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涛
题目一:材料作文“让文物活起来”押题导练
热点押题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7年7月,在波兰召开的第四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一个是广袤无垠的纯净高原,一个是孤悬海中的蕞尔小岛——双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是中华大地上的珍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象征,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见证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让文物活起来,以此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激发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押题理由】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高考作文的要求,如何让语文学科凸显出“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可以通过作文引导考生感受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不仅有祖先遗传下来的血统,还有优秀文化和美德传统。就是这血统与传统,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影响着、凝聚着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的稳定运行,维系了社会和谐。当今不少人已经开始不自觉地遗弃了我们的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遗忘中华文明根脉与民族之魂,民族形与民族魂遭到严重扭曲。设置该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反思当下,品悟人生。此作文题,初读会觉得缺乏新意,细加咀嚼,却意味深长。作为中学生,不仅要深入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来提升文化素养,还要让文物活起来,以此来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激发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解读这个作文材料需要把握三个方向。
第一,保护重于申遗。
传承中华文明的着笔角度是多维的,材料的关键句提示了解读的特定方向——“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文化遗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很强的共享性和适应性,同时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传播四海的普世价值,可见申遗迫在眉睫。而申遗精神固然可喜,但作为中华大地上的珍宝,只有申遗远远不够,更需要中华儿女的悉心照料和守护。其实,保护比申遗更重要。
第二,关于中华文明。
材料中有个关键点提到,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见证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国的可可西里和鼓浪屿最终申遗成功,双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暂时与意大利并列,居世界遗产总数第一位。这份殊荣极大地肯定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我们写作时,可以从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入手,强调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三,关于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是民族之根,也是民族之魂,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活化石。因此,我们不仅仅只是保留遗产的外壳,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此向世界宣传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此来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
热点押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③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④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⑤。——《道德经·老子》
2.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庄子
[注释]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
②毂: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
③埏植:指用水和黏土做成的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④户牖:门窗。
⑤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二:“有”与“无”
“要给学生思辨与表达的空间”,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高考作文改革的风向标。关系型作文题目,既有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学生自由表达提供了空间。关系型作文有:2016年浙江卷“虚拟与现实”、江苏卷“话长话短”,2015年高考四川卷“老实与聪明”、浙江卷“文品与人品”等。本作文题涉及“有与无”“有用与无用”的辩证话题,要求考生能辩证地阐述这一“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有助于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也为考生提供足够的表达空间,让考生有话可说。
在现实社会中,一般人只注意实用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虛空的东西及其作用。老子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认为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在拥有、失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事物的价值。庄子认为“无用”的东西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有用”的东西。
本作文题,可从关键词“有”与“无”之间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切入来论述。我们至少可以提炼出如下的中心论点: 1. 无形的东西能够产生有用的效应;2.人往往在失去后才懂得珍贵;3.遏制占有欲,让天下人共享有用的东西。
题目三:教育更需和风细雨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在当今教育领域高竞争强度的环境下,老师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会主动选择用最短的时间,训练出考分最高的学生。基于这种过于功利的教育观,老师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孰料非但教不好,反而对孩子心理造成了伤害。此类事件,引起人们对教育方式做深层次的思考。
这幅漫画反映出当前功利教育的现实,形成的原因何在?一是觉得学生难教,老师不粗暴,学生难长“记性”;二是“狼爸虎妈”式教育的影响;三是教师素质的影响。解读本题,引申出一个令人深省的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是需要和风细雨地引导和教化学生走上正道的。因此,这是一个立意多维、写作空间大的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