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外语专业礼仪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还应努力围绕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发展来设计。本文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专业礼仪课为例,调查分析了目前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高职外语专业礼仪课与职业素养相融合的新模式。
【关键词】礼仪课 职业素养 高职 外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32-01
高职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的培养,还应渗透诸如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即从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回归全面发展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应用英语专业一直开设礼仪课程作为拓展类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行业中必备的礼仪礼节,促进学生高素质的养成,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外语专业礼仪课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一)礼仪教育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求职能力。
职业礼仪是职业生涯中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涉及穿着、体态体姿、见面交往、沟通等多个方面,职业礼仪构成要素之间互为影响,缺一不可。特别是求职礼仪训练,让学生提前了解求职前的物质、思想、心理准备,求职面试时的基本礼仪和技巧及面试后的礼仪要点。这样使学生在求职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二)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职业素质在今天的激烈竞争中显得极为重要,职业素质是企业和有关单位选用人才的第一标准,是职场制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在职场中,良好的礼仪是获得他人好感和尊重必不可少的条件。
笔者对我校应用外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应用英语专业2014、2015、2016三个年级学生进行了“应用英语专业礼仪课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8.3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礼仪课,认为礼仪课对今后就业、将来的职场比较重要。
二、当前高职外语专业礼仪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本校应用英语专业礼仪课开设已有十多年,从前面提到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礼仪课的满意度比较满意的占65.04%。可见目前学生对礼仪课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分析其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目前职业院校礼仪课程所用教材内容不够丰富、有用,课程内容体系不太符合职业教育特点,与有关专业岗位联系不大;二是相当部分职业院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单一,以教师讲解为主,缺乏与实际工作任务和情境的结合,忽视了能力培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三是缺乏学习过程和知行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单一,实效性不强等。四是礼仪课教师的专业人才培养或培训体系没有实现与课程的完全对接,同时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由此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乏味无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这些问题导致了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礼仪素质不高,最终影响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高职外语专业礼仪课与职业素养相融合的新模式
(一)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礼仪素养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 而职业素养又是个人专业素质的重要考查标准,因此将通识性礼仪教育与职业性礼仪教育相结合是高职礼仪教育模式设计的起点。我们可以把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分为基础礼仪模块和职场礼仪模块两部分。基础礼仪模块包括礼仪的基本概念、仪态礼仪、服饰礼仪、化妆、见面交往礼仪(称呼、介绍、握手、名片使用、位次、礼品饋赠等)、涉外礼仪知识。而职场礼仪包括商务接待、拜访礼仪、商务谈判礼仪、商贸业务礼仪、求职礼仪等。
另外,外语专业女生多,女生对服饰、化妆比较感兴趣。而且外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外贸、电子商务、销售、客服、翻译等岗位,在“应用英语专业礼仪课满意度调查”,当问到“还有哪些内容是你想在礼仪课上学到的?”学生回答的主要内容是化妆、品酒、茶道礼仪、餐桌礼仪、沟通技巧、办公室礼仪、服饰搭配、电话礼仪、外国文化等。可见这些内容是我们在课程内容里都应有所侧重的。
(二)项目化教学与情景化教学相结合
我校应用英语专业礼仪课程以基础礼仪和职场礼仪两大模块为基础,设计了9个子项目:体态体姿训练、服饰训练、化妆礼仪、见面交往礼仪训练、商务接待、拜访训练、涉外礼仪训练、求职礼仪训练、公司业务、仪式训练、商务宴请训练。每个项目下又细分为若干个任务。此外运用多媒体、虚拟情景实训室等设备,将情境模拟法、案例导入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轻松运用其中,使学生上课便如置身于真实的职场活动之中,学生的角色也转换为职场人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职场礼仪实际运用能力。
(三)理论学习与实训、实习相结合
礼仪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有说服力。我校应用英语专业在第一学期开设52个学时的理论课,在理论课中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达到50%以上。同时在第四学期我们还会有礼仪实训,内容包括服饰、化妆、形体T台展示、求职礼仪训练、商务谈判等。此外学生在参加广交会实习中也会有礼仪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锻炼,这样就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起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营造学习礼仪、讲究礼仪的良好氛围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实践使礼仪教育与学生走得更近,也使更多的师生参与到礼仪学习的行列中来,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风气和氛围,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我们鼓励学生立足于校园,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如指导学生参加礼仪风采大赛、English Baby大赛;组织学生承担校内外各项活动的礼仪服务工作、参与产品促销等实践活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佳.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礼仪培养探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6-37.
[2]张岩松.高职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四个结合[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104-105.
作者简介:
郭霞(1978-),女,湖南娄底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与国际交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职业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