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偏科之我见

2018-03-26 05:52巫苏婷
教育界·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偏科对策方法

巫苏婷

【摘要】 偏科是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困扰家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文简单分析了偏科现象的成因,探讨了一些纠正偏科的办法和措施,以期对指导中学生的学习有所裨益。

【关键词】偏科;方法;对策

每个学生的禀赋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接受的早期教育不同,思维模式不同,学习经验、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都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多样性和差异性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偏科就是其中一个最常见的问题。

人们常常把教师比作园丁,这一比喻形象但却并不确切。园艺师面对的是相对固定和静止的草木,而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各不相同的人;园艺的目的是为了愉悦他人,植物的本性不在照顾考虑之列,而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事业,要使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所以教育不能像园艺师修剪花圃那样简单地搞“一刀切”,教师更不能把那些偏科生当作自己花圃里的“杂草”加以歧视和处理。对待偏科问题,不能失于粗浅简单、流于草率,教师、家长乃至学生本人都要纠正认识,摆正心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

一、偏科的成因

1.早期教育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童年时期的记忆对一生的影響是至关重要的,早期教育包括心理事件的影响直接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这一点,纷纷把对孩子的教育前移,重视早期教育,甚至很早就开始了胎教,早期教育背景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不容小视。

父母乃至其他教育者在选择孩子的早期教育时,往往无法清楚地了解和获取孩子反馈的信息,他们更多的只是依据自己的判断、兴趣和感情来行事,对孩子进行单方面的灌输。早期教育孩子的影响体现在,当他们被动吸收了其内容后,把其中的相当部分内化,融入早期记忆,那么很可能就会产生持久乃至终身的影响,比如有的父母从事文艺方面的工作,那么他们对艺术方面的早期教育更为重视,教育内容当然也主要以此为主,孩子无形中对艺术感觉比较亲切,更有感情和兴趣。有的父母从小对孩子进行古诗词等古典文学的熏陶,那么孩子长大后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会较为发达,偏向于文科的可能性也就大些。

2.主观心态的影响

所谓主观心态,是指包含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动机、情绪等在内的主观状态的集合。学习是件苦差事,需要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感情,对知识好奇,对科学热爱,才能开放心胸,接纳新的理论和知识。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在学习上跟着感觉走,学习效果不是太好,从而对某些科目丧失信心,成绩下降,造成“跛脚”;有的学生学习动机缺乏,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地应付——一个丧失学习动机的学生,必然丧失探究学习方法的兴趣,早晚会“偏科”或全面失去兴趣;有的学生则因为缺乏某门学科的基础,致使学习有困难,干脆不学,或者对某门课的老师不满,把情感转移到老师身上,结果学习成绩低下;还有的学生认为某门学科没有用,不如不学,结果也造成学习成绩低下。

3.外界因素的影响

中学生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接触的外界环境也比较单纯,主要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也主要来自这几个环境:家长、教师、同学和舆论媒体为载体的社会潮流。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情感信念、生活习惯,学习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上,教师的言行多多少少会在学生“可塑性”的心灵上留下印迹,所以社会道德伦理才会对“师德”提出较常人更高标准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学生偏科,与教师有没有关系?回答是肯定的。老师个人素质的高低,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一科目的喜爱与厌恶,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偏科。

偏科现象出现的高峰期在初中,这不是偶然的。此时中学生的心理处于开放状态,加速成熟但也极不稳定,他们渴望尊重、理解和认同,所以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很大的。比如说,他们会因同学的一句话或者同学之间相处的一个细节造成有意偏科。再如家长的行为观念和社会思潮也会影响到学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这句话,恐怕就影响了不少学生的学习意识;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对学生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也使很多同学造成一些片面的认识,认为某些科目有用,某些无用,从而有意识地偏科。

