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乡愁是一枚小小的车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临近2018年春节,春运也即将拉开大幕。“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哪怕路途遥远,历尽千辛万苦,也难以阻挡人们回家的渴求和热切。然而,买票难、坐车难、行路难等一系列问题,却一直影响着人们的回家之路。
在农村,通村公路被称为“春运最后一公里”,泥泞、跋涉是很多人的回乡记忆。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不断见证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时,串联城乡的农村公路也考验着社会发展的深度。近年来,随着农村道路建设、管护力度的不断增强,过去坑洼颠簸、“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乡村小路正在消失,一条条宽阔平顺的农村公路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出行难”问题,也铺就了一条农村致富路和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每逢赶集日,坐落于大山深处的昆明市官渡区滇源镇上平地村就会格外热闹。村民们乐呵呵地说:“现在村里就有客运站,坐班车去镇上就10多分钟,很方便!”
“近几个月以来,农村客运车辆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趟经过这里,以前可不行,偶尔能够坐上,多数都是搭两轮摩托车出行。现在可好了,客车来得快了,车费也低了,要带点笋子和山药到街上卖也十分方便了。”谈到开到家门口的农村客运,水富县太平镇盐井村一位老乡同样喜笑颜开。
班车开进村,出行更省心。这都得益于云南省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农村公路建设。
路是农村的命脉,路通了,农村才能振兴。“十二五”期间,云南省共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5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到达19.5万公里,乡镇通畅率100%,建制村通畅率到达70%以上;181个“溜索改桥”项目全部启动。2016年,云南省新改建农村公路2.1万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超过20万公里,全省建制村88%通硬化路。2017年,云南省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0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5万公里,全省所有建制村已通硬化路,硬化率为100%;“直过民族”和沿边地区自然村公路已建成3318公里。
与此同时,全省农村道路客运加快完善制度和管理方式,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随着农村公路的延伸和升级,从城里开来的公交车也开始在更多的村庄停靠。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拥有农村客运车辆2.9万辆,开通农村客运班线4667条,平均日发农村客运班次5.5万班,建成农村客运站4705个,全省1369个乡镇通班车率达100%,建制村通班车率达87.26%。
“云南将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加快已建成农村公路通行条件改造,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确保人民群众不仅走得了、走得好,还要走得安全。”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何波说。
高原山地起伏纵横、断陷盆地星罗棋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给人们带来美的体验的同时,也给云南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出行带来不便。云南交通人经过努力探索,找到了适合云南农村客运发展的路子。
客运站点设置上,云南根据全省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的客观条件和需求特点,规划建设标准适宜的乡镇客运站(候车亭、招呼站)。在城乡公路干道沿线规划建设港湾式停靠站、沿途招呼站,并配套完善候车亭、站牌等设施。
客运线路设置上,根据群众的出行习惯和乘车需要,云南在坝区、县城周边地区以城乡公交化为主,在山区则以农村客运区域化、网络化为主,采取专线经营、循环经营、区域经营等多种灵活方式。
为了保证客运服务,云南提出,实行公交化运行的农村客运线路,在保证基本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运输企业可以根据客流情况调整班次和运力。同时,云南支持“镇到村”农村客运网络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有重点、分阶段在镇域内发展“镇村公交”。
简化申请材料和办事手续,实行农村客运班线冷热线“捆绑式”许可;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用地,推进按国家公益性建设用地划拨;落实城乡道路客运成品油价格专项资金补助,将农村客运改造为城乡公交的车辆纳入城市公交补助申报范围;加入云南省安全统筹的农村客运车辆,可享受安全保险费用最大50%的优惠……针对农村客运,云南推出的“一大波”政策持续发挥激励作用。
2017年8月,云南省政府印发的《云南省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将“道路硬化到村”列入了全省脱贫攻坚考核内容。到2020年,云南全省将新改建农村公路5万公里以上。《规划》明确,加快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在县城设立电商进农村运营中心,在乡镇设立分中心,在建制村设置服务站,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鼓励快递企业建立“网络共享、多站合一、服务同网”运营体系。
深冬的太平乡,一条条柏油马路似玉带在乡间缠绕,一辆辆汽车穿梭往来……四通八达公路网不仅使村民们的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更带动山乡经济凸显出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太平乡位于云南漾濞县西南部,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贫困乡,2014年末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52户2378人。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太平乡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来抓,多方筹措资金建设村组公路。2016年以来,太平乡共计投资3850万元,硬化公路68公里。实施路面拓宽和路基改造232.09公里,农村公路的完善不仅使农村交通条件和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变,同时也改善了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目前,告别土路的太平乡积极探索以“党支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引进了漾濞县国兴食用菌金耳种植农民合作社、丽江象山村腊排骨饮食有限公司等企业,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农家乐、乡村旅游,掀起了致富热潮。此外,还借助太平乡电子商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建设,越来越多的村民搞起了农村淘宝、微商等新经济形式,本地原生态的林下中草药、高山蜂蜜、土鸡蛋、生禽等产品通过农村公路进入超市进入市场进入城市,成为商家和客户青睐的“香饽饽”,村民的钱袋子也渐渐鼓了起来。2016年,太平乡农民人均纯收入8353元,建档立户由2014年的2406人减少到106人,贫困发生率从 33.64% 降低至 1.51%。
