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给侧观察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提升对策
——基于海南大学生的旅游安全教育调查

2018-03-24 05:31甘勇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供给技能旅游

■ 甘勇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供给侧是当前深化各领域改革创新的重要切入口,也是当前我们观察和思考一些社会现象的全新视角。旅游安全强调体系化安全保障,在这个体系中,旅游活动参与者既是旅游安全的消费与需求方,也是旅游安全需求提供者。与之相应地,旅游安全教育关系政府、社会、旅游者各方利益,既需关注旅游安全教育需求,更要重视旅游安全教育供给。

一、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的现实需求

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需求折射的其实是整个社会对旅游安全教育的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高,旅游消费日益大众化,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供给也呈井喷之势,旅游资源开发越发重视个性化旅游体验。由此,旅游安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性刚性需求,旅游安全教育的供给是否有效充分,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我国大学生群体人员规模庞大,是我国旅游消费群体的潜在巨大增量,受传统文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观念影响,体验式教育已成潮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旅游是修行,也是一种教育。对海南省8所高职院校500名在校生的问卷数据表明,90%以上的大学生有出省或出镜旅游经历,其中有71%的出游是在家人陪伴下成行的。针对“计划将于何时进行一次外出(离开所在城市)旅游”的问题,100%的调查对象认为会在1个月内进行一次出游,其中88.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基本上处于心理上时刻准备“说走就走”的状态。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旅游安全教育需求功利性强,不自觉、不稳定的情况普遍存在。例如受调查大学生几乎无人在旅游行程前针对旅游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风险评估,而在涉及大学生伤亡的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由于成为社会热点,家人、朋友及学校警示,大学生出行计划短期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对其心理影响难以持续很长时间。

二、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供给现状

随着我国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普遍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更为多元,需求层次和质量更高。政府重大战略决策与落实,均要求社会个体在理念、知识、技能等诸多方面接受必要教育培训。作为多年的出境旅游第一大国,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补上旅游安全教育的短板,迫切需要从供给侧观察和探索深化旅游安全教育领域改革。

1.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的供给主体

在立法层面,《旅游法》正式确认了各级政府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旅游安全责任主体地位,政府部门及旅游行业、单位对此责无旁贷。对政府来说,旅游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旅游安全教育属于体系中的基础性措施,旅游安全教育供给本质上就是在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旅游安全管理说到底还是做人的工作,政府无疑掌握着最充分人、财、物、信息、渠道等资源,也能够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旅游安全教育的投入,是有效旅游安全教育供给的最重要支撑。

高校的旅游安全教育供给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履行旅游安全主体责任可以且必须依赖的资源,是培养高素质旅游参与者并营造和谐美好社会环境的重要环节。从供给侧角度,高校尤其需要思考提供什么样的符合旅游安全需求和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旅游安全教育产品,以及如何搭建科学高效的旅游安全教育平台。家庭尽管仍然承担着大学生安全教育责任,但因为其一般远离家庭,又在心理上倾向独立,行为方式追求个性,加之其家庭成员的安全教育能力未必适用,家庭的安全教育角色必然弱化,家庭安全教育供给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综上,高校目前仍是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的最可行、最重要的供给主体。

2.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的供给内容

旅游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具备良好旅游安全素质的社会群体,如此才能根本上改善旅游安全环境。旅游安全素质是人们旅游安全意识、旅游安全知识与旅游安全技能的综合体。人的旅游安全意识具有能动性,影响旅游行为;反过来,旅游经历也会强化人的旅游安全意识。从形成规律上看,旅游安全知识是人们关于整个旅游经验的总结,其内容广泛且发展迅速,安全技能则需要通过不断练习获得,安全意识培养则更需通过突发安全事件不断强化。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旅游意愿强烈,旅游活动频繁,但整体旅游安全素质令人堪忧,也折射出旅游安全教育供给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一是过多地强调培养旅游安全意识,但由于提供安全知识不够充分,甚至权威性不高,直接影响供给效果。具体表现就是:大学生对旅程安全问题或事故普遍存在侥幸心理,猎奇和探险的强烈刺激易使其丧失理性;或者无知无畏,盲目自负。二是将安全知识的灌输混同于安全技能的培训,在技能培训上重视不够,少有投入,安全教育供给的有效性不高、针对性不强。

