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道岔大修施工作业管理探讨

2018-03-26 07:56:00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蚌埠工务段
上海铁道增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道岔负责人车间

郑 浩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蚌埠工务段

工务段承担的道岔大修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现场作业场地狭小,施工质量要求高,施工后设备变化快等因素,为了做好施工管理,强化现场控制,确保施工安全,我段在认真总结前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施工前准备,施工中过程控制,施工后设备巡养防,设备整修达标四个流程进行梳理,对关键环节进行了细化,形成了一套施工管理体系。

1 统筹安排,细致谋划,做好计划源头管理

在接到施工任务后,全段上下认真思考,围绕整个施工管理过程,我段提出“四个有没有”的工作思路,即:有没有计划,有没有方案,有没有把关,有没有确认;梳理总结了“计划管理、质量控制、过程指挥、安全控制”施工管理规范化四大体系。

1.1 在施工准备方面

首先开展人员教育培训。以普速《行规》、《技规》、《安规》,“施工方案”等为重点内容,组织对参加施工的车间进行培训和考试。

二是认真组织开工前的安全评估和安全风险的排查工作。

三是控制前期道岔预铺质量。严格落实“车间自验、设备车间复验,段联合验收”三级上道前质量验收制度。

四是认真参加现场交底,细化车间施工方案、预案的编制,发挥施工方案、预案指导施工的重要作用。

五是开好施工前动员会和施工准备会。

六是做好与车务、电务、供电等配合单位的协调。

1.2 在计划管理方面

我段一是认真思考道岔中交及前后换轨、换枕清筛数量,预铺位置,股道占用,K车存放地,新岔走行路径上有关设备的调查,旧料回收与存放这八个方面的问题,为准确提报施工计划打下基础。

二是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听取设备管理车间意见,将岔区夹直线以及部分需单独清筛或换枕、换轨的地段统一考虑,纳入整体计划中。

三是根据预铺位置、焊接捣固的安排、路用车开行计划三个原则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四是充分研究运输特点和天窗条件,提报增加站界外移、邻线占用等附加条件,促进施工作业高效运转。

五是做好施工前与配合站段之间的技术交底,明确配合的重点、技术参数控制和安全管理责任,特别是将涉及供电调网以及信联闭使用的关键因素纳入到计划管理中。

2 认真思考,落实责任,做好安全风险研判和控制

2.1 在安全风险管理方面

我段一是按照施工项目进行梳理,制定基本风险控制表,二是在基本风险控制表的基础上,针对需执行的每日施工任务进行细化风险项点,明确认领人和风险管控措施,在施工预案中予以明确;三是深刻吸取“8.5”事故教训,开展施工作业严重陋习排查活动,段公布了《蚌埠工务段施工作业严重陋习控制表》,各车间根据公布的段领导班子及各科室、其它车间反思结果,举一反三,分别制定了控制措施。

2.2 在落实责任方面

车间是养修生产的主体。为规范车间干部管理行为,段要求车间管理人员一是履职尽责,盯控施工现场。车间施工负责人及工班长加大施工现场控制,每一个环节,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在施工前安全布置详细、到位;必须严格按施工流程组织施工;必须在施工后组织人员对线路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和安全正点开通。

二是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结合安全大检查深刻反思存在问题,严管理,立规矩,把“宽松软”变成“严紧硬”。

三是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抓好安全风险管理,深入开展安全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活动。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安全工作。坚持不懈的抓好安全工作、坚持安全反思和季节性安全教育,全面提升安全第一观念,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确保各项安全有序可控。

3 明确标准,狠抓落实,严格施工过程管理

3.1 在标准管理方面

我段充分借鉴路局和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我段的实际情况予以总结和提炼,分别制定了《道岔预铺》和《道岔大修》这两个作业指导书,初步完成了道岔大修施工视频的拍摄,对道岔预铺、道岔更换、道岔大修后细整达优这三项工作分别制定和明确技术标准。

3.2 在抓标准落实方面

一是清筛深度必须保证300 mm,并用水准仪抄平控制,对清筛宽度根据线间距不同提前调查,用白石灰在现场进行标记;

