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越
摘要:“一带一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使各国贸易发展呈现新常态。贸易共赢使“一带一路”贸易链条发挥其应有的经济互补优势,形成国内外共同活跃的多元化经济网络。“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中国对外国际贸易进程,推动中国更加全面的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重要意义、贸易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的影响与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建议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2013年9月7日上午,习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爾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9月和10月,习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地理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亚洲、欧洲、非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欧盟、欧佩克石油输出组织等许多组织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力的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是促进亚非拉各国在基础设施、投资贸易、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互利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对中国和沿线各国家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践行共同发展的理念。首先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外在体现。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欢迎沿线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其次,中国外交秉持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带一路”寻求沿线国家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综合利用投资、贸易等手段,照顾所有合作方的发展利益,以实现联动式共同发展,在国际上塑造新型发展观。再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沿线国家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正是根据我国的经济状况以及国情,结合国外的各种经济形势所创建出来的,中国希望通过这一商贸途径能够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互利共赢,平等互惠,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最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我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我国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国际事务中,我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加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有利于促进双边经济贸易发展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现状
第一,国际贸易规模不断增大。自我国大力实施“一带一路”政策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沿线国家具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等资源,而我国的轻工业、制造业商品以及资本的出口量较大,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实现了各国关系、经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第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商品结构,集中在制造业产品和机械设备方面,特别是对于西亚,如2012年,对西亚的出口产品中,机械运输设高备达285.63亿元。同时,对于出口的原料制造品的占比正在逐年下降,出口商品的结构正在不断升级,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等也在明显增加。第三,进口商品结构稳定。中国进口“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主要商品包括能源、燃料以及化石等方面,原油进口占比达到80%。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对于沿线国家的进口商品结构比较稳定,种类单一。第四,“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使得国际贸易往来的交通更加便利。大大提升了物流速度,降低了物流成本,进而提升了贸易双方的经济效益。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交流不能够缺少金融方面的支持,“一带一路”的实施实现了货币在不同地域中的顺利流通,使得贸易结算工作变得更加便捷、简单,进一步促进了国家之间的融资和投资行为,进一步使得国家的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
四、“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
(一)有利影响。(1)贸易伙伴的多元化,促进贸易结构的完善。贸易伙伴的多元化促使我国可以和更多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出口动力的大大提高,使原有的出口模式得到创新。进而完善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2)资源分配的优化,促使国家金融实力得到提升。我国主要从东南亚、东北亚的俄罗斯、中东等地区进口大量的矿物燃料、沥青物质、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等,这些产品的进口额接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进口额的一半。同时,我国会把更多的发展项目转移到“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我国已经通过建立亚投行(AIIB)解决了这一问题。亚投行(AIIB)的建立不仅可以推动国际贸易资本项目结构的完善,还能够推进人民币向国际化货币转变的进程。进一步增加我国与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各方面合作的机会。达到促使国家金融实力提升的目的。(3)平衡国内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目前,我国西部地区贸易发展水平远远低于东中部地区,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水平相比起来更是相差甚远。“一带一路”能够带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对外贸易,促使我国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有了新的机遇,进而能够平衡我国国内发展,促使区域差距大大减少。最终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不利影响。(1)实物贸易的摩擦。“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使我国加大对沿线国家的大工业出口力度,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大工业出口在竞争一定会产生不可避免的贸易摩擦。因此,“一带一路”下的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局势将愈演愈烈。即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力求实现充分释放参与国的贸易合作潜力,但也不能避免由于不能同时满足“一带一路”沿线所有国家的国情和利益需求,导致与其他国家出现分歧状况。沿线国家从我国进口产品的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低廉,因此,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会极易发生。中国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后将急剧增大。(2)金融领域的摩擦。“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国为了解决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倡议筹集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它的成立虽然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行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是却威胁了以美国、日本为首的亚洲开发银行的发展。因此,美、日对于亚投行的建立处处阻挠,这也导致中国面对的贸易摩擦会由实物贸易领域延伸到货币金融领域。
五、“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策略
(一)加快示范基地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应重点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发展特色的产业或企业,努力打造具有示范和带头效应的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从而带动国内出口贸易市场改革。在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应重视对新技术、新检测方式的研發,重视对国际营销服务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另一方面应重新整合产品产业链,重视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大力培育我国的国际知名品牌,并在国际上进行进一步的品牌推广。
(二)加强国际电商平台建设。首先,国内外贸企业应抓住跨境电商带来的机会,依托资源优势,整合贸易信息,建设好和利用好跨境电商平台。其次,政府应针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出台有利政策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其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转型升级。最后,重视多种模式共同发展的跨境电商贸易,推动国际间电商贸易规则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与之相关的资金支付体系、诚信体系及监管体系。
(三)强化信用风险应对。在信用风险加剧的今天,对外贸易企业必须理顺自己的业务流程,加強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积极构建全流程、多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优化信用收集制度。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而信息收集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资产情况、运营性质、财务报表等,收集信用信息可分为内外部收集两种方式。其中内部收集是指在交易过程中,通过企业内部财务岗位获取信息;外部收集是指收集外部信用中介提供的信息。其次,制定名单管理机制,这是避免信用损失、预防信用风险持续发生的有效措施。特别是针对大额贸易,企业可通过共享灰名单、黑名单等方式,辅以密切的信息交流,有效避免下属企业与同一不良企业发生信用风险。
(四)强化产品创新。强化产品创新是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质量是贸易成功的第一要素,出口产品的质量是否达标、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直接决定着对外贸易企业的生死存亡。西方国家对于产品质量的硬性指标要求逐渐增多,各项产品质量标准也更加复杂化。为了更好地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企业必须严把质量关,全面提高产品质量,这就要求企业摒弃传统低質低价的竞争方式,积极树立质量取胜的观点,严格按照国际贸易标准进行生产,做到稳中求胜。在强化产品创新的同时,还应大力提高服务质量。当前,必须全面提升企业服务客户终端的能力,大力提高对外贸易企业的售后服务能力与国际营销水平,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进行服务模式创新,积极打造新型网络平台,全面提升对外贸易企业的跨境交付能力。
参考文献:
[1]安宇宏.“一带一路”战略[J].宏观经济管理,2015(1)
[2]曾婧.“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中国自贸区机遇[J].特区经济,2015,(08)
[3]段胜峰等.“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路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6(1)
[4]安树伟“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J].中国经贸2017,19
[5]蒋圣力.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J].云南大学学报,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