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还有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2018-03-26 01:52念白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18年1期
关键词:梦想专业

念白

整个大学期问我都在不停地尝试各种事情。做着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以为自己可以成为称职的记者。以为自己可以当驻唱。以为自己的花艺作品可以给别人装点生活……

1,远行,是高中时代的全部梦想。

有那么一段时间,“你的梦想是什么”这句话因为一个选秀节目而红遍网络。坦白说,无论别人如何去叙述关于梦想的美好,老生常谈的腔调总让我对这个词嗤之以鼻。

就像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第一次读到这样的句子会忍不住做一场关于流浪的梦。

高晓松说,他妈妈这样教育他,“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看到这里。依旧会被一些不切实际的突兀情绪充盈胸腔。

只是这句话开始频繁被使用,在公众号,在微博,在朋友圈。在各色节目被拿来消遣……见得多了,突然就厌烦了,原本有着诗意的句子不知不觉间好似庸俗了起来。

“梦想”原本美好也梦幻,但它在我心里就是这样流于平庸的。

我只在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幼稚年代会像所有那个年纪的孩子一样,说,我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稚嫩的嗓音穿透漏风的门牙,然后迅速被成长抛弃在脑后。

小学时是父母逼着学习。到了初中就是半自愿半强迫地想要考个好的高中,而等到了高中这个阶段,如果说是自己因为意识到了学历的重要性而去努力学习倒不如说是随波逐流罢了。大家都在学。所以我也得学;大家都想考个好大学,所以我也想。

学生时代是一直到了高中的后半阶段我才朦朦胧胧有了关于“自己喜欢什么”或者“自己想要做什么”的念头。

首先,我不敢说自己读了很多书,但我确实很喜欢读书。

小学连常见字都无法认全的时候,我手边放着小巧的学生版《新华字典》,磕磕绊绊地读一些名著,从《哈利·波特》《爱丽丝漫游仙境》到《简爱》《呼啸山庄》等等,有些看得明白,有些则看得懵懵懂懂,但我依旧乐在其中。

后来我看到很多诸如“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我想,于我来说,大概就是可以早一些关注“我”。

我记得很清楚,即将升高三的时候,一次班会上老师让每个人写自己的梦想。她重复了很多次,是“梦想”不是“愿望”。

但一张张纸条上面写的全部都是各个名校的校名,我把纸条倒扣着交了上去。我没有署名。我说,我想看看这个世界。

很矫情。矫情到每次一想到当初那个场景我就被少年时代的自己酸出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但那个时候我感到很孤独,除此之外还有一点特立独行带来的清高。

每天除了教室就是家里书房的生活太过狭窄,以至于仅仅是书上看来关于外界的只言片语就足以让我沉浸在自以为是的想象中。于是我开始大段大段地发呆,然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大段大段时间地写一些文字。那个时候写的东西几乎全然是发泄,没什么章法,读起来也凌乱不堪,内容无非是抱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和對远方、对流浪的美好憧憬。

远行,是高中时代的全部梦想。

2,曾有人恃着自己有才能,耽误了前程。

我大学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报考那阵,这个专业还不像现在这样火热,那个时候也不过刚刚见了些势头,人们心里认的大多还是师范、会计、金融这样的专业。

坦白讲,在报考的时候我对这个专业完全不了解,仅仅是因为专业介绍下面有一句“程序设计”,我便为了“设计”这两个字选了它。直到入学上了课,我才知道这里的“设计”跟我想象中的诸如园林设计、服装设计中的“设计”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大概每个计算机专业的新生都经历过C语言的痛苦。我看着那些完全陌生的语句、算法,浓厚的厌弃溢于言表——我才十八岁,在那之前我所经历过的挫折除了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是想要而不得的远行梦想。一个可能会影响前程的并且无法改变的选择给了我当头一棒,脆弱的承受力让我陷进自怨自艾的情绪里。

长久失眠的夜里,我开始第一次思考人生走向这个问题,因为专业课的内容我不感兴趣,所以听不懂,然后就更没有兴趣,陷入了如此的恶性循环。我不得不去想毕业之后我究竟要做什么。

家里有人从事新闻工作,陷入迷茫的时间段里为了避免自己像个困兽一样四处撞击囚笼,我几乎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新闻专业的自学考试,对这个行业的熟悉感能让我稍稍安心一些。于是,我自以为是地以为我知道了自己喜欢的是什么。

老师在讲台上指着课件讲解一些基础语法,我在下面看新闻专业的指定教材,或者看看中外有名的报刊。

每半年有考试,要考几门专业课,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之多大家基本上有目共睹。我几乎乐此不疲地沉浸在这种忙碌里,充实感可以让人忘却一些并未逼近眼前的危机所带来的慌乱。

