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一、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由德国教育家库尔特·汉恩创始,训练项目由最初培训水兵或海员的心理挑战项目逐步演变成现今一系列的活动课程。拓展训练的本质即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设施组织受训者开展若干个心理挑战的实践活动,促进训练者团队整体工作效能的提高,激发培训个体的潜力,使受训人员的心智向着更加成熟、稳定、积极的方向发展。拓展训练在学生培养方面主要体现在通过拓展训练任务的完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体会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促进学生积极、健康人格的形成。此外,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拓展训练能够促进学生团队协作、有效沟通、社会适应能力、管理与自我管理等一般职业能力的形成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对职校学生的就业准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现阶段,在校的中职院校学生多数是90后甚至是00后,且他们中的多数是中考的失利者,学生们有以下特点。第一,许多学生的自信心较差,自卑心理较为普遍,人际交往意愿较为消极。第二,学生的进取心较差,浮躁情绪广泛存在,凡事浅尝辄止,不愿积极探索、用心研判。第三,现在在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太过于自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与他人合作共事的意识较差,集体的荣誉意识相对淡漠。第四,缺乏与他人沟通的相应技巧,尤其需要与他人合力完成某件事的过程中,不能较好地与他人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模式。第五,多数的学生在安逸的环境下成长,直面困难时往往出现畏难情绪而逃避,缺乏挑战自我、迎难而上的精神。因此,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而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是可行的,将拓展训练引入中职校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进而为中职学生的就业服务。
三、拓展训练活动的教育功能
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延续的是讲授、示范、持续练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不明显,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导致多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而拓展训练更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自主探索,能够较好地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内容上具有新颖、趣味性强、充分利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经验的优势。在活动目标上则突出了“通过参与实践感悟收获”,而非量化的评价模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也能更容易地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在拓展训练活动中,“任务驱动”效应能更多地体现出来并鼓励、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用心探索。
拓展训练项目在教学中采取的是边做边学、知行共进、知行合一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我探究,突出参与活动的每一名学生的个性优势作用。拓展训练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相应的技能学习目标,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除了必要指导外,对学生更多是活动思维的启发与争取个人与集体胜利的鼓励。在学习、思维习惯养成方面,通过多次活动实践将拓展训练中的思维方式、学习观念、实践方法等学习中的重要因素转移到日常的专业课知识、技能的学习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与稳定。
2.对中职学生适应能力的教育培养作用
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个体为了能够在人的客观世界更好的生存而在心理上与行为上产生的各种顺向适应性改变。中职院校学生在陌生的人际环境中普遍存在着胆怯、消极、焦躁等不良情绪,不能较好地适应家庭以外的学习、生活环境,因此为自身带来负面的影响,对学生今后就业走上社会更为不利。拓展训练则通过情境模拟、集体解决问题等活动任务的设计与执行,培养学生主动适应陌生人际环境的意识,促进学生适应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在拓展训练中设置的若干单元任务中,学生通过连续的尝试与努力,打破未知困难带来的不安与畏惧,用自信与积极心态来适应陌生的人际环境。比如拓展训练项目“全能团队”活动,采用了“情境模拟”的训练手段,使参与的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與特长确定自己的角色,与陌生的同学乃至小组进行合作实践,体验与他人合作共赢的活动过程。而“独木桥”“空中抓杠”等高空活动则是锻炼学生在极端条件下临场解决问题、自我控制、突破自身心理障碍的能力。通过拓展训练的各种挑战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勇于尝试能够战胜未知环境给自己带来的不适与压力,促进学生在陌生的社交环境中建立自信心,提高学生对社交环境的适应能力。
3.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团队协作能力是检验学生个体是否能够较好融入到工作团队进而助力于本工作团队的基本社会技能,同时也是现代企业较为关注的员工基本素质之一。而中职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过于强烈,与他人合作、共同实践的意识淡薄,这会对学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产生障碍。拓展训练在大多数训练项目上,都是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形式展开活动,每次活动任务的完成都是依靠团队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因此,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效果明显。比如“众志成城”活动,需要所有参与成员互相倚靠、互为支撑,围坐成一个圆圈,只要团队中有一个成员没有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个活动都将无法完成。这对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事,尤其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在本团队中的角色与职责具有重要意义。而通过拓展训练大团队项目的反复实践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生集体的力量与魅力,促使学生对团队协作能力重新认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对中职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培养与教育有重要作用
