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散打课程优化策略探析

2018-03-26 08:07苗忠华
科技资讯 2018年27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影响因素高校

苗忠华

摘 要:高校散打课程的开设,对于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需要重视散打课程体系建设,并对高校散打课程进行持续优化。本文在对高校散打课程影响因素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高校散打课程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校 散打课程 影响因素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c)-0170-02

高校散打课程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身体素养,而且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重视了解高校散打课程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散打课程进行优化,对于推动高校散打课程发展、充分发挥高校散打课程作用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散打课程影响因素

1.1 对散打课程的重视程度

高校领导层对散打课程的关注与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散打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构建成效,也影响着散打课程制度与设施的完善。当前,高校领导层对散打客观欠缺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是制约散打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高校领导层对散打运动欠缺深度的了解,这一问题与散打运动的普及程度以及教育部门在推动散打运动进高校中的意识具有紧密关系;另一方面,高校领导层对散打运动在推动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作用认知不足。虽然高校领导层普遍重视体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身心素养的健康发展,但相对于具有激烈对抗性和损伤风险的散打运动而言,更多高校倾向于在球类运动、田径运动中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

1.2 经费支持

高校散打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相應的教学场地以及教学器材,而充足的经费则是对教学场地以及教学器材进行完善的重要支撑。另外,在开展散打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散打素养,高校还有必要通过自主举办或者与其他高校进行连办的方式组织散打竞赛活动,如有必要,高校还应当组织学生参加区域乃至全国业余性质的散打比赛,虽然这些活动并不以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为追求,但是却能够在拓展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散打学习兴趣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无论是举办散打竞赛活动还是组织学生外出参加比赛,都需要高校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撑,而如果经费不足,则这些活动也自然无从谈起。

1.3 师资队伍

在高校散打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队伍的散打专业素养对于教学深度、教学成效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事实上,虽然高校在开设散打课程之后,体育教师会对散打运动以及相应的教育理论做出了解,但是来自于散打专业的教师数量以及教师队伍所具有的散打素养仍旧很难满足高校散打教学的需求,也正因为如此,高校散打课程教学基础目标与基础任务虽然能够完成,但是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种现象制约着散打运用在高校中的普及,与此同时,这种现象的存在也决定着在高校体育教师散打能力以及相应教学水平的提升、专业散打教师的引进成为了高校散打课程优化中的重要方向。

1.4 散打运动特点

散打运动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养以及自身防卫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此同时,散打运动所具有的对抗性与竞技性也较强,也正因为如此,一方面,许多高校学生对散打运动普遍持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情趣。而另一方面,这种运动需要做好周全的保护并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防运动损伤知识与能力,否则学生容易在散打运动中出现损伤。另外,高校大学生仍旧处于青春期,性格冲动与情绪难以自控是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重要特点,因此,在学生学习散打知识和技能之后,也容易导致校内产生严重的冲撞与斗殴现象,

2 高校散打课程优化策略

2.1 转变高校领导观念

高校领导层关注与重视散打课程体系建设,是确保散打课程各个要素得以优化的重要前提。为此,高校领导层需要认识到散打运动在提升学生身体素养、心理素养过程中的价值,围绕散打课程设置、散打活动组织等进行制度建设,并在散打教学科研、散打教学评价中发挥出统筹协调作用。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高校领导层还有必要在散打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发挥出监督作用,重视优化散打教学环境,从而为散打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2 加大经费投入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推动高校散打课程开展以及持续优化的物质基础,而在散打课程建设中的经费投入不足,也是许多高校中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在经费筹措过程中,一方面,高校需要重视宣传散打运动所具有的价值,鼓励学生参与到散打教学当中并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提升教育部门以及高校领导层对散打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关注,进而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以用于教学设施建设和散打活动组织当中;另一方面,高校需要重视强化散打课程的社会效应、引入社会资本为散打课程的优化提供经费支撑。如高校可以通过举办散打表演活动或者组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散打经济活动,提升高校散打教学的影响力,并以寻找赞助商等形式实现开源。当然,在经费的使用中,高校还需要做好预算与核算工作,从而提升经费利用效益,实现节流与开源的有效融合。

2.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散打课程教学中,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又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因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提升高校散打课程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在散打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中,首先,高校需要重视优化散打课程教师队伍学历结构。虽然较高的学历并不代表教师具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但是鼓励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并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则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的有效路径,因此,高校需要支持教师开展在职深造与脱产学习,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深造机会;其次,高校需要重视对在职教师队伍开展培训工作。针对散打运动理论、技能的发展,高校需要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与此同时,教师有必要引导教师进入社会散打教育机构或者散打俱乐部等开展社会实践,了解前沿的散打专业知识与技能;最后,高校需要重视引入兼职教师,对教师梯队进行优化。高校不仅需要针对在职教师队伍构建“传、帮、带”专业化发展体系、学科带头人体系以及继续教育与培训体系,而且有必要引入社会散打专业人士参与到散打课程教学当中,从而为散打课程教师队伍提供更多力量。

2.4 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在高校散打课程教学中,虽然散打运动能够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但是激烈的对抗性还是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损伤,因此,在散打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做好安全教育,在引导学生强化自身安全意识、提升自身安全防护技能的基础上掌握散打知识。与此同时,高校需要重视围绕散打教学活动做好安全保障机制,如教学设施的安全性检查以及学生损伤情况应对机制等,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在开展散打学习以及参与散打运动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领导层对散打课程的关注和重视程度、高校在散打课程体系建设与散打活动组织中的经费投入、高校散打课程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以及散打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都影响着高校散打课程的有序、有效开展,为此,高校需要围绕这些影响因素,对散打课程进行持续优化,从而为散打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构建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 韩延棚,卢煜.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武术研究,2018,3(1):41-44.

[2] 周伟,陈莉.武汉市普通高等院校散打选项课程开设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7,38(5):59-64.

[3] 李志芳.从散打的健身性探索高校散打课程教学的新思路[J].青少年体育,2016(10):69-70.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影响因素高校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