4.学习方法的影响

不少学生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合理的学习方法,尽管非常刻苦用功,学习效果却不佳。学习方法不当常表现为:1)仅满足于课堂的理解,课余时间不重视。2)学习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的安排,随意性强。3)不会科学利用时间: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4)不求甚解,死记硬背,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在做题时生搬硬套。5)不能形成知识结构,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6)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抓不住重点和难点,找不到学习上的突破口,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面出击,结果分散和浪费了时间与精力。7)不善于科学用脑:学习时不注意劳逸结合,不善于转移大脑兴奋中心,使大脑终日昏昏沉沉,疲于应付,学习兴趣减弱。

二、偏科的对策

1.早期教育不可不慎重:全面发展是良方

学生长大后偏重什么学科的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智力发展状况和早期教育密不可分。根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应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存在7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加德纳认为这7种智力在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早期教育应该尽力避免在各个方面的不平衡,父母尤其要主要不要把自身的喜好和期望强加于孩子幼小的心灵,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为孩子制定一个全面、均衡的早期教育计划,促进孩子智力的全面发展。

2.境由心造:主观反作用于客观

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都知道,客观存在决定人的意识,但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是有反作用的。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偏科靠什么?家长、教师、他人的帮助毕竟都是外因,根本上说还是要靠学生的内因来起作用,靠学生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才能最终战胜困难。

对因主观因素而偏科的学生,教师、家长要主动、积极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以情动人,交流思想,融洽情感,在此基础上填补知识欠缺。比如有的学生是因基础知识薄弱,无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动机而导致的偏科,对这类学生,首先要给予体谅、爱心和帮助,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再针对性地做思想工作,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学习动力。对那些因意志薄弱、学习懒散而偏科的学生,老师要与家长沟通,一同对他们多鼓励、多督促、多提醒,在课堂和平时多关注,让学生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来克服意志的薄弱状态。而对那些因认识误区而偏科的学生则应首先解决认识问题,家长一般会以自身实践和社会上真实的事例,对其开导,说服教育,使他们认识到缺乏本门学科的知识很难全面发展,实际体会学习本门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兴趣的迁移。

3.家长、教师的合理期望

学生接受的最大影响毫无疑问是来自家长和老师,家长和教师在学生偏科现象的矫治中责无旁贷,一个都不能缺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雅各布森于1968年进行的一项心理实验表明: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與学生学业成绩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家长、教师期望,即教师对学生所做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与一般课堂行为的推测和预测。家长、教师根据对学生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信息,就形成对学生的期望,一旦为学生所认识、所理解,就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进而影响学习成绩。如果家长和教师对学生不作过高或不合理的期望,而是根据他们自身情况出发,给予合理期望,则有助于使他们获取适宜的压力,保持坦然的心态,轻松自如地学习。

4.方法对头、事半功倍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向学生传授的东西包括知识本身,也包括获取知识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传授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知识本身的传授更为重要。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教会他们学习。

学法指导,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化解其学习困难,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要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让学生制定总目标和分段目标,使自己有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更主要的是能自我把握,养成良好的学习、听课、作息、思考和记忆习惯,力求各科平衡发展。比如偏科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薄弱学科缺乏信心,望而生畏,少学或干脆不学。面对基础越好的学科则越学越有兴趣,花的时间也就越多。面对这种现象,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家长、学生树立共同的观念,亡羊补牢,未为晚矣。鼓励学生重新树立起学习信心,确立切合实际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学习方案,使他们能够按部就班地去执行,日积月累,效果就出来了。

教育无小事,“偏科”自然也不是小事,家长、教师、学生对它的思考和讨论从来没有停息过,人们在努力地寻求解决和应对之道,因为21世纪的人们都对一个普遍的真理耳熟能详:木桶的容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孩子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否战胜同龄人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他的全面发展,即没有明显的“弱项”。因此“偏科”是人们首先要克服的。本文简单探讨了对偏科的认识和预防、矫正的建议,希望能对那些真正关心孩子教育的人们有所启发,那么本文的写作目的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东方出版中心,2002.

[2]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偏科对策方法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孩子偏科怎么办
偏科
偏科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