭明,等.盐度、pH对波纹巴非蛤(Paphiaundulata)滤水率的影响[J].海洋通报,2009,28(2):23-27.
[34] 张跃平,吕小梅,洪一川,等.波纹巴非蛤胚胎与浮游幼虫的形态发育和生长特性[J].台湾海峡,2011,30(4):546-550.
[35] 邵艳卿,张炯明,方军,等.人工蓄养斧文蛤的生殖周期及早期发育[J].中国水产科学,2017,24(1):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