新闻学是我为自己找到的希望从事的行业,忙碌的间隙里我又开始寻找自己热爱的事情,比如弹吉他。

我的吉他老师对我说,其实什么年纪学都不晚的,只要你肯花时间练。

起初我只是把这当成一个爱好,有时间就拿出来练一练,犯懒的时候也不会硬逼自己,一首初学者很容易弹的《童年》我断断续续练了一个月才能完整地弹下来。

我大学的同桌是个特别帅气的女孩,喜欢戴渔夫帽和大边框的眼镜,会写文章也弹得一手好吉他。她找到一个酒吧弹唱的兼职时,我去陪她,看着她在台上安安静静地弹,唱秋日湖水一样温暖流淌的民谣,我突然很希望自己也可以这样。

我想,我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以后能以此谋生似乎也是个很浪漫的选择。当然这个时候的自己完全不会考虑到工作的稳定性或者是“五险一金”。

于是我信誓旦旦地定下计划,比如每天要爬格子一个半小时,每周要练成一首曲子,然后一定要在一年内练习到可以熟练弹唱的地步。

开始那阵我还劲头十足,从未落下任何一天的练琴计划。然而只持续了一个月。

因为期末的临近,平日从未上心的专业课程,我为了不挂科,埋头看书半个月备考,于是练琴计划不得不暂时停止。

当你持续为一件事付诸努力的时候不能泄劲,这一中断,就犯起懒来了。我后来也总在想,其实就算是没有期末考试打断,我也未必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那个时候的自己根本分不清源自热爱的热情和一时艳羡带来的心血来潮。也不知道怎样去平衡自己的生活。

到大学毕业之前,我还重新捡起了美术,学了网球、插花、国际象棋、爵士舞和瑜伽。

有那么一段时间活得心高气傲。身边的人说着要减肥、要练字、喜欢画画之类的。也只是说说而已,我在心底沾沾自喜。

你看,我说喜欢什么可不仅仅是喜欢而已,我是真的付诸行动了。

很幼准的,但这的确就是我自负的全部理由。

整个大学期间我都在不停地尝试各种事情,做着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以为自己可以成為称职的记者,以为自己可以当驻唱,以为自己的花艺作品可以给别人装点生活……

一直到了大学毕业,我一事无成,对自己的专业不甚了解,对新闻失去了热忱,对其他的各种爱好全部都浅尝辄止。这四年的时间以一种令人发指的速度飞速流逝,迅速到我来不及抓住任何东西,我突然发现自己这四年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虚度。

石川啄木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一个老师告诉我,曾有人恃着自己有才能,耽误了前程。”

我猝不及防地被现实从自欺欺人的忙碌假象中拽出来,跌进迎面而来的关于未来的迷茫里。

3,你想得到些什么,就必须付出些东西作为交换。

匆匆忙忙决定了考研,主要是因为我连找工作都不知道想找哪一类。一直到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我才最终确定了报考的专业和院校。

我选择了本专业——计算机。实在是因为时间匆忙,哪怕我平日再不感兴趣,耳濡目染之下对自己专业的了解程度还是要多过其他的专业。至少在考试上我可以征求老师和学霸的意见,不会的问题可以找他们解答。

至于学校,我选择了一所北京的“211”院校。而此时距离考研初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

理所当然的,我没有复习完,考试答得差强人意已经是非常委婉的说法了。身边的同学开始陆陆续续找到工作进公司实习。或是考上了研开始学习导师给的资料,只有我在原地踏步。

其实成长真的是一瞬间的事。

不需要父母的耳提面命,不需要大风大浪,骤然间的无所事事和不得不去面临的现实抉择会让人一瞬间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你必须开始承担起一些责任,必须背负起自己的人生。

我开始认真地思考以后要去做什么,我喜欢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

在第一年考研伴随着意料之内的失败而尘埃落定的时候,我终于决定以后要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

四年的学习里。编程语言不再是困住我的牢笼。对自己的专业谈不上多热爱、多擅长,但也谈不上讨厌,并且很现实的一点,这个专业工资要高一些。

更重要的是我没有再一个可以挥霍的四年(仅仅用来找寻某一样无法证明其存在的东西),我必须要现实一些,不能再心心念念地希望以某一种自己由衷的热爱作为一生的事业中心。

人不能总是活在理想里。

“二战”的压力是很大的。并且我不得不一边复习,一边问自己,这个选择究竟是不是对的。学习的压力根本比不上这种内心对未来担忧的压力,因为这个选择直接决定着我以后从事的工作的大概范围,IT类,区别仅仅在于这一大类别的内部了。

只有在这种时候才由衷觉得学习真是件省心的事情。

我不会说考研有多辛苦,因为你想得到些什么,就必须付出些东西作为交换。拿到北京邮电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没有被兴奋冲昏头脑。虽然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二本院校考到一所在IT行业口碑颇为不错的高校确实需要很努力,但我清楚地知道,这不过是另一个开始。不同的是,我不会再像大学时那样莽撞地把最美好的年华过得一塌糊涂。

