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故事

2018-03-26 08:21
党员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祥瑞理想信念马克思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中,常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传达深意、感染他人,把深刻的思想、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在此选发《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中的几则小故事,在这些小故事里有他对信仰塑造和党风建设的深刻思考,深蕴中国智慧。

信仰的力量

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矢志不移。毛主席一家为革命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贺龙元帅的贺氏宗亲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050人。革命前辈们为什么能够无私无畏地英勇献身?就是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为了坚守崇高的政治信仰,为了在中国彻底推翻黑暗的旧制度,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在中央党校201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延伸阅读】 6位亲人、70多人、2050个烈士,这些沉重的数字,诠释着什么是崇高,展示着什么是信仰,诉说着什么才是共产党人的价值本色。习近平讲述老一辈共产党人感人的事迹,以此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的基座。信仰,是共产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多次警醒“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正是要激励党员干部保持理想、坚守信仰。

贫困马克思写就《资本论》

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马克思就是在他一生中最贫困潦倒的时期写成《资本论》的。他在1852年2月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写道:“一个星期以来,我已达到非常痛快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账,我不能再吃肉。”即使这样,马克思也没有屈服,没有停止工作。不畏艰难困苦,只为主义真,这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节。

——《从政杂谈》

【延伸阅读】马克思出身富裕家庭,23岁拿到博士学位,25岁娶了一位贵族小姐,他还是《莱茵报》主编。他本可成为“马克思爵士”“马克思部长”“马克思行长”“马克思教授”,但他却抛弃了这一切,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为工作和革命颠沛流离40年,一贫如洗,直到在办公桌前永远地睡去。马克思,这位共产党人的精神导师,用一生的奋斗写就“气节”二字。习近平讲述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故事,以此重申这样一个道理: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成大事业者应有的品质,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信念、坚守气节,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康熙不取灵芝

在实干实政方面,历代统治者都予以注意。有一次,广西巡抚陈元龙给康熙奏报,“桂林山中产有灵芝,时有祥云覆其上”,采到一枝高一尺余、状如云气的灵芝,并引用《神农经》中“王者慈仁则芝生”的话。康熙在其奏折上批道:“史册所载祥异甚多,无益于国计民生。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即是莫大之祥瑞。”他还批过:“如史册所载景星、庆云、麟凤、芝草之贺,及焚珠玉于殿前,天书降于承天,此皆虚文,朕所不取。惟日用平常,以实心行实政而已。”古代统治者也明白,各级官员不务实,老百姓活不好、活不下去,其封建统治是要垮台的。

——《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延伸阅读】中国古代有“天人感应”之说,认为祥瑞象征人间政治清明。封建帝王因而盼望出现所谓“祥瑞”,这就让那些阿谀奉承者得以用虚假祥瑞邀宠献媚。

除陈元龙外,康熙五十六年,直隶总督赵弘燮的奏折,也说邻居院子里长出一枝灵芝,说:“唐虞之世,芝草献瑞。”康熙同样很不以为然,写下朱批:“所为瑞者,年谷丰登,民有吃的,就是大瑞。”

康熙摒弃了天降祥瑞的虚浮学说,而把“地方收成好、家给人足”和“年谷丰登,民有吃的”视为“莫大之祥瑞”,正是要提倡“以实心行实政”。

习近平总书记讲述“康熙不取灵芝”的故事,以此强调要有实干实政,告诫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务实、扎实。

为政先修身

中国人历来讲究修身,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己以安百姓”,“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还有,战国时期齐国邹忌以自己与城北徐公比美的故事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总结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文天祥以生命书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古人提倡的浩然正气。

——《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

【延伸阅读】邹忌、诸葛亮、范仲淹、文天祥,都因其崇高品格而被后世代代传颂,构成了前后相续而又一以贯之的价值图谱,树立起锻造品格的标杆。习近平总书记讲述邹忌、诸葛亮、范仲淹、文天祥等人的故事,就是要向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表明,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于修其身、治其心、养其德。

政治家的抱负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27岁担任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县令,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贷谷与民、抑制豪强,尊师重教、培养人才,任职4年,“治绩大举,民称其德”,为以后革新变法、矫世变俗打下了基础。明代以《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传之后世的文学家冯梦龙,科举之路十分坎坷,57岁才补为贡生,61岁才担任福建寿宁知县,任职也是4年。他减轻徭役、改革吏治、明断訟案、革除弊习、整顿学风、兴利除害,打造了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寿宁,当时的记载是“牢房时时尽空,不烦狱卒报平安也”。

——《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

【延伸阅读】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曾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冯梦龙是明代著名作家、学者。他们一个不以年少而轻浮,一个不因年长而废事,共同勾勒出注重实干的官员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基层干部是党“执政大厦”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

身影与声音

河南内乡县一座古县衙有这么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联用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的官吏尚且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前不久《人民日报》一份内参介绍了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独龙族干部高德荣的从政体会,我看了也很有感触。高德荣同志说:“领导就是带领群众一起干活,干出活路来。”“当干部、当领导的如果不务实,指挥棒就会变成搅屎棍。”“用身影指挥人,而不是用声音指挥人。”“漂浮在官场上使人越来越浮躁,生活在群众中让人过得更充实。”我把这些话推荐给大家,同大家共勉。

——《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的谈话》

【延伸阅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这副对联,是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写。高以永在任内乡知县时,正值战乱之后,内乡百姓纷纷背井离乡,土地荒芜,经济萧条。高以永忧心忡忡,自感责任重大,夜不能寐,写下了这副楹联。其后他大量开垦土地、打击匪盗,对内乡的贡献非常大。他离任内乡时,百姓夹道挽留,甚至有追送数百里的。而高德荣,则是今天领导干部的典型。总书记从内乡县衙的对联讲起,让古代的民本思想获得时代意义,也让今天的为民情怀拥有了历史景深,意在重申领导干部的实干作风与群众意识。

(李云贵荐自《习近平讲故事》 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祥瑞理想信念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金猪庆祥瑞
祥瑞
麒麟祥瑞(七绝)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西夏文《十二缘生祥瑞经》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