太平乡通过改善交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只是云南实施交通扶贫、开道乡村振兴路的一个缩影。修成一条公路、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如今的云岭大地,一条条蜿蜒前行的“四好农村路”,正不断为偏僻沉寂的乡村注入生机和活力,撑起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期盼、新希望。
岁末年终,农忙间歇,玉溪市华宁县的山坡上田野里却仍然一片忙碌景象——摘收柑橘、收运蔬菜,大伙儿忙得热火朝天。“种出来的菜再也不怕颠烂卖不出去了,路好走了,老板直接来到村里收菜,为我们节省了不少成本。”说起农村公路建设,华宁县盘溪镇富民村委会大坟脚村民小组村民李玉林的感受尤为真切。
农村公路拓宽的不仅仅是路面,更是发展的思路。以“公路 ”为依托,各地探索出“公路+扶贫”“公路+旅游”“公路+电商”的各种模式,农村公路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越织越密的农村公路网带动沿线农村蓬勃发展
云南作为外交部2017年向全球推介的旅游大省,公路连接了全省最美的地方。据了解,云南省要在今后一段时期打造“云南美丽公路旅游线”,推动“路景融合、路生美景”,通过美丽公路拉动“美丽经济”。云南美丽公路旅游线规划,计划用15年时间,从2016年至2030年,建成9000公里七彩旅游环线,预计投入资金96亿元,覆盖全省各州市。
依托日益完善的农村路网,全省不断推进农村物流建设,布局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节点。2018年1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17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云南凭借农产品销售优势迈入全国农产品销售榜单前10。这其中,依托农村路网飞速发展起来的农村物流功不可没。
一条条畅行乡村的公路,成为牵引乡村振兴、带动百姓致富的新动能。未来,伴随着全省农村公路越修越好,老乡们的致富路也将越走越宽。
隆冬时节,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是大雪封山路难行。但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西山公路旁,樱花花开正盛,茶树翠绿掩映。西山公路,这条17公里的环山路,串起了田园、柯街、大田坝3镇,惠及1.5万群众。依托西山的优美景色,当地交通运输部门打造了旅游景观路,开通了旅游班线,实现了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2017年6月22日,交通运输部公布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第一批创建县(区、市)里,昌宁县榜上有名;8月24日,交通运输部表彰全国53个“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昌宁县再次上榜。
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当地交通运输部门的创新之举。“我们跟林业部门合作,由林业局出树苗,乡镇种树,村组管树,收益归农户。”昌宁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晋妤介绍,路边林木以不妨碍视线的经济作物为主,既美化路段,也可以引导驾驶员安全行车,果子丰收了,村民还能从中收益,一举多得。
交通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基础,公路是带动农民增收的引擎。关于农村公路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提出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要求,为广大农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了新方向。
“不让任何一个民族兄弟在小康路上掉队,四好农村路上不落下任何一户。”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加快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全面脱贫奔小康提供坚实保障,已经成为云南全省的共识。近年来,全省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制度保障,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把村路与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山区特色产业资源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公路引领农村发展、支撑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建制村公路不低于4.5米宽,要同步设计生命防护工程、排水设施,绿化按照宜种则种原则,标志标线要清楚……省厅制定下发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不仅对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出了目标和要求,还明确了多项考核指标。2016年推出了首批5个省级创建示范县,2017年华宁县、昌宁县获评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建立完善法规和制度保障体系。云南省制定了《云南省农村公路条例》,修订完善了《云南省路政管理条例》,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通知》,完善乡级交通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建立“专、协管”制度,将乡、村公路路政行政执法权委托给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政府至少配置1名专职农村公路路政专管员;建立起部门联动机制,探索实行多部门联勤联动机制,推出了路政、运政、交警联勤联动的“晋宁经验”;通过“村规民约”开创“村路民治”格局。
强化资金保障。云南省在落实每年安排10.33亿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交通运输部与农业发展银行的PSL(抵押补充)贷款,为2017年完成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提供了资金保障;安排25亿元,用于“直过民族”地区自然村公路建设;争取到中央车购税倾斜支持,作为交通扶贫资金保障。省交通运输厅还积极落实国家规定的省级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补助资金“7351”政策,2017年配套7.8亿元用于全省县、乡、村道养护管理,并随着列养里程的增加而增加投入。
此外,省交通运输厅还成立了农村公路督查组,分片区定期督促检查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投资目标等情况,督查结果第一时间向各州(市)进行书面通报,对完成进度不理想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约谈,督促加快建设进度。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2017年12月28日,省政府专题研究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会议原则同意代省政府草拟的《关于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待进一步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后上报省政府。
道路改变命运,未来从脚下开始。最近举行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最后一公里”将在2020年全部打通。其中,2018年将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新增通硬化路建制村5000个,新增通客车建制村5000个。尤其以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等“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
梦想无疆,凿路而行。沿着不断延伸的农村公路,云南正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大道上衔枚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