沟通交流能力是指,社会个体在理解与陈述客观事实、主观情感、价值态度和对某事物的意见与观点等采取有效且合适的手段与对方进行互动与交流的能力。而沟通交流的能力亦是当今企业考察员工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它是中职学生所必备的重要职业能力。但现实中,多数中职学生因为自身特点,与人进行积极交流与沟通的意识较差,不愿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甚至是恐惧与他人沟通的现象都普遍存在。拓展训练中就有专门培养受训者交流沟通能力的活动项目。在项目实践中,特定的活动任务与规则会督促学生进行必要的、有重点、有深度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小组合力协作、相互帮扶消除学生彼此间的不信任感,打破人际关系隔阂,在任务胜利的鼓励下全体学生必须展开有目的、有广度的讨论才能完成训练任务。例如“孤岛求生”“盲人方阵”“盲人行路”等活动,在看不到彼此的情况下,相互扶持、相互帮助,通过反复的沟通与交流克服“失明”的困难,最终完成任务。即便参与者有的在活动中存在着看不见、不能说话等困难,还是能通过手势等肢体语言的沟通按规则完成活动任务,通过此类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有效的沟通对于一个团队工作任务的完成所带来的重要作用。
5.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教育作用
中职学生在未来走向社会时是否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和精神,对于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十分重要,现代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创新发展能力。目前我国很多中职院校更加注重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但对创新发展能力的培养相对匮乏。拓展训练中特有的任务导向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夺得团队胜利的成就动机。因此,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会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自我思考、自我创新、自我突破的机会,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认识到自我创造的价值与意义,从而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
6.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一个人自身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个体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会自觉地对自身各部分进行支配,使自身克服各种困难,并且尽全力去完成所要做的任务,最后成功实现目标。而现阶段,职业院校学生正是存在着意志品质薄弱、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力差的特点。所以,在拓展训练中会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让训练者在训练的过程中学会与团队其他人員合作,同心协力,克服面前的困难和逆境,形成奋发向前的意志力。所有拓展训练活动都或多或少的带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对参与个体或团队提出了挑战。而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则需要反复尝试甚至多次的失败。在活动中学生会发现,只要不放弃任务,总会有办法完成,通过类似活动项目来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的内心更加坚韧、强大。
四、拓展训练活动在中职院校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1.拓展训练在笔者学校的具体应用
笔者所在的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于2012年5月开设了拓展训练俱乐部课程,每学期俱乐部学院都有50名左右的学生,每周上一二节课,课程内容全部为现行的拓展训练活动项目。此外,机电工艺学院还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会干部、班级学生骨干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此外,在新生入学后的军训阶段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培训也组织相应的拓展训练活动,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适应社会的职业环境服务。在新生的入校培训活动中,利用拓展训练的破冰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通过相互帮扶类的拓展训练游戏活动打破新生之间的戒心与隔阂,提升彼此间的信任度。随后再通过共同解决问题的集体挑战类活动促进新生团队集体纪律意识与团队协作意识,促进学生班级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与强化。在笔者学校的毕业生顶岗实习前的就业培训中,我们也组织针对将上岗的毕业生开展拓展训练,通过一系列的个人与集体挑战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沟通能力、人际环境适应能力、管理与自我管理能力等一般职业能力,推进学生的“职业化”过程,使学生在走出校园后具备一定的职场技巧,以期毕业生们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真正融入工作团队,为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拓展训练活动教师秉承“重在教育学生,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以提高”的课程目标,带领学生开展拓展训练活动。由于拓展训练活动有别于其他的团队活动或体育活动,学生们在一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并全身心地投入进来。再通过体验式学习的模式,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拓展训练的课堂上受益。在拓展训练的实践活动中,参与学生都得到了深刻的教育。通过开课之初与课程结束后的对比,所有的上课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积极的变化,实现了拓展训练活动的育人目标。
2.拓展训练活动在中职校园应用的注意事项
首先,在拓展训练开始前就向学生讲明拓展训练是培训而非“玩”,或是一般的课外游戏,需要学生们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以此来端正参与学生的活动态度,使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第二,在训练规模上,采用小班教学,每个学生团队15~30人为宜,小班教学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任务中去,尽量避免旁观学生的出现。第三,在拓展训练活动中要明确教师的监督、引导作用,学生的主导、主体作用。教师在拓展训练活动中的作用是安全监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负责给予相应的启发与提示,并不断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大胆实践,以此激发学生团队的创新意识。在一般情况下,教师不应打断学生团队的活动策划方向与实践进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第四,训练活动后的回顾、总结、分享环节必不可少。在活动后务必要使每个学生讲出各种收获与经验教训,以便使所有参与学生能够认识到活动本身的意义,同时又能相互沟通、借鉴进而实现自我提高。使拓展训练活动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五、小结
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将中职学校的活动课程和拓展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它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运用拓展训练对学生进行人格与素质教育,不仅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能力和修养进行培养与提高,还可以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提升,为以后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