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对激发干部“二次创业”中创新活力的思考

2018-03-24 09:32陈倩倩
理论观察 2018年1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陈倩倩

摘 要:传统的病理心理学更注重心理疾病的病因、治疗等,而积极心理学则是接受心理学目前完备的测量手段和实验方法,主要研究人的优势与美德等积极的一面。积极心理学有三大基石:第一是研究积极情绪;第二是研究积极特质,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类的优势和美德,也就是研究人的幸福、希望、乐观、感恩等积极的品质;第三是研究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比如国家制度、工作制度、家庭制度等。这三方面的研究都与激发慈溪市干部在“二次创业”中干事创新活力密切相关。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从关注干部的积极情绪、幸福感、自身潜能、乐观、感恩、希望等积极的品质,以此来激发慈溪市干部在“二次创业”中干事创新活力的作用。从干部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制度三个方面,提出将积极心理学纳入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中、提升党内人文关怀,重塑干部积极心态以及培养干部积极的韧性,升华自身职业定向等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来激发干部在“二次创业”中干事创新活力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二次创业;干部干事创新活力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1 — 0085 — 03

传统的病理心理学更注重心理疾病的病因、治疗等,而积极心理学则是接受心理学目前完备的测量手段和实验方法,主要研究人的优势与美德等积极的一面。心理学在成为独立学科之后探索与实践着三大历史使命:一是治疗心理疾病;二是使没有心理问题的人更加幸福;三是研究优秀的、有才华的人;但是两次世界战争使心理学变得只关注第一个任务。心理学变得更多是关注心理疾病的病因与治疗,而忽略去关注人的积极方面,比如人的幸福、希望、感恩等。国内的一些高校、省市级党校、行政学院也在针对干部的心理问题开展教学与研究,通过对这些教学以及论文、著作的发表情况来分析,干部教育培训部门对干部心理健康的关注点更多是从纾缓压力、应对负性情绪以及干预和治疗心理问题的视角出发,在干部群体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讲座、个性化的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沙龙等团体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慈溪紧紧抓住了由内转外、由农转工的历史机遇,率先上了追求发展和富裕的变革之路。然而,三十多年过去,巨大成绩的背后也存在许多问题,浙江省慈溪市委市政府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力推进“二次创业”。本文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从关注干部的积极情绪、幸福感、自身潜能、乐观、感恩、希望等积极的品质,以此来激发慈溪市干部在“二次创业”中干事创新活力的作用。从干部的积极心态、积极的人格、积极的社会制度等方面来激发慈溪市干部的创新活力,而这些对助力慈溪市“二次创业”的成功都极为重要。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渊源要从塞利格曼的发现“习得性无助”说起,上个世纪70年代,塞利格曼发现有一组狗当他们发现没有办法停止电击时,当下次再向狗实施电击时,狗无动于衷,只在原地哀嚎。当时塞利格曼和他的助手当时都很惊讶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塞利格曼又把实验做了一下扩展,实验对象从动物换成了人,人也同样具有这样的行为。塞利格曼就在设想,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当狗或者人发现自己的行为无法阻止电击或者噪音时,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绝望、无助的情绪,就可能会形成“习得性无助”的特质。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塞利格曼又把他的“习得性无助”进一步扩展,如果退缩、无助、抑郁等情绪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那么乐观、希望、感恩等积极的方面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故塞利格曼又提出了“习得性乐观”。回顾一下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过程,由动物习得性无助的发现得出推论1(人也具有习得性无助),再得出推论2(人也可以获得习得性乐观),最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提出。

(二)積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包括幸福感,研究更多的是主观幸福感,强调一个人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第二个是关于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比如一个人如何处理与自己的关系,要自信与自尊,一个人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要做到开放;比如像乐观、希望、感恩、宽恕等积极的人格特质越来越成为积极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第三个是群体层面上关于积极组织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个体发挥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积极心理学比“幸福学”的含义更广泛,积极心理学研究人所有积极美好的一面,积极的心态、积极的情绪、美德、希望、善良等等。

(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心理学家在研究关注并致力于解决心理问题与疾病的同时,用在人类积极与美好的研究上。研究人类问题的心理学家有着最好的初衷:他们想要消除人们的痛苦。这种良好的愿望得以实现的潜在前提就是人们的幸福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看来,去研究那些健康、快乐和富有天分的人们就是奢侈的事情,研究这些人只能占用旨在消除人类问题的疾病心理学的研究资源。而积极心理学家们则努力尝试一种新的可能性,或者说是一种对幸福更好的理解方式,可以使心理学家帮助所有人,不论是否有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学的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有意识地进行干预可以使幸福持续更长的时间,快乐的干预措施也能够减轻抑郁的症状。一个人没有心理问题并不意味着就是健康的,更不意味着是一个蓬勃发展的人。

而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实现蓬勃发展的人生。而心理治疗中加入积极心理学的干预则可以推动心理疗法超越治标,实现治愈的可能性。

二、积极心理学与激发干部“二次创业”中创新活力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积极心态有利于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

心态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思维和行为。如果我们的干部拥有积极的心态,比如积极乐观、宽容豁达等,当我们的干部在“二次创业”中遇到会导致负面情绪(比如无助、愤怒)的事情时,就会平和很多。受积极心理学研究导向的影响,2004年,美国学者桑斯提出心理资本概念,心理资本是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不仅关注“我是谁”,更通过心理资本的提升让个体认识到“我将成为谁”。心理资本具体表现在四个维度:(1)自我效能。对事物过程和结果的掌控感;(2)乐观归因。为自己寻找积极的理由;(3)希望。设定生活和职业目标,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径(希望);(4)坚韧性。心理弹性与恢复力,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本文采用Luthans编制,李超平翻译并修订的《心理资本问卷》,在2016年10月份,对在慈溪市委党校参加不同培训的不同单位的干部发放284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8份。分析如表1所示。这次抽取的慈溪市不同岗位干部的心理资本的总分平均值为4.61±0.63,四个维度及总分超过均值,表明在“二次创业”进程中,慈溪市干部的心理资本处于较高的水平,可应对“二次创业”浪潮中的压力和挑战。

