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
音乐是一门审美的艺术,也是一门独具特性的科学艺术。我们的音乐审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先感受美,再鉴赏美,最后才能创造美;我们的学生没有在音乐的艺术美感中体验和感悟到美,他们怎么能鉴赏美和创造美?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的欣赏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接下来,就小学音乐欣赏课进行探讨。
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学会聆听,以“听”为主线,引导学生多次聆听音乐,在聆听中感知音乐,欣赏音乐。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听是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能在倾听中感知乐曲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风格、形式等,只有不断的聆听音乐,才会感知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学生可以在聆听中辨别演奏音乐的乐器,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情绪、速度,以及旋律的高低起伏。但如何让学生对不熟悉的乐器演奏的乐曲感兴趣,这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教学问题。记得在成都空军礼堂听得有一节音乐课,让我记忆犹新,乐曲的名字叫《打字机》,初听这个题目,我想要怎么上呢?老师应该怎样入手呢?在听了那个老师上了课以后,我整个人豁然开朗,原来可以这么上!我慨叹那位老师的智慧,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老师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了不同年代、不同样式的打印机,让学生先认识打印机,以及了解它的功能和作用,再聆听音乐的主题旋律,初听后老师提出几个问题,打字机共打了几行文字?每行一樣吗?哪行长些?长多少?接着复听音乐,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刚才的问题,老师又提出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清楚的知道第四行比前三行长多少呢?师生一起探讨,用数拍子的方法,如拍手、拍腿、点头等,把打字机工作时的声音分段用节奏模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这首乐曲的节奏掌握了,接着,聆听全曲,教师用粉笔随乐曲旋律的走向勾画出图形谱,并问学生,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也用手跟随音乐的旋律起伏画图形谱,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掌握了节奏和旋律,学生对整首乐曲就有了非常深刻了解和认识,多次聆听后,学生对这首乐曲的音乐的情绪、速度,以及旋律的高低起伏就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感知了音乐、认识了音乐、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从而达到了音乐审美的功能。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欣赏课不像唱歌、舞蹈等内容那么直观、易懂,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欣赏教学中一定要选择适合小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习惯和音乐想象能力。如:欣赏《三只小猪》,我从童话故事本身入手,配以多媒体的画面(三只憨态可掬的小猪)和文字,将生动有趣的故事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看,张开想象的翅膀,猪大哥、猪二哥、猪小弟……,引导启发学生叙述故事内容,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小猪和大灰狼,学生兴致很高,纷纷加入了角色扮演中,接着,请学生分角色、分故事发展的顺序来进行角色扮演(并播放这段的主题音乐),学生在这样的故事情节中不知不觉的就感受和聆听了整首乐曲,并且大部分的学生能哼唱出主题旋律,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表演的技能,又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音乐审美的功能得到了凸显。
三、音乐能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音乐教育不仅给人带来愉悦,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一首乐曲、一首歌曲或是作者的心声,或是蕴含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抒发一种温馨的信念,或是衬托作者曾今的一种少年情怀,又或是作者心中所向往的美好憧憬!这种艺术的魅力,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向人们表达情感,这些歌曲或乐曲以声音的形式向世界的各个角落传播真、善、美。有很多的古典的、经典的中外名曲,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些经典的名曲充满了魅力,它富有美丽的幻想和儿童式的浪漫主义,是最富有愉快、健康、快乐、活泼的真实情感,我们多选择一些这样的音乐,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如: 《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孤独的牧羊人》、《哆唻咪》、《拉德斯基进行曲》、《蓝色多瑙河》等等,音乐的认识、愉悦、审美和教育等功能早在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由于当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文化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由此带来了大量的情绪问题,焦虑、不安、紧张、压抑、狂躁等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这使得人们不能不关心情绪的健康问题和调节手法的运用。由于音乐所具有的特有功能,能调节人的情绪,能安抚人的内心,这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功用,如《童年的回忆》、《致爱丽丝》、《秋日私语》、《梦中的婚礼》等,所以,通过音乐欣赏能缓解人们的疲劳,能调节人们的心情,所以,经常选用一些经典的歌曲、乐曲让学生聆听,可以引导学生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敢于直面现实,能克制冲动情绪,能有积极地态度去面临所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人对己都能维持高度热忱,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树立自己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开阔学生思维视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欣赏教学的最终目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是形神合一的综合体。形即是人的身体,而神即是人的精神世界,只有形神合一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正如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音乐与体育的关联一样,谓之体育造就人的外形,音乐养成人的内心,最终形成一种完美、协调的人格。所以,在我们的小学音乐教育中一定要重视欣赏教学,让学生多聆听、多感受、多发现、多创造,在聆听中感受音乐的意境和美感,并在感受中去发现音乐之美,从而去创造美!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正确与否,愿与大家共同探讨,请大家多多指教。总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要实现音乐的审美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多学习、多交流成功的经验,才能真正的实现让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