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景观改造规划

2018-03-26 08:03张曼颖
魅力中国 2018年32期
关键词:休闲校园文化交流

摘要:本次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绿地进行改造设计,选取了北临操场,南靠办公楼的绿地景观区域,对该地块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决定对该地块局部景观进行改造,依据以人为本的改造设计理念,根据校园内师生的需求与流线将校园内的绿地及硬质进行整合,使绿地增加景观性与生态性。

关键词:学生;亲近;休闲;交流;校园文化

一、总体概况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新校区位于长清大学城,长清处于北纬36度01分至37度32分,东经116度11分至117度44分之间。由于地处山东内陆,距离海边较远,东面有丘陵和山区阻隔,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分明,春季的气候升温比较迅速,比较干旱;夏季天气炎热且多雨;秋季天气凉爽;冬季寒冷并且少有雨雪。

二、现状分析

(一)校园景观现存问题

1.校园景观的雷同

新校区建成时间较短,建筑面也较大,往往资金不能及时的到位,需要分区域规划和建设,这样就形成了建设的不连贯性和快速化,不免会出现设计的雷同。例如大喷泉、大草坪设计的泛滥、不合理的功能分区,往往影响了景观育人的理念。

2.商业化倾向而产生的浮躁

随着经济的发展,校园的建设变得日趋商业化,一些小景观变成了商业小市场,这种现象会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师生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心旷神怡读书的地方,而不是想赚钱而产生浮躁心理,严重影响了师生对知识的渴望。

3.文化传承断裂

许多的名校通过日积月累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内涵,但是许多学校的新校区在新建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特有的文化,使得校园没有了文化的传承,校园的宁静也被破话。

4.快餐式的建设

校园中经常会出现一夕之间突然建起一栋栋建筑物,植物也在一夕之间就种植好了,没有过多久又被拔掉重新种植,这体现了校园建设的规划不长远性。这种现象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很难形成独特的人文气息。

5.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协调性缺失

在校园的规划中,功能区中最重要的元素是建筑和景观,但是景观往往会被设定成建筑的配饰,没有受到良好的规划和建设,使得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失调。

三、设计原则

(一)审美功能

优质的校园环境会给人一钟代入感,间接的影响师生的审美价值,景观的不同空间拥有不同的美感,使得师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文化教育功能

校园环境作为一个公共空间本身就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代表着一个学校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面貌,校园环境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将学校的文化迅速的传播到人群中,不仅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同时更好的突出师生在校园中的主导地位。

(三)激励功能

校园景观的风格多样化,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景观将地块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场所,每种地块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优质的校园景观可以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化解师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起到激励的作用,还可以当做人们的感情寄托,使人恋恋不忘。

四、设计总则

(一)功能分区

在对地块进行详实的现状调研后,结合现有功能分区,对地块功能进行重新梳理,以学校原有功能分区为依据进行功能分区,共分为入口广场、运动休闲区、交流区、活动区、文化教育区五大功能区。

(二)广场景观

入口广场位于东西景观主轴线的最西端,由中心的石质地块,连通四片不规则矩形区域,以及延伸出的三片绿地组成。从办公楼出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位于半圆形广场正中的喷泉,通过台阶进入石质铺装的广场,由喷泉正中设置向外延伸的木质区域,木质区域部分设置座椅,可供教师、学生休憩,再适当配置其他植物作为入口广场的配饰。通过广场有两条沿边通道,一条向北由透水砖铺成,另一条是由碎石组成的小路通往东北方向。整个广场呈现规整的半圆形,道路及活动区呈发射状向四面延伸。广场周围绿地中种植着冷季型的草坪,草坪中有师生制作的雕塑散置,绿地中自然栽植众多乔、灌木,丰富植物的层次,色彩多种多样,形成优质的开阔环境,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在户外学习和休息交流的空间。

(三)运动休息区

运动休息区位于改造绿地的东北角,背靠学校操场,东临篮球场。这片区域位置相对较为偏僻,但是由于靠近运动区,多有运动健身的师生停留。区域中设置有乒乓球台、植物展示、交流座椅和秋千廊架,供师生充分的休息和活动。区域造型多为圆形,环环相扣向西南方向延伸。

(四)道路景观

改造区域在改造前没有道路系统,所以在原有地貌中进行了道路的设置。西南至东北的道路为主干道,为提高步行的效率,道路为直线型少有曲折。同样由广场为圆心,直线道路间由弧形碎石小路连接,使道路系统更加便捷、更加安全。道路均为步行区,将机动车道路置于外围,道路两旁种植大量灌木与乔木交汇为绿地营造一个安全、舒适、安静、美观的环境,

校园道路在整体布局上仍然呈现由广场为圆心,呈发射状直线向北、东方向延伸的布局特征,将绿地划分成各不同的组团绿地,綠地的南北主干道连接操场和办公楼,道路的两旁种植大量的乔、灌木,起到有效分隔空间的作用,道路采用自由式的步道,通过变化多样的铺展,带给人不同的感觉。林荫小路结合植物的种植和地形的因素,在茂盛的植物丛中蜿蜒曲折,使得校园景观景观时隐时现,达到曲径通幽、移步异景的精神感受,不单是补充和连接了主要道路,同时丰富了景观的层次。

(五)水景

长清地区的降水分布不均、学校的周围也没有充足的天然河流等水源,所以在水景的设计上多采取了小面积水体的设计表达方式,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喷泉和假山石景与周围的植物相互呼应、浑然一体,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是师生休憩交流、放松学习的理想场所。在广场和运动休闲区设置的旱地喷泉,可以起到使局部空气湿度提升的作用,不仅可以增添活力,也可以形成动静的对比。

(六)小品

改造区绿地内的雕塑主要为师生的作品,体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注重教育的传承和发展,贯彻“天工开物,匠心独运”的校训精神。丰富了景观层次的同时,激励学生学习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增加师生对绿地的参与性和归属感。

(七)植物

在植物的配置上有棣棠、栾树、百日红、紫荆、雪松、白皮松、广玉兰、绣球花、银杏、皂角等,乔木树在夏季有遮阳、防风固沙、改善空气,减少噪音的效果;树簇作为景观中的节点可以组成自由的节点景观,也可以作为配饰衬托主题景观。

参考文献:

[1] 谭秀敏、张晓峰.关于大学校园景观的思考---结合苏州大学新校区景观实例[J].南方农业,2009(3):30-35

[2] 莱尔·库伯·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3]荣耀.校园规划的人文观---对当前我国校园规划的反思[J].理想空间,2005(2):7-8

作者简介:张曼颖,(1993.09.24),女,山东省德州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2017级硕士,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休闲校园文化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论清新休闲旅游名城形象构建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休闲教育的当代价值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