(二)积极人格有利于促进干部自主形成“二次创业”的内在动机

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彼得森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人格做了归纳,提出了二十四种积极人格以及相关含义。积极人格的发展是由两种动力推动的,这种动力来自于个体的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处于工作本身而产生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内在动机对形成积极的人格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动力源,干部的行为也常常受到外在动机的影响。外在动机指的是由于外在奖励或者工作之外的其他目标引起的动机,与内在动机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当前的“二次创业”热潮中,如果各级干部形成了干事创新活力的内在动机,就是形成对当前“二次创业”热潮的心理认同感,同时也会把干事创新活力变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工作需要,这样干部就更能发挥自身的创新了,并在干事创新创业中获得胜任感以及成就感,形成积极的人格,而积极的人格又会进一步激发干部创新创业的内在动机,形成良好的循环。

(三)积极的社会制度有利于形成干部“二次创业”的保证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第三个方面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积极的社会制度有利于个体不断地产生積极的情绪,也是有利于个体建构积极的人格。积极的社会制度包括国家制度、单位制度、家庭制度、学校制度等几个最主要方面。相对于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是外在的积极社会制度会对个体的生活有影响却是客观的事实。激发干部在“二次创业”中干事创业活力的目的,无非就是希望干部能够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能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今后,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努力优化政治生态,激发慈溪市干部在“二次创业”中创新活力的作用。

三、努力发挥积极心理学对激发慈溪市干部在“二次创业”中创新活力的作用

慈溪市提出的“二次创业”实际上是改革开放创业浪潮后的再次创业,与“第一次创业”相比拥有同样的目标和追求。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干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抓手,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平台,对如何激发慈溪市干部在“二次创业”中干事创新活力的作用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将积极心理学纳入干部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中

在构建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研究中,也要把积极心理学加入进去,既要关注干部的心理疾病,也要关注干部的优势与美德;既要关注干部的损伤的修复,也要致力于干部积极品质的研究;既要关注干部身心的健康,也要关注干部更好地发挥工作绩效,提高工作效能。

加大干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块中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的比重。根据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和干部的心理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基础模块,包括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更新理念,了解和学习心理知识,重视心理健康,塑造健康心理和干部良好的心理素质;二是理论模块,包括心理学的经典著作、西方心理学史、心理学各理论流派的观点与特色、心理咨询方法与原则;三是实践模块,包括压力管理的理论与技术、阳光心态塑造、情绪管理、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调试、管理心理与绩效提升、领导人格理论与风格、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沟通管理、合作与竞争、情商的训练、心理资本的优化等;四是行为模块,包括疾病诊断与个性特征方面的测评,个案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拓展体验、游戏沙龙等。上述每个模块均可以独立地构成若干个课时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级的干部,选择或者组合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来安排相应的课时,在这四个模块中,都可以加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内容,用积极的思维激发干部去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打造新优势、实现新突破、获得新发展。

(二)提升党内人文关怀,重塑干部积极心态

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变革节奏加快,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压力剧增。尤其是当前“二次创业”的浪潮下,提升在党内对各级干部的人文关怀,把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干部的积极情绪,重塑干部的积极心态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干部的心理健康诉求,解决干部内心的冲突,又能帮助干部重新认识自我,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干部在积极情绪状况下,视野会更加开阔,思维和行为的张力更大,更可能引发有创造性的行为或行为倾向。而消极的心态(包括极端的恐惧、愤怒、情绪低落等)则缩小干部的行为和视野。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状态可以提升干部的精神风貌和工作热情,能够让干部更有创造性更有激情去为“二次创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因此在对干部进行人文关怀的同时,更注重对干部积极情绪的培养,对积极人格和积极心态的塑造,让干部练习并学会如何去增加积极情绪体验的方法。

(三)培养干部积极的韧性,升华自身职业定向

在“二次创业”的浪潮中,干部不可避免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阻力和困难。心理韧性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来发掘个人内在潜能。韧性指的是能够从困境和压力当中迅速复原的能力,当前干部在“二次创业”的浪潮中,最不可缺少也是韧性这种品质,屡战屡败,屡败更要屡战。在对干部韧性的培养上,首先是分析形势,即“我有什么”?能够让干部客观地认识和发展目前所拥有的外界支持与资源,“我有战略”也是帮助干部培养安全感和自信心,“二次创业”中信心是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其次是“我是战略”,“我是战略”是帮助干部发现自己的优良品质,即积极心理学所讲的优势与美德。最后是“我能战略”,“我能战略”是助力于实现干部的潜能,帮助干部培养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培养干部积极的韧性外,也可以从优化党内政治生态入手,根据干部的人格特点与兴趣爱好、优势擅长,把不同特长的干部分布到不同的岗位上,培养干部对工作的内在动机,不以外在的物质奖励为诱惑,完全独立地让干部以内在心理需要和自身对工作的热情及兴趣重新审视工作岗位,努力培养干部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以构建干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抓手,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宣传平台,关注干部积极情绪的培养、积极人格特质的训练,积极社会制度的优化,提升干部的主观幸福感,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升华干部自身的职业定向。

〔参 考 文 献〕

〔1〕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02):402-405.

〔2〕范福林.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的理论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
浅谈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
谈积极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