3.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的供给方式

旅游安全教育需求是刚性的,也是不断增长的。对于近期涉及大学生的旅游安全事故,人们总能总结出一系列的自然原因、社会原因和管理原因。其中最受关注的则是管理问题,即管理缺陷,比如因管理不善导致的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等。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是,旅游安全事故多发虽与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旅游业管理水平直接相关,但本质上反映的则是旅游安全教育(包括人员培训、设施配备、教育平台等)总体投入不足和重视不够的现实。

大学是知识和人才聚集之地,但大学生群体在校所受安全教育未必适应旅游中的复杂情况。调查发现,当前高校提供的安全教育普遍存在既缺乏针对性又难称专业的情况。大学生旅游安全素质普遍不高,表现为不太掌握旅游安全知识,安全知识供给渠道(书本、网络等)也许多样,但知识供给碎片化而不成系统,且往往陷于缺乏权威的尴尬境地;安全技能教育供给空泛而脱离实际,大学生所受旅游安全技能培训几近空白,部分大学生认为在校没有接受所需旅游安全技能的基本培训。

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仍限于校内及校园周边安全,习惯于传统安全教育方式,有的高校将安全教育等同于安全警示教育,甚至连最基本旅游安全问题都不愿涉及:开学开会提醒,假期旅游安全温馨提示,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严词训示,严禁出行,因噎废食,旅游安全教育流于形式,被诟病为例行公事,其效果可想而知。

三、提升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供给质量的对策

在政策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结构,实现要素最优配置,在增加投入过程中实现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目前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供给总体欠缺,针对性不强,亟需改进。

1.增加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的绝对供给

政府作为法定的旅游安全的责任主体,旅游相关行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直接受益方,二者自然应采取必要措施增加旅游安全教育整体投入,包括设施设备投入、安全教育宣传、安全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硬性投入,提高全民(包括大学生在内)旅游安全素质。

将旅游安全教育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是高校办学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大学生持续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为此,应思考如何与传统安全教育一起规划,一并落实,在传统的心理健康、网络安全、防火、防盗等校园内安全教育基础上,增加旅游安全风险评估、突发事件应对、自救逃生等与旅游安全相关的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可以尝试将旅游安全教育课程纳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课程教学让大学生接受必要的旅游安全教育,增强旅游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掌握旅游安全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无疑将受益终身,也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旅游安全素质。

2.增加旅游安全教育的有效供给

从供给侧观察,扩大旅游安全教育有效供给的关键是提高供给针对性和质量,推进安全教育供给结构调整,提高旅游安全教育供给专业性,更好适应旅游安全需求变化,更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和变化的旅游消费需要。为此,必须改进安全教育的内容,创新旅游安全教育供给方式,优化安全教育供给结构。传统的安全教育主要借助于安全知识讲座、板报、宣传横幅等方式,在减少和防范大学生旅游安全事故发生上发挥的作用不可否认。但旅游安全涉及面广,各方主体参与方式及利益诉求各异,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也更为复杂。对大学生来说,旅游兼具“学”与“游”双重属性,旅游安全教育则应关注其中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在教育供给内容上应将安全意识培养、安全知识传授、安全技能训练、安全文化熏陶充分渗透融合,在具体实施方式上应重视情境及其变化设计,项目体验,体现多方互动参与。尤其是用教、学、练一体的理念组织真实的或者高度仿真的安全技能训练项目,比如消防自救逃生演练,溺水体验、野外生存能力训练等。简单地将安全教育等同于纪律或者思想道德教育,既不能收到安全教育的效果,思想道德和纪律教育的效果也明显欠佳。

在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社会大众旅游消费需求井喷且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增设旅游安全教育相关课程,必为各方所乐于接受。即使个别院校因为师资以及设施条件所限暂时不能开设专门的旅游安全教育课程,也应借助于信息和仿真技术,为大学生搭建开放高效的旅游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创造利于旅游安全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赵士德,郭小莉.浅析我国旅游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

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02).

刘长春.大学生旅途中的安全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8).

葛敬炳.高校学生旅游安全管理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

赖咏梅.浅议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建设[J].新西部,2011,(21).

张丹宇.大学生旅游安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青年与社会,2012,(08).

崔德明.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

猜你喜欢
供给技能旅游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旅游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画唇技能轻松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