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花
[摘要] 目的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3例,传统护理)和观察组(n=23例,个体化护理),分析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临床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干预后,在焦虑及抑郁方面,对照组比观察组高;在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对患者的临床预后可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0(b)-0109-02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疾病,属于糖尿病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并发症[1]。血液透析是治疗糖尿病肾病,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治疗手段,但由于该疾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所要面临的痛苦是巨大的,且容易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并增加患者的应激心理,从而降低了患者的预后[2]。该文以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的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4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中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比例为11∶12);平均年龄为(61.21±2.01)岁;病程平均为(8.24±1.14)年;观察组中的女性和男性之间的比例为13∶10;平均年龄为(1.54±2.21)岁;病程平均为(8.71±1.17)年。在病程、年龄和性别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包括对患者体重、血压、血糖水平的监测、口腔护理等。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通过观看视频、现场讲解、发放健康小手册等途径来为患者讲解糖尿病肾病的相关知识、一些注意事项以及血液透析必要性与重要性等,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同时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施行心理干预,可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和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所表述的感受,倾听期间还需适当配合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以表达对患者的同情与理解;另外护理人员还需针对患者的不同负面心理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干预方式,或为其讲解较为成功的临床治疗案例,并通过移情法来帮助患者合理调节不良情绪,从而促使患者能以正面、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②透析护理:由于患者的个体情况不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也有所差异,因此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自身病情的情况选择透析的流量、方式;透析前需加强营养干预,尤其是蛋白质的补充,必要時需合理控制饮水;同时对置管出口部位的皮肤及外露的导管进行严格消毒。透析的过程中应将血流量控制为200~230 mL/min,其膜面积则设置为1.5 m2,透析时长约4 h/次,透析3次/周;透析操作期间还需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以及患者的面色、体温、脉搏、血压等;对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必要时对其血糖进行监测,以便能及时注射适量葡萄糖或口服糖水;如患者发生低血压,则应给予补充血容量或者提高血浆渗透压,减缓透析流速,必要时减少透析量,甚至停止超滤。③动静脉内瘘护理:负责建立血管通路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丰富的操作经验,通过阶梯法进行穿刺,切勿定点穿刺,且操作必须1次成功,穿刺当天还需叮嘱患者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如有皮肤瘙痒者,嘱咐其避免用力对穿刺部位的皮肤进行挠抓,以免引发内瘘感染,另外,穿刺时需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透析过程中对内瘘穿刺处加强巡视。如有渗血,要及时处理。透析结束后,指导患者内瘘侧手臂勿提重物,勿测血压,勿进行穿刺采血。教会患者每日自我监测内瘘血流的情况,每日监测数次。如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④运动干预: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制定运动方案,如患者进食1 h后,指导其进行轻度活动,30 min/次,1次/d,运动期间需对其心率进行监控(心率应保持在100次/min以下),如患者感到疲乏,则应及时暂停运动,并在运动后对患者的尿量及血压变化的情况进行监测。另外,严格控制好患者的血压及血糖,并及时对患者餐后的血糖值进行测量,隔日1次;测量血压则1次/d。
1.3 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焦虑、抑郁、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方面的变化情况。其中,选择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自评抑郁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评分越低则改善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心理状态),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化指标的比较
在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理状态的比较
临床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干预后,对照组比观察组高(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主要是指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佳导致病情逐渐发展、恶化,进而促使微血管发生病变的一种临床慢性疾病,容易诱发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且当患者的病情发展至第5期时,患者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当前,临床普遍采用代替治疗的方法,且以血液透析治疗为主。而有研究表明,大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承受极大的不适感,导致患者出现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不仅给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预后,必须对该疾病患者采取有效而科学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治疗时的痛苦,并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及生存质量。
临床上普遍通过血液透析的手段来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维持机体肾脏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血液透析所造成的痛苦较大,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有相关研究显示,给予该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个体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少应激心理[3]。个体化护理模式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透析护理、动静脉内瘘护理等。其中,通过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对患者施行了心理干预,并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和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所表述的感受,倾听期间还需适当配合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以表达对患者的同情与理解;另外,还通过移情法来帮助患者合理调节不良情绪,从而促使患者能以正面、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4]。该研究中,临床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干预后,对照组[焦虑评分:(70.25±1.74)分,抑郁评分:(79.34±1.62)分]比观察组[焦虑评分:(55.63±1.68)分,抑郁评分:(50.17±1.18)分]高(P<0.05)。通过透析护理,护理人员在透析操作透析操作期间观察患者的意外情况,以及患者的面色、体温、脉搏、血压等;对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必要时对其血糖进行监测,以便能及时注射适量葡萄糖或口服糖水。通过动静脉内瘘护理,护理人员不仅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还采取阶梯法进行穿刺,并需叮嘱患者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5]。研究统计学结果中,观察组在血清肌酐(354.17±146.21)μmol/L、尿素氮(15.30±3.40)mmol/L、糖化血紅蛋白(6.21±3.24)%、空腹血糖(6.05±3.29)mmol/L方面优于对照组的血清肌酐(865.01±182.12)μmol/L、尿素氮(23.02±3.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05±2.11)%、空腹血糖(9.52±1.25)mmol/L,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个体化护理模式不仅改善了肌酐、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方面的水平,还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心理,对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给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服务,对患者的临床预后可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静. 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22):243-244.
[2] 张辉. 优质护理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治疗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 19(23):179-180.
[3] 程丽娟. 持续质量改进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维护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 2016, 30(11):1390-1392.
[4] 王欣欣. 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35(6):168.
[5] 段晶蕊, 徐锡春.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 19(14):130-131.
(收稿日期: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