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慧
摘 要: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心与关键。笔者学院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困难。本文就混合所有制下教学质量管理的特点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 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c)-0136-02
为积极顺应国家的号召和行业产业发展的潮流,职业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渐成趋势。2015年,我院为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等决策精神,通过精心谋划和充分酝酿,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积极主导下,依托我院办学优势,联合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东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及東莞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简称东莞万科)、东莞市大业建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东莞大业)两家民营企业,共同创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二级学院),促进产教融合,着力培养符合东莞需求的建筑行业技能人才,打造东莞特色建筑“工匠”摇篮,为东莞建筑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那么,混合所有制下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状况如何?这不仅带来教学管理与质量提升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1 混合所有制下建筑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的特点
1.1 校本部与分校区相结合管理的特殊性
建筑学院作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二级学院,学院在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科研管理等业务管理方面接受东职院相关职能处室的指导、协调与监督。学生注册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统招大专学籍,采取1+2的合作方式,即前1年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性理论知识,第2年转入东莞市建设工程检测中心住宿和学习,依托检测中心的实训场所和设备,主要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实训课程及技能考证内容,参加顶岗实习,毕业后获得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文凭,可继续参与职业资格认证书(上岗证)考证培训。
1.2 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化
建筑学院全面落实合作企业的办学主体责任,实行校企协同育人。在人才培养上,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将企业真实项目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办学主体之一,企业将真实项目作为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学习提供了真实的情境与任务。近2年,万科、大业、中建五局等建筑企业在东莞的200余家大型项目施工现场,为建筑学院学生提供了不同岗位、规模不一的生产性实习实训条件,学校根据施工进程灵活安排实践教学任务,不仅解决了学校大规模投入的问题,而且缩短了学生进入职业岗位后的适应期、转型期,实现从学院到企业无缝对接,将择优录入合作企业就业,也可根据个人情况结合企业的需求自主择业、创业。
2 混合所有制下教学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1 授课老师教学管理问题
在教学团队建设方面,按照学院办学章程与协议,按照“三三三”的方式,即通识课程及专业群平台课程教师由学校专任教师组成;专业课程教师由合作企业高级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高级项目经理组成;项目实践指导教师由企业实践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组成,各占1/3。目前建筑学院聘请了16位知名的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课老师,完成了19门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加强外聘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通过不断试讲试用,逐步建立优秀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树立典型行业大师形象,提高其在学生中的认知度。虽然建设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际运作过程中也反映出如下一些问题:专任教师要兼顾学校传统体制下的教学管理,以及人员较少情况下的对于外聘老师的工作指导与配合,事物性工作应接不暇;外聘老师多为兼职,平日工作繁忙,对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不熟悉,难以很好按学校要求完成各项任务,不容易时常组织集体教研活动;许多外聘老师对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不了解,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相对滞后;对于这种以外聘老师为主的教学团队的建设尚缺少丰富有效的实践经验及制度;同时,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原有老师需要不断培训,如学习BIM等新技术,才能跟得上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等。
2.2 教学运行过程中的问题
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由于大部分授课教师由校外的企业和行业技术人员担任,他们普遍反映:第一,授课课时量不够,实训课指导人员不足。以建筑测量课程为例,课时量为36个课时,还包含了实训内容,授课老师只能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重构,讲建筑工程实际测量中需要的必须重点知识,其他的内容只能带过或不讲。建议增加授课课时,理论课采取合班的方式,实训课分小班上,增加实训教师,进行小组教学。第二,实训课学生人数太多,实训场地有限,最好分小班制授课。建议可以错开教学。以建材检验检测实训课为例,两周实训安排六个实验室,实训老师介绍实训以后,再操作演示。每个实训室10个学生,实训时间也要错开,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第三,授课老师多为外聘教师,课堂把控和课堂氛围营造能力不足,教学效果较差。第四,一些专业课的授课内容强调实践性,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工地现场参观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学风建设有待加强,个别学生不懂珍惜学习机会,提前未做预习,甚至不了解工地参观内容,到工地表现为茫然,提不出问题,学习没有针对性。
2.3 对策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需要逐步建立并完善二级质量管理体系,成立建筑学院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质量管理细则,出台建筑学院特聘老师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通过质量管理平台对课程进行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价,掌握教师授课及学生学习情况。
3 结语
混合所有制模式下二级学院的职业教育理念、规律仍在摸索和融合中,其教学质量管理也存在其特殊性、多元性和复杂性。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将逐步构建“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协同育人机制,健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志明.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0):46-50.
[2] 王源远,王丽萍.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14-16.
[3] 彭莉萍,朱珠.基于教学学术视角的应用型院校教学管理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8(17):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