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杰
摘要:初中化学实验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观的同时,开发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进行多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较全面的理念或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也是发展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针对不同的内容,有意识地引入多元化的思维方法熏陶,为化学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新课改实施以来,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新编教材除了对有些知识进行了大量删减,有关概念的表述也不要求十分严谨,采取了“模糊化”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性要求的弱化:科学性一直是理科教学的生命线,既然化学素养中的基础层次的“概念”不能再抠字眼或咬文嚼字地教,就应该把教学的出发点定位在中间层次的“观念”,进而带动最高层次的“理念(或思想)”的培养,即“不能教教材,而应用教材教”。于是在备课中我注重挖掘有意义的素材,不失时机的进行观念教学的尝试。比如在教“化学变化”时,我将新老教材的两种概念的表述一起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大家一起讨论差异之处。然后介绍太阳燃烧、核反应等课本并未涉及的变化类型,最终大家一致认同新教材的表述比较科学:在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经过这样处理,有利于破除狭隘的“二元论”理念,形成科学的变化观。现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阐述化学的有效教学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化学有效教学应围绕实验探究这个主线展开
毋庸置疑,化学实验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促进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改更是突出了实验的地位,教学的主线应该围绕实验探究展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老教师不仅仍然沿用“黑板实验”代替“真实实验”这种陋习,仍然用“纸笔探究”替代“实验探究”外,有些青年教师更是异化为将能做的实验用视频或课件播放的形式展示一下,美其名曰“让学生看的更清楚”!好在我校生源基础较好,课改的推进没有人为干扰。于是我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开足实验
新教材中初中演示实验共有80个左右(当然规定的学生分组实验也不大折扣的开出來),除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因条件限制改为播放视频外,我都做了。除此之外,根据授课需要我还补充了某些实验。比如为了讲明熟石灰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我就用新制的熟石灰配成溶液,盛放在密闭的试管中,底部加热,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部的石灰水变浑浊,冷却后又变为澄清。效果出奇的好!再比如为了弥补因金属氧化物还原实验的缺失而造成的遗憾,我补充做了用氢气、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虽然做实验耗费了不少的精力,占用了一些课时,但我始终认为实验是化学课的灵魂,其功效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没有实验,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二)做好实验
怎样将精心准备的实验做好也是有讲究的。为了增强实验的可视化效果,我有时会叫后面的学生凑经讲台观看或者来回巡视;公开课时一般都用实物投影仪放大。为了增加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不要只做个观众,我经常会让一两个同学上台合作完成实验,其余同学参与点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共同探究的目的。同样实验课我也是认真备课,课前和实验员老师共同检查仪器、药品等,实验开始后一直巡视检查、耐心指导、及时答疑,较好地起到了新课改所赋予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角色。
(三)用好实验
实验带给学生的不应只有感官记忆,应该发挥其引领探究的作用。我在教学设计中就实验精心安排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回答的同时加深对该实验的理解。
二、初中化学教学应按照“三维”目标整合课堂教学
(一)从教学设计中设定“三维”目标的达成途径和方法
传统的讲授法几乎只是教师的“单声筒”,没有讨论、缺乏互动,师生的思想难以交流融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只能通过机械的、单向的“宣教”,很难实现认同与内化的目的。为此,我在讲授法的教学设计中适当增加讨论与互动的环节,让师生在交流中传递价值信息,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体验全面的教育。比如,教材中“稀有气体发现史”的内容只安排了讲授法,而且这部分内容列在“氧气体积分数测定”的教学环节之后,学生的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已基本达成,情绪处于相对低潮期,教学效果比较平淡。其实这里蕴含着一个“从第三位小数的差异发现氩气”故事,我就充分发掘和并加以利用,对学生进行生动地榜样暗示强化教育,既了解了不同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有利于培养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更有利于发展合作意识。再比如,我在备“爱国的制碱专家——侯德榜”教学内容时,摒弃了以往常见的照本宣讲的形式,取而代之的是问题引导(你了解侯德榜吗?他的科学人品与居里妇人有什么共同处?……)——讨论交流(为什么侯德榜没有申请专利?他失去了什么?又赢得了什么?……)——感悟升华(现代社会还需要学习侯德榜吗?假如你是侯德榜,你会怎么做?……)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创意能促使学生“情”“思”活动相互融合,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素的感染,达到“三维目标”共育的效果。
(二)教真实的、有用的化学
“从生活进入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不应只是新课改的一句漂亮的口号!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的确还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现象:有些教师还在教授机械化学知识,比如铁丝只能在“氧气”中燃烧,氢气只能通过燃烧才能变成水等等,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在化学变化中只有一种条件在起作用的刻板影响。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树立全面的化学反应观,我给同学们观看了“新制的铁粉在空气中自然”的实验视频,结合课件讲解了在“神舟飞船”上使用的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收效很好。针对教学中弱化反应的用途和忽视反应热效应等实际问题,我都做了及时的补充讲解和实验探究。比如生石灰与水化合放热,学生印象最深的就是煮鸡蛋,教材的误导让我唏嘘不已,怎能忘记圆明园的焚毁,怎能忘记虎门销烟?再比如,分解反应到底是吸热还是放热的?我就让同学们用手触摸锥形瓶,感受双氧水分解是放热的;列出石灰石厂生产一顿生石灰耗能的数据,学生的亲身感受是最有力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