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淑颖
【摘要】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兴词语,它是相对于连续性文本而言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非连续性文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首先对小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进行解读,之后介绍了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意义,对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小学语文;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变得愈加重要。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相关教学列入语文标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对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制订了更严格的教学要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落实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小学生通过校园学习得到了更多的社会生活技能。
要想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研究,就要以连续性文本作为基本参照。连续性文本是由文字段落构成的文本,在语文课本中的体现就是我们所说的课文。非连续性文本的组成元素多为数据图表、调查报告、图文说明、广告等。与连续性文本相比,非连续性文本更加直观地反映内容,并且贴近生活。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来说,直观的表达更容易被其接受,理解起来难度较小。有些表述时代背景的知识,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论述,优势十分显著。利用多种表达方式将内容进行呈现,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受到良好氛围的影响,对语言的魅力能更好的把握。在学习文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中利用图表进行说明,让学生对照女孩每次点燃火柴之后幻想到的是什么,得到的现实又是怎样的。利用图表将这些内容都涵盖其中,让学生解读。第一次小女孩见到的幻象是火炉,表明小女孩想要得到温暖,然而现实充满寒冷;第二次小女孩见到的幻象是烤鹅,表明小女孩想要得到食物果腹,现实中却充满饥饿;第三次小女孩见到的幻象是圣诞树,表明小女孩对快乐的渴望,但现实中却只有孤独一人;第四次小女孩见到的幻象是奶奶,希望得到亲人的疼爱,然而现实却是残忍的;最后一次小女孩见到的幻象是与奶奶一同离开,想要幸福的生活,回到现实绝望无比。通过图标的形式将内容进行展示,学生能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再次深入地把握全文。所以,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将生活与课堂相融合。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才能让语文教学成果在实际中得到运用。
非连续性文本能对阅读起到辅助作用,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首先,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与语言应用现状相符合。利用广告、地图等对语文学习进行拓展,由课内发展到课外,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与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相符合。非连续性文本从表达方式上来说属于视觉性表现,图像显示比文字更加直观,配以简单文字让信息更方便传达。最后,非连续性文本能够对教材进行完善。非连续性文本在信息显示上偏重提纲挈领,让表达主题更加突出,与传统的连续性文本相比,在教学环节具有显著的优势。所以,对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增加非连续性文本重视程度
非连续性文本往往与生活密不可分,其表述的内容大多为生活中的事物,例如广告、地图等,都是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的实例。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都收录各种文学作品,具体到散文、诗歌、小说等都是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所占比例非常小。这就需要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在课堂中的应用予以关注。对书本中所包含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合理的利用,转化教学模式,在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过程中深化非连续性文本的应用。此外,教师可以引入教材以外的非连续性文本展开教学,将生活中的实例与课堂相结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内容进行补充。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其他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把握重点信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素养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将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相结合,达到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正确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非连续性文本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整理信息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地的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得信息,那么必然会对语文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对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进行锻炼,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并进行总结。有准确的方法作为指导,学生的阅读速度会有明显的提升,用较短的时间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对信息进行辨别与整合。通常来讲,技巧的使用需要以标题、数据、图像作为基础。标题是对整个材料的高度概括,学生首先要学会如何解读标题。在开展数据分析时,学生可以从横、纵两个方面同时入手,进行全面的分析。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先把问题阅读一遍,带着问题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快速地找出所需要的答案信息。
3.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总结
非连续性文本的构成材料往往不是单一的,是由几个材料共同组合而成,学生要想准确把握文本所包含的信息,就要善于對信息进行辨别,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要联系掌握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构建起符合自己的学习体系。对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弱化,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不管是提炼出文本信息还是领会其大意,都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都是学生健全自主构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中发挥指导作用与组织作用,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并得到所需信息。教师在讲解文章《詹天佑》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依照文章画出工程建设的简单示意图。通过自己亲手绘画,掌握詹天佑提出的不同开凿方法,并归纳其各自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詹天佑过人的智慧与杰出的能力。
4.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中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量,由量变达到质变。除我们常规见到的数据、表格之外,还可以利用图示、曲线等开展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学生对这类阅读充满兴趣。在小学六年级的学习阶段,学生都进入总复习状态,要对学过的文章进行梳理是一项任务量巨大的工作,学生在这样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利用图表进行文章整理,就能够让学生的工作量大幅减少,学生可以从“重点词语”“表达手法”“文章情感”等方面进行信息提取,这样得到的知识点清晰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关键内容一目了然。教师在语文课文教学中,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例如在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时,可以引入景区的导览图,将其和文章所叙述的游览顺序相对应,学生能够根据导览图将全文顺序捋清,还可以让阅读的趣味性增强。此外,学生还能在课堂上学会如何看景区游览图。
5.引导学生设计非连续性文本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连续性文本中提取所需要的资料,按照提取内容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设计,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兴趣会大幅提升。在学习小学课本中《新型玻璃》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对新型玻璃的各项性质进行总结。学生可以以此为基础为新型玻璃设计名片。名片要涵盖名称、使用说明等各项信息。这样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把握全文,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生活中多有运用,在进行非连续性阅读时,更多的是在阅读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这就需要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加以利用,在生活中实践学习成果,将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对生活中见到的非连续性文本进行阅读,发现其中要点,通过生活中的锻炼,学生概括总结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这种能力也会反作用于语文学习,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成绩。
综上所述,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将非连续性文本融合到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主要脉络。要想让非连续性文本的应用效果达到最佳,就需要在教学环节中采取有效的策略,让语文教学在非连续性文本的辅助下获得最佳的教学成果。
[1]吴东伟.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王瑾.小學高段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3]胡群芳.浅析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教法与学法,2017(06).
[4]何捷.特别的“说明书”——“非连续性文本”读写结合教学实录及评析[J].新教师,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