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万年
【摘要】高中物理学习困难,似乎成为一个共识,不少同学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出现教材理解不透、情感抗拒、解题思路不明确现象,给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很多障碍。本文分析了笔者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 困难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65-01
1.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
1.1 受力分析易混淆或错漏
高中物理教材力的概念较多,受力分析贯穿整个高中物理,比如重力、弹力、洛仑磁力、电场力等,学生在受力分析时往往易混淆力的概念或者漏掉某一个力。
1.2 惯性思维易出错
很多同学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仍用旧的思维模式考虑问题,高中物理有很多不明确的条件。比如物体某时刻速度为零时,很多同学不加思考就认为物体一定处于静止和平衡状态。仔细分析物体静止的条件,速度为零同时加速度为零。高中物理不能用惯性思维考虑和解决问题,一定要联系教材概念,摒弃旧的思维模式。
1.3 解题忽略思考过程
很多同学在学习高中物理时比较重视结果,而忽略思考的过程,不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得出正确的结果后不愿多想其它解题思路。
2.克服学习困难的对策
2.1摒弃惯性思维模式
就高中物理而言,牛顿三大定律是基础。笔者学习时,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加上自己的消化总结,对牛顿三大定律进行通俗简化。如牛顿第一定律讲的是惯性,可以联想刹车时在车内向前倾倒就是惯性,假如汽车地面很滑,是不是滑得更远呢?牛顿第二定律有个公式F=ma,可以联想推物体,物体越重推起来越吃力,可以很好的理解“在加速度和质量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这句话。牛顿第三定律讲的是力的作用和反作用,可以想象自己朝墙上打一拳,拳头会痛,理解“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句话就不难了。
2.2高中物理力学解题步骤分析
力学分析贯穿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本节主要讲解力学解题程序分析。第一步,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研究对象,可采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进行分析、研究,然后进行运动分析,重点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物理分析,按照具体物理特点进一步确定解题思路。第二步,确定好研究对象的解题思路后,选择符合题目的力学规律,可先在草稿纸上列出相应的力学公式,然后对不同阶段的问题进行解答。第三步,对照问题,挖掘潜在的条件,充分考虑所有力的特点,如摩擦力、重力、电磁力等,根据问题特点列出辅助方程式。例:如下图所示,将一个5米长的绳子系在间距为4米的两个细杆的顶部,两杆的顶部分别是A、B点,在绳子上悬挂轻质光滑的挂钩挂钩上悬挂12N的物块,当物块处于平衡时,绳子的张力是多少?例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力平衡时,第一步,确定受力对象是挂钩,对挂钩进行受力分析;第二步,画出物块受力图,列出方程式,对于力的平衡问题进行分析;第三步,根据已知条件,该题可用正交分解法或者相似三角形法,选用其中一种解法,求出答案。
受力图分析:假设绳子和水平面的夹角是α,物块的重量是T,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2Tsinα=F,其中F=12N,将绳子延长,根据三角形函数公式,sinα=3/5,可求得:T=10N。
2.3 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学会举一反三
发散性思维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点:1)一题多解。培养一题多解的解题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全面、系统的复习和运用,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养成好的学习方法。2)一题多变。做题时不能满足一道题做完就做下一题,自己试着改变题目的条件,从而取得一题多思、一题多练的机会,用变化的思维考虑分析问题,学会归纳总结,从而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3)一题多问。比如面对一道习题,试着站在出题人的角度分析问题,这道题会把哪些学到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3.结语
高中物理的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观察、思维、运用的过程,找出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原因,要正确对待及时纠正心态和学习方法,以健康、饱满的姿态迎接学习和挑戰。
参考文献:
[1]宇文春燕.高中生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教学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