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姣
济南市中山公园管理处 山东 济南 250001
正文:
引言 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飞速发展,推动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恶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这些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阻碍。作为现代城市空间的优化者和自然空间的缔造者,园林在城市生态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人们希望借助园林的生态效益,对城市建设中造成的环境破坏给予些许弥补,从而萌发了打造城市生态园林的理念。城市园林设计开始从追求美的形式引向对自然的关注。如何在城市园林规划中渗透自然生态的设计原则,成了现阶段城市园林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园林是为了构建环境舒适度高、结构稳定性强、生态灾害低的良性园林环境,在规划设计中遵循生态学的理念原则,协调园林景观与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
生态园林是在继承传统园林的基础上融入生态理念的新发展,是现代园林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对园林要素如建筑小品、广场园路、山石水体等的合理布置,并因地制宜地在合适地点配植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等植物,形成一个平衡稳定的多元化生态群落,构成适宜居民休闲游憩的空间,从而改善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环境。根据生态园林的涵义,理想化的生态园林包括:良好的植物群落、科学的配植方式、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
园林创作应以自然生态的原则为设计基础,单调的植物排列,亦或重复的景观小品堆砌,都无法表现艺术美与自然美的相融相合。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明代造园家计成在中国第一部造园专著《园冶》中提出的创作宗旨。强调园林应顺应自然,使人为美融入自然美,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学美观,是对质朴、清新自然美的审美追求。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混凝土中人造景观居多,想要回归自然美感,首要的任务就是减少硬质景观,增加植物比重。立足自然,重拾自然美,基于该设计理念,在充分展现自然本真魅力的前提下,巧用艺术手法将人工雕琢的形式美与原生环境的自然美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构建一个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生态居所。
低碳概念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园林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部分,在城市建立低碳园林是保护城市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低碳园林不仅仅是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后期的运营维护和使用过程中更要注重二氧化碳的吸收转化。这就需要园林设计者们目光长远,不能只局限于眼前效益,要充分认识低碳材料的长效性作用。设计选材时要考虑到后期的养护管理,重视耗能低、运行周期长的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在园林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虽然其前期安装投入成本高,但是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的特点,维护费用低,节省了电费,长期受益。可循环利用设备的投入,有利于实现园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为园林系统提供循环能量,如雨水收集再利用、污水废水处理、枯枝落叶处理成植物肥料等。
此外,城市园林的建设中,还应合理利用植物的碳汇功能。注重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种类的应用,进行最优的复层绿化结构配置,协调各个植物的固碳能力,通过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创建低碳、高效的园林植物景观。植物配置应以自然式种植为主,优先选择高固碳植物,打造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次空间结构,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
城市园林设计是基于当地的自然景观,结合立地条件,选择适合原有地形地貌的设计方案。应致力于恢复和保护本地特有的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多样性,在设计之前应对现场的地形、植物、水文、气候、构筑物及周边环境等资源进行充分地调查与分析,使设计的理念、原则及设计手法基于对场地的认识和解读上,强调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现状以及最少的人工干扰。
园林中植物的选种配植,应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本土原则。“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生长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不同的自然资源条件如地理位置、土壤、气候、水质等,造成植物差异化的生长形态。因此,选择植物时应充分考虑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功能、结构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外来引进的植物虽然景观效果好,但大多价格昂贵、运输成本高、成活率低、养护难度大。相对而言,本土植物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对周围的环境有高度适应性,且取材方便,免去长途运输,后期管理成本低。所以说,选用本土植物是最为经济实惠的,在设计施工中应尽量将原有的植物保留下来,既可减少投入,又可使景观更舒适自然。
结论 城市生态园林是一个统筹设计,需协调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等。不仅仅是停留于表面的形式美,更应强调生态效益和功能要求。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创造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推动城市人居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