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主动、深入地探索和创新,推动课改的深入开展。文章从建立“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延伸和扩展语文学習内容,设计开放性作业几方面探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6-0031-01
在新时期和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模式不能离开课堂,不能采取离开师生面对面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语文教学怎样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建立“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要使学生发挥各自的特性,增加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教学民主,用宽松与自由的学习氛围去鼓励学生学习。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要始终记住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与教师要互动,就必须改变“填鸭式”的旧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学生与教师要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就必须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教师与学生不是上下级关系,而应该是平等、合作的朋友关系,要尊重学生,使他们拥有和老师平等的地位。当学生违反规定时,教师不要当众指责,可以在课后与其进行个别谈话,这样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同时又能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与其他教材有显著的差别,不同的课文风格迥异,差别很大,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文要有很强的掌控能力,要提前做足功课,认真分析课文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导语要简洁、新颖,情境的设计要切合主题,不能偏离,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例如,有些教师在教授《风雪山神庙》一文时,会用大量时间去介绍作者的生平,而不去介绍《水浒传》的主题内容。这样,学生只是对作者有所了解,却根本不知道小说的时代背景,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导入无疑是失败的。课后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布置什么样的课后练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教师一定要思考成熟,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有目的、有意识。同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来设置,并兼顾不同学生的基础,以增进学生的理解程度。作业的设置不只有课本上的知识点,也要适当外扩,让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只有不断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鼓励引导,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
三、延伸和扩展语文学习的内容
语文学科是涉及面广泛、丰富多彩的学科,其中的每一节课都不是孤立的,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环”。教师只有从这一“环”向有关的知识面辐射和延伸,才能准确把握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入生活元素,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首先,教师的日常教学要贴近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会、感悟、提炼、总结,增加知识储备、增强创新思维,提高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喜忧、社会现象的评判、人生的看法等充分表达出来,例如网络购物、超前消费、虚拟现实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爱上语文课堂。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
传统教学注重题海战术,课业负担繁重,使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活泼的天性被泯灭,几乎成了只会看书做题的“机器人”,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张扬个性的作业。
(1)开放性作业。拓宽学生知识面,不要只局限在书本中,要适当向外扩展。如学习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在课前课后可让学生阅读《观舞记》及其他作品,感悟冰心的语言特色,查阅冰心的生平事迹,阅读冰心的翻译著作,写冰心印象,等等。
(2)活动类作业。教师经常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语文,形成自己的综合能力。如看《中华诗词大会》《 加油向未来》《朗读者》等扩大知识面,节假日外出游玩时细心观察生活、写游记等。
五、结束语
学生是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要营造适宜学生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师就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语文课堂摆脱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总之,教师要始终遵循创新这一灵魂,深入学习教材,领悟教材的精神内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陈桂平.创新教学方法,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26).
[2]李立深.新课程语文教学几重天[J].语文教学之友,2008(10).
[3]贺广军.在语文教学中推行三创教学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23).
[4]吴月媛.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J].成才之路,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