二是加强卸砟安全控制,在卸砟前对前后龙门口6 m范围内进行捣固密实,顺坡率不小于200倍,经施工负责人检查确认符合条件后,与轨道车人员进行确认并填写确认单;

三是整交工作全部抄平起道,明确施工范围预留下沉量不大于10 mm,并做好与非施工地段过渡,在开通前施工地段捣固遍数不少于1遍,整交后轨道几何尺寸偏差控制在8 mm以内,轨道结构齐全有效;

四是严格落实巡养防工作要求,车间根据段下达的施工方案的要求,明确巡养防次数的安排,规定到具体时间,线路检查及更换限速牌等关键性工作均拍照上传至车间及段调度并做好施工班和巡养防班的交接签认工作;

五是盯控钢轨焊接胶结工作,严格控制焊接参数和绝缘接头轨缝控制,盯控探伤结果,发现问题做好应急准备。

3.3 在施工过程管控方面

一是落实施工过程十确认工作法,即:

①封锁命令确认:(施工负责人与驻站联络员确认);

②现场确认移动停车信号牌确认(现场防护员向施工负责人报告移动停车防护牌插设完毕);

③“两横一纵线”连接确认(现场作业人员向施工负责人报告“两横一纵线”连接情况);

④维管停电确认(施工负责人与驻站联络员确认);

⑤道岔对位后两端合龙门确认)(现场作业人员向施工负责人报告合龙门情况);

⑥卸K车前确认(现场检查人员向施工负责人报告线路检查情况);

⑦路材路料、机械工具清理确认(施工作业负责人向施工负责人报告情况);

⑧开通前线路状态检查确认(施工负责人与设备管理车间联合检查确认);

⑨撤除停车信号牌确认(现场防护员向施工负责人报告停车信号牌撤除情况);

⑩正反向防护员设置阶梯提速防护牌确认(阶梯提速:35 km/h、45 km/h、60 km/h慢行防护牌设立汇报)。

二是盯控关键,严把开通和逐级提速关。在线路设备开通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全面检查施工地段线路设备,做好与相关配合单位、车间的互控,由把关干部和设备管理车间共同签署“同意开通”意见,方可办理开通手续。

开通线路后,施工负责人带领施工班组与养护班组进行交接确认,经施工负责人检查无Ⅲ级以上偏差,交由养护班养护,施工班作业负责人和养护班作业负责人要认真填写交接记录。抓好逐级提速检查确认。每次逐级提速由施工负责人组织安排确认,并逐级填写提速确认单。

4 明确目标,有序推进,细整达优工作期到必成

开展整修达标工作时,我段坚决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控制目标。

一是杜绝因检查、养护不当造成晃车现象;

二是消灭动、静态Ⅲ级偏差;

三是交接后1月内道岔达到优质标准。

为了实现上述三个目标,我段分阶段制定了实施措施,在公布的办法中予以明确:

一是道岔上道2天内重点以重起全捣,全面拨道,复紧螺栓为主,

二是第3天到第10天以打磨修理、改道、拨正小方向,重起全捣一遍为主,

三是第11天到第15天以工电联整,细拨细改为主,

四是第16天到第30天全面起道、钢轨打磨、结构整治。

5 结束语

随着大修施工管理各项制度和标准的逐步细化和完善,我们也深刻感受到目前的施工管理越来越规范,干部职工的贯彻规章落实标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通过创新施工工艺,不断优化施工组织,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安全风险更加可控。施工理念从“达标”向“创优”转变,从“施工合格产品”向“打造施工精品”转变,施工地段设备质量更趋均衡良好,“一次达标”已成过去,“争先创优”形成常态,生产更加井然有序。

猜你喜欢
道岔负责人车间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智能制造(2021年4期)2021-11-04 08:54:28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国家会计学院负责人名录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
既有线站改插铺临时道岔电路修改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江南集团开展基层纪检组织负责人业务培训
中国军转民(2017年9期)2017-12-19 12:11:51
把农业搬进车间
金属加工~(热加工)原名《机械工人》读者服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