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匠精神看高职大学英语课程的对接

2018-03-24 02:53彭晶晶
职业·下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工匠人文素质

彭晶晶

本文从工匠精神切入,通过剖析英语学科的核心——思辨能力培养,引出工匠精神与该能力的关联,以及与英语学科从其作为人文素质课角度的关联,思考怎样为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出具有时代性和融合各专业技能素质的路径。

一、工匠精神与英语学科核心素质的关联

作为公共基础类学科,英语的核心素质不在于技能,而是通过掌握工具、获取信息、应用策略和拓展思维获取和更新各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探究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上,而要注重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前者包括分析、推理、评价等三项技能,后者含有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等五种性格特征。作为基础性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跟授课对象、层次、教材特性无关,而是关乎学科客体本身的特性,在不同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授课方式的环境下,非但不矛盾,而且对不同英语教学背景下的各因素、环节、目的起到加势和辅助作用。文秋芳建议,不只在外语专业,在其他有条件的专业也可以开设类似的课程。

工匠精神主要包括尊师敬业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求实创新的进取观念。劳动者严谨认真地看待工作,通过完成任务,肯定自我、获得尊严并取得成就感。这是一个认知重构和习惯建立的过程:通过重新认识职业和反省自己的工作态度,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并强化务实、追求极致;能够勇于挑战,打破常规,不懈于推陈出新。工匠精神与英语学科标准中“思辨能力”不谋而合。

二、工匠精神与人文素质课的关联

职业教育作为学生步入职场的前奏和社会化身份的预演,教育中承载着对学生人文知识的渗透和素养的形成,因为劳动生产中包含人的自由意志,技术产品的成果是通过自我的想法、观念和意志实现的。因此培养工匠精神首先要正视人的第一性,职业教育抑或高等教育,初衷和落脚点都指向人的教育,自此践行卓越的工匠精神才可以获得普适性,工匠精神自发后续的能量供給才有源头活水。同理,具备人文素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可能对职业具有认同感和热情,对工作热爱坚守,对技术精益求精,遇到困难和瓶颈才有办法跳出焦躁、急功近利的短视,也大大降低毕业生就业初期易出现的眼高手低的概率。

因而,学科素质一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科范畴一人文素养的培养,最终殊途同归地成为打造学生“匠心”的有效手段。

三、工匠精神导向下的实践路径

1.实践思路

高职英语教学中,以课堂环境为主,实践思辨活动,首先通过文献借鉴,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来收集、分析、提炼思辨互动的形式、步骤和关键节点,检验思辨能力培养是否有效,后期通过英语口语技能大赛、英语期末考试成绩的优秀率、英语各类社团活动和与思辨能力密切的不同专业类的获奖情况测评效果。

2.实践方法

依托思辨能力量具,设计课堂互动,把其分为四个模块:把思辨元认知与英语语言知识识记相结合、把思辨技能与英语操练相结合、把思辨标准与交际策略相结合、把思辨情感与英语展讲相结合。

3.实践原则

以思辨能力、人文素养培养为侧重,聚焦以往教学中师生交流缺乏、课堂结构古板、教学环节衔接不畅等问题,从新视角寻求转机。课堂打破对人的束缚和条框,关注人作为一个自由体的批判反思精神,塑造学生真正的个体人格。

四、工匠精神导向下的实践创新

职业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其形成具有时代意义和学科发展必要性的“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还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务实解决的能力。思索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启发、探索、讨论、互动”,不仅创新了学科内涵,也对接了未来的工匠。而采用此种方式的英语课,与各专业核心课、素质拓展课一起,共同为培养工匠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架构了体系。

猜你喜欢
工匠人文素质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工匠赞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