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将18名学分不达标的学生从本科转到专科一事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不少高校严格控制“出口”,让大学生不再有“混日子”的念头。如今,高校实施各种“严出”政策,提高本科毕业生质量,已成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举措。
本科变专科、退学留级
华中科技大学18名学生,由于学分不达标被亮红黄牌,从本科转为了专科。学校教务处表示,“本科转专科”政策自2018年起施行,是保障本科生培养规格和质量的重要举措。学分未达标受到红牌警示或者累计两次受到黄牌警示的,实行本科学业淘汰机制。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适度增加学生不能按时毕业是应该的,本科生有一定的淘汰率也是必然”。
一些职业院校也开始“铁腕”整治学风。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在公示期满、学生申诉期结束后,对2017-2018学年学生中经补考后学业成绩未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40名学生予以留级处理。
云南大学已经将“严进严出”纳入日常管理的点点滴滴。以考试为例,云南大学学业成绩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和期中考试各占20%,期末考试占60%,一旦补考不过就必须重修。与以往“60分万岁”不同,云南大学现在要求学生平均分必须达到70分才能拿到学位证。
2018年云南大学共有4119名毕业生,有220人因为学分未修满等原因无法按时毕业,“还有6名学生被要求退学。”云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周海燕认为,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否则对其他学生不公平,对制度本身也是一种践踏。
“等你上了大学就可以放轻松了”,曾是不少家长和学生的口头禅。在经历了高考的重压之后,在课程相对宽松的大学校园里,确有很多人开始挥霍着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过着“梦寐以求”的生活。
然而,某大学曾以“大学最后悔的事”为题在网站上展开调查,结果接近40%的人选择了“虚度大学光阴”。其中,“大学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多去几次图书馆”等也成为很多毕业生的遗憾。
和“水课”“清考”说再见
在广州大学2018级的一个新生群里,当得知学校已经取消清考制度后,有新生开玩笑“叫苦不迭”。广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蔡忠兵看到这句话,笑了,“让学生一入学就知道要好好对待学习,是桩好事。”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和“新时代高教40条”,对加强本科教育再次“加码”。通知要求淘汰“水课”,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大学本科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
@“范娜娜”:此番教育部要求高校淘汰“水课”,取消“清考”,是对“水课”这种让无数学子怨声载道的“遗毒”的刮骨治疗,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变“大学轻松论”的强劲推动力。
@千寻生活:这是对当下部分大学生消极态度的一种处理,表明“混日子”的时光一去不返,大学也开始“严进严出”,挂科较多的学生,很有可能无法毕业。
@熊丙奇:取消“清考”制度是希望大学不要给学生“放水”,以此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但只发文解决不了学校培养不严的问题,还必须改革对教师以及对大学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取消对高校的就业率统计和评价,建立新的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系。
广州医科大学为淘汰“水课”,加强了课程评估和督导的力度,督导随时会进教室听课。此外,广医还开发了一款微信版的教学评价系统,即将投入使用,届时学生上完课当即就可以对老师进行打分。
让大学教育回归应有的社会分量
“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培养出的6000多万名本科毕业生,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培养决定着科研工作能否得到新鲜的血液,劳动者队伍能否匹配社会的需求。“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回归大学教育本质,就是要为社会提供质量过硬的一流人才。
也因如此,把牢毕业“出口”是大学必然的选择;对学业不合格说“不”,理应更有底气。建立教育淘汰机制,也彰显了教育公平的追求,是各国高校的通行做法。
毕竟,文凭不该是稀缺资源,但也不应当随随便便就能获得。教育惩戒警示制度的完善,不单会为“混日子”的学生敲响警钟,更会以硬性约束倒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当然,惩戒以“惩”为手段,“戒”才是目的,学校和社会应当为学业不合格的學生寻找出路,切莫“一罚了之”,堵住学子成长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