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姣
【摘要】在英语学科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下,课堂教学模式也得到了革新。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翻转课堂,该教学模式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则基于此详细探讨了翻转课堂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学英语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05-01
一、设计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可以为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提供很大的帮助,不但可以对学生在创新思维上做出培养,同时还能够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在设计任务单时,需以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基础,达到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目标。任务單主要包含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以及自主预习等内容。其中,自主预习环节非常重要,主要是对学生单词拼读以及短语含义了解情况做出考查,代表了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
二、巧妙运用微视频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微视频十分重要,对于教师来说,其需以阅读材料为基础,设计出相应的微视频。制作的微视频不但需涉及到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单词、短语以及句型的讲解,同时,还需添加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结合阅读中出现的重要短语以及句型来实施练习。如,在教学《Wonderful Things》这一篇文章时,教师能够挑出一些重点单词,或者是找一些和阅读材料相关的视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在播放微视频之后,还可以以学习内容为基础,提炼出几个练习题,如句子改写或者是组词造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另外,也能够给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如让学生以英语的方式讲述自己最喜欢吃的食物,或者是最喜欢的玩具等。在这种模式下,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三、分组讨论引导教学
引导教学指的是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由教师来实施引导,在引导过程中,教师需以学生为主体,保持足够的交流,通常为分组讨论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几个引导性的题目,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分别进行讨论。在设计题目的时候能够以以下几种为主:基础的生词、句子翻译或者是引导性的生词以及句子翻译等,如“monkey”的意思为猴子,“king”的意思为国王,而组合起来的“monkeyking”的意思为猴王,如此一来,便能够将“monkey、king”设置基本生词,在引导过程中,引出“monkey?鄄king”,学生便会自觉对单词的合成词做出思考和了解。等到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能够以讨论结果来进行教学评价,涉及到生词、句的掌握量等,若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有效掌握,便表示翻转教学有着很好的成效,若相反,则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四、抓住教材灵活运用
在翻转课堂中,不管教师或学生的角色如何转变,教材都是重点所在,其他学习也都是以教学为基础来进行开展的。在教学过程中,需灵活、创新,让学生有不同的教学体验。如,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更好的应用英语。例如,“sleep late”这种短语,如果以中文习惯来进行翻译的话,意思便为“睡得很晚”,但其实其真正的含义应该为“睡懒觉”,意思是完全不同的,如此便需要教师加强创新,让学生在阅读及翻译时足够灵活。
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是有所不同的。如有的学生在阅读时会边读边问不理解的单词和短语,若此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话便会影响阅读的效果,学生便不会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工具书的查询,先对文章大概的意思有一个了解。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很快就阅读完了,他们遇到不理解的单词时通常会选择忽略,而后继续阅读,但其也会注意到“by bike”、“by subway”以及“by bus”等这类短语,有的短语学过,学生便可以大概的了解到这些短语是和出行相关的,这种不断探索新词语的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不用强制性的要求学生从头读到尾,只要学生可以对全文意思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掌握了重点即可。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便可以接受更为广泛的阅读内容,从而提升了其英语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张蕾,周钰婕.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Web Quest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2):118-120.
[2]李存颉.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1):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