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钟汝 杨雨奇
河南开封市祥符区(原开封县)年逾六旬的郭建华,18岁成为一名电影女放映员,41岁当县电影公司总经理。至今,她已坚持在农村放电影44年,累计放了15万场,观众达一亿人次。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电影市场逐渐衰落,许多基层电影放映公司主动关门,郭建华却攻坚克难,竭力维持着自己在农村的那块银幕。2012年,以郭建华为原型拍成的党的十八大献礼影片之一《放映路上》,放映超过10万场次。200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郭建华先后3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的征求意见反馈会,反映农民看电影问题。她说,城里的屏幕越来越多,农民也该拥有一块属于他们的屏幕,只有看看农村,才会理解她大半辈子做这件事的意义。
从大姑娘到老太太,63岁的郭建华已坚持在农村放电影44年。
1960年,郭建华5岁,她第一次看电影。在那个年代,农村放电影是最好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整个村子,父亲牵着她也去看电影。夜空中的星星一颗颗亮晶晶的,空气里弥漫着花香和青草味。星星下面的乡间小路上,村民们三五成群,领着孩子,拎着凳子,说说笑笑往打麦场赶。电影开始前,麦场上已经人山人海,麦秸垛、树杈上、墙头上都坐满了孩子。
一束光从背后照过来,对面雪白的幕布上出现了人影。那部电影是个战争片,名字已经记不住了,郭建华当时还看不懂,但她好奇,“布上的人哪里來的?会动,还会说话。”
郭建华在全省筹建了100多个城镇数字电影广场,使百万观众受益。
父亲带着年幼的郭建华去问放映员,放映员逗她说,“等你长大了,也当放映员,就知道了。”回到家,她就告诉爸妈,长大后,也要当放映员。
郭建华看到电影里一个姑娘留着两条很好看的大辫子,从此,她也留起了长辫子。
1973年,全国招收第一批女放映员,郭建华家所在的开封县、现在开封市祥符区,招收3名女放映员。时年18岁的郭建华去应聘,面试的老师看了看她,摇了摇头:“你又瘦又小,怎么搬得动片子。我们是干工作的,不是帮你爸妈养孩子的。”郭建华苦苦哀求:“我体力好,啥活儿都能干,让我试一下吧。”
当晚放电影,体重不到80斤的郭建华骑车带了4部影片,跑得比所有的男同志都快。从此,放映场上有了一名长辫子女放映员。“那时候,能当上放映员,就是农村女孩子里面的佼佼者。”郭建华说,那是光荣的职业。
1978年,《红岩》这部电影很火爆,每天要放6场,已经怀孕7个月的郭建华每天加班。
2012年,以郭建华为原型拍成的电影《放映路上》,是党的十八大献礼影片之一。图为《放映路上》剧照。
有一次放映中,郭建华腹痛难忍,被乡亲们用板车拉到公社卫生院,孩子早产,只有4斤重。医生告诉郭建华的家人,孩子不行了。
全家人失声痛哭,从部队回家探亲的郭建华丈夫,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安慰郭建华:“你别伤心,你很能干,你看孩子多有福气,知道你是放电影的,都急着出来看电影呢。”丈夫说着说着也哭了,“孩子肯定没事,你看,她是带着名字来的,你放的电影主题曲叫红梅赞,她就叫红梅。”丈夫开始哭着哼红梅赞,哼着哼着,孩子动了。
郭建华的第一个女儿,就叫红梅。现在,她女儿红梅在祥符区图书馆当副馆长。
后来,为了支持郭建华能下乡放电影,也为了替妻子承担起照顾家里老小的任务,郭建华的丈夫放弃在部队提干的机会,退伍回乡,当了农民。
“丈夫、女儿两辈人都为我付出了,有时候会想,值不值?”但每次到放映场,郭建华又觉得值了,“每次去放映场,人山人海,我一出现,人们就给我让出一条路,他们渴望电影。”郭建华说,当时农民缺衣少粮,她不忍心看到他们精神上再饥饿,每次去放电影,感觉都是给老百姓送饭,“我要把为农民放电影当作一辈子的事儿来做”。
从1973年到1993年,郭建华亲手放了13000场电影,“经常是一天3场”。村里的老奶奶,捧着盘子给她送花生,往她口袋里塞红皮鸡蛋。
郭建华最享受的是,自己扭开放映机开关,放映场上成千上万人立即安静了,乡亲们跟着电影情节一起哭,一起笑。收工的时候,都能听到鸡叫了,她和同事们推着自行车踏着晨露回家。