现在想想,真正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就是在读研期间吧。

4,当被附加了期限时,热爱会被逐渐消磨。

笼统概念的计算机专业其实包含着非常多的方面,接触得多了,了解得深了,自然感兴趣起来。当我在冥思苦想后亲自解决了一个困扰整个团队的缺陷时,会有油然而生的满足感。

我记得研二时团队在做一个关于室内定位的软件,当时的国际最高水平是误差五米,而我们团队连同导师一起忙了大半年,最后的误差控制在了三米。软件最终通过测试上线时。那种满足感与成就感可不是语言能够形容的。

研究生阶段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实验室做实验跟上班是一样的,早中晚要打卡,到了上课时间去上课,下课不能耽误要立即回实验室;项目组长分配的任务必须按时完成,不会的自己上网查资料——无论是导师还是师兄师姐。都忙得恨不得一天过成四十八小时,因此自学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提高技术能力的主要方式;除了平日里项目组的任务,还要自学一些目前用不到的但或许以后会用到的东西,比如项目组一直在做Java软件开发,虽然掌握Java应对目前足够用了,但是发展前景良好的Python你不能就这样置之不理,没人强迫你学,但是不学就等于放弃了未来炙手可热的领域——人工智能,所以必须要学;与此同时学校里选修的课程不能挂科,不同于本科时简简单单的期末考试;研究生期间的课程很多都是需要不定期地提交项目、作品来作为一门科目的考核,而作为我们导师的助教,我还需要给大一的学生批改卷子,并且要经常坐一个小时的班车去大一新生的校区旁听课程。

一开始我也是忙得焦头烂额,什么梦想啊,理想啊统统没时间去纠结,每天醒来一想到还有数不清的事情等着自己就恨不得千千脆脆地晕过去躲避。慢慢地,开始知道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去一件件处理。比如说,可以在做项目的休息间隙准备课堂任务,项目的后续测试阶段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学习别的语言,大一学生的卷子随身装好,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批改……

安排自己的时间,平衡自己的工作是研究生期间必须学会的事情,也是为之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而能够平衡好自己的时间后,我突然发现自己其实还有余力去做别的事情,比如搁浅了很久的对写作的热爱,以及很久未曾碰过的吉他。

我发现对这些事情,我不是不热爱,只是,当被附加了期限时,热爱会被逐渐消磨。就像,当我不再把练琴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我反而坚持得更长久,到了研究生毕业,我还在毕业典礼上弹唱了一首很老但很经典的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

当然,在这期间不斷地要面临更多决定未来的选择。比如,在研究生一开始的阶段你选择了哪一个实验室,那个实验室主要研究的方向决定了你读研这三年的主要学习方向以及项目经验,到了后来,包括你选择的在团队中承担的位置,你是希望做后端开发还是前端设计,又或者是想做产品经理一类还是后期测试一类……太多的选择,这个时候的自己很慎重,但不会像少年时代那样仅仅因为一个选择就能自乱阵脚。

5,理想与现实,在这一刻骤然弥合。

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做软件开发工程师,压力要比上学时大许多,但时间上,或许是读研时太过紧凑,我反而觉得上班后的时间要宽松了一些。

我开始写一些文字,偶尔画画、练字、弹吉他,生活开始有滋味了起来,我好像看到自己有两种人格:一种理性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喜欢算法、喜欢编程,努力工作也努力赚钱;另一种有点文艺,喜欢写写画画,喜欢花花草草,年假时会去看看世界的角落。这两种生活完美地交融着。理想与现实,在这一刻骤然弥合。

我想起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一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的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绩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突然非常感谢醒悟后努力的自己,也非常感谢大学时尝试各种事情的自己,即便有那么一段时间非常自我厌弃,总觉得对什么东西都只知皮毛的自己非常肤浅无知,时常后悔为什么没有专心选择一件事情然后把它做好,直到现在,我才接受那样不完美的,或者可以说有着数不尽的缺点的自己,因为正是那样的我成就了现在的我。

我完全算不上成功人士,但现下这种生活状态令我感到满足。

我现在觉得,有一个梦想其实是件好事,不是说以后真的要拼了命实现它,而是当眼前有一个需要你用很多的汗水与艰辛才可以达到的目标时,生活的明确感会让你在不迷失自我并且足够努力的前提下敢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物,而正是这种尝试才会让你知道自己真正的理想与热爱。

愿每一个不切实际的梦都能变为现实,愿每一个有梦的少年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谨以此送给每一个迷茫中的“你”。

编辑/梁宇清

猜你喜欢
梦想专业
对话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如此梦想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授说专业——部分专业解读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小梦想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梦想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