现在回想起来,她认为那是美好的时光,“因为你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给老百姓带去了快乐”。
当年的美好时光,被现在的很多人怀念。2012年,郭建华的故事被搬上银幕,以她为原型拍成的党的十八大献礼影片之一《放映路上》,放映场次超过10万场。
上世纪90年代初,郭建华发现,她想做一辈子的事儿,不怎么受市场欢迎了。
当时,电影开始从计划供给向市场化转变。县城、乡镇录像厅开始满地开花,加上VCD、DVD开始在农村流行,再到农村放电影,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各地许多基层电影放映公司开始纷纷关停。
郭建华荣获CCTV—2012年度“十大三农人物”称号。图为她在颁奖现场举起奖杯。
1996年年初,郭建华所在的开封县电影公司也面临倒闭,老领导留下一封“改革难”的长信,背起铺盖回了老家。
刘兰生就是那个时候进入开封县电影公司的。他回忆,那时候,员工每人每月工资只有30块钱,办公室的门锈迹斑斑,一下雨,房子还漏水,屋子里的水能把脚都淹没,开会只能坐到桌子上。到后来,30块钱的工资也发不下来了。郭建华的同事,也纷纷转行。
亲戚朋友劝郭建华:“转行吧,没人看电影了。”“我不信没人看电影了,因为我去放电影的时候,还有老人和孩子在守着银幕。”郭建华说,“风光的时候,他们对我很好;现在不风光了,我不能忘了他们。”
1996年2月,郭建华出任开封县电影公司总经理。上任第一天,员工等她发表就职演说,她沉默了半晌,“我想和大家说说电影人的心里话,就用3首歌代表吧。”3首歌分别叫《生活像一团麻》《众人划桨开大船》《团结就是力量》。
当天,员工们集资凑了2万元,现场的文化局领导,承诺给公司贷款2万元,算是公司的启动经费。
“我不光是个放映员了,我喜欢农村,想给农民放电影,但我得先活下去。”郭建华骑上自行车,开始跑市场。当时,红白喜事的活儿接,企业开业的活儿也接,每场可收入150元。
在她的带领下,半年收入了20万元,濒临解体的县电影公司终于重新焕发生机。
活下来的电影公司并不富裕,他们至今挤在一个旧的办公楼里办公,最亮堂的、通风最好的房间用来存放设备;最大的房间,被用来做成了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放法制电影、摆放普法展板。
“在这里跟着郭大姐工作,没法大富大贵,就是觉得能实现点自己的价值。”已经是公司管理层的闫邦昭说。“现在已经很好了,以前我们是拉着板车去放映,后来我们是开着手扶拖拉机去放映,现在我们开着汽车去放映。”郭建华觉得,能够给农民留下一块银幕,继续给农民放电影,已经足够幸福。
“对市场,我不让市场适应我,而是我去适应市场。对农民,我也去主动适应农民,把观影权还给他们。农民需要看什么电影,想看什么电影,我就给他们放什么电影。”郭建华说。
现在农村留守老人多,他们喜欢看贴近生活的故事片、豫剧,郭建华就给他们放《包青天》。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看管,为了防止他们走歪路,郭建华就给他们放法制电影。
近几年来,郭建华组织放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农村防诈骗常识》等电影3万多场,观众达150万人次。
开封市祥符区(原开封县)的农民种植花生,郭建华就给农民放映种植花生的科教片。有的农民种植小麦,她就放预防小麦病虫害的电影。
西姜寨乡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红豆杉,郭建华就给这里的农民放《红豆杉快生长》。西姜寨乡村民王大中说,“郭大姐放的电影不是大片,但都是农民需要的片子。”
郭建华发现,农民对一些科教片,嫌片子太长、太专业、看不懂,她就找通俗点的科教片来放。她还给河南电影制片厂提议,拍了一部故事化科教片《咱俩花生好收成》,里面有人物,有情節,有故事,受到农民欢迎。朱仙镇50多岁的村民说:“郭大姐又回来了,30年前,她来放电影的时候,都说,大辫子又来了。现在都喊,老太太又来了。”一名村干部说,给农村人拍电影、放电影不挣钱,这事只有郭大姐在做。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在农村电影银幕渐渐冷清的20多年里,郭建华带着自己的团队放映了14万多场电影。她在全省筹建了100多个城镇数字电影广场,使百万观众受益;她组织研制的“春雨”电影活动放映篷获得国家专利,推广到全国18省360多个市县;她免费为河南在北京务工人员送去优秀影片60场,观众达6万多人次。
如今,郭建华眼角爬满了皱纹,但她依然爱美,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喜欢系一条红色的围巾,和曾经的辫子一样长及膝盖。她一出现,依然引人瞩目,村干部、村民都会围上来。秋天,花生熟了,他们又会端出一盘花生让她品尝。下雨的时候,村子里的干部和村民会帮忙腾出村会议室或学校的教室,让郭建华放电影。
2008年3月,郭建华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3月,她再次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郭建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心里始终装着农民,一连4年带着花生上两会。图为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郭建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展示家乡的特产花生。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曾3次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的征求意见反馈会,反映农村农民看电影问题。
在出席全国两会时,她提出了关于支持全国中小城市数字影院发展建设的建议,“中小城市接近农民,他们可以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电影院,享受高质量的文化生活。”这个建议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有体现。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为农民放了大半辈子电影的郭建华,心里始终装着农民。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媒体围着郭建华拍照,她告诉记者,“别拍我了,拍我的花生吧,比我好看。”郭建华一连4年带着花生上两会。
花生,是郭建华老家开封的特产,也是与她最有感情的农产品。“我从当放映员去报到,母亲怕我饿着,给我口袋里装的是花生;放映场上,农民们一边看电影一边吃的是花生;我放映的时候,乡亲们端给我最多的也是花生。”
因为郭建华的争取,开封市祥符区加速了花生产业化进程,农民种植花生收入增加4倍。2017年1月,这里的50万亩花生,获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书。该地花生还登上了国际航班,成为休闲小食品。现在,郭建华已经提议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我家花生好卖钱》,“促进农产品品牌化”。
除了为家乡的花生代言,郭建华十分关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广场放电影前,我们都会放一些音乐暖场,一些村民就跟着音乐跳舞,打盘鼓,进行娱乐活动。我觉得这是好事,多一个人跳舞打鼓,就可能少一个人赌博打麻将了。”她向当地干部建议,鼓励村民发展扇子舞、广场舞、打盘鼓。她提出,“锣槌鼓槌代替法槌”,“村民精神世界健康了,犯法的人就越来越少了。”西姜寨乡把盘鼓发展成了一项特色的村民集体健身项目。该乡每次盘鼓队大型排练,郭建华都要到现场。她还给一些贫困的村子买了扇子,鼓励村民跳扇子舞。乡党委书记李恒志说,现在每个村都有盘鼓队,都是自发组织的。盘鼓队还成了一种盘鼓经济,一个盘鼓队到兰考演出,一次挣了3000元。
曾经,有人说郭建华不食人间烟火。郭建华不服气,“我食人间烟火。这40多年来,我放的电影,看过的有一亿人次,这就是一亿张笑脸,这些笑脸,值多少钱?”
郭建华说:“我越来越发现电影对农民的好处,每发现一点,都让我多一点动力。”63岁,她仍停不下来,“44年,感觉放映路对我来说就是一条高速公路,只看到加油站,没有看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