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有些题由于给的数据不足,通常可以采用极端假设(即假设全是某一成分)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中各物质之间关系,运用极值法解题,可以使抽象复杂问题简单化。
关键词:初中化学;数据不足;知识点
最常见的是涉及金属与酸反应知识点,本文用以下几个例题来详细说明这类题型。
例题:
1. 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 0.21 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
A. ZnB. CuC. MgD. Ag
解析:铜、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得出:5.6克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克氢气,5.6克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17克氢气,5.6克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47克氢气。
由此可知,不纯的铁5.6克中,如果含有铜或者银,由于铜或银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生成氢气质量一定小于0.2克,则B选项和D选项均不正确;如果铁中含有锌,5.6克铁、5.6克锌分别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一个等于0.2克,一个小于0.2克,也就是5.6克铁锌混合物与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也一定小于0.2克,A选项也不正确;如果含有镁,5.6克铁、5.6克镁分别与稀硫酸完全反应时,则生成的氢气质量一个等于0.2克,另一个大于0.2克,也就是5.6克铁镁混合物与稀硫酸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质量一定大于0.2克。不纯的铁5.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镁。故答案选:C。
点拨:本题关键一种金属铁已经给出,另一种金属必须符合下面的特点:
这种金属5.6克与足量硫酸反应时,产生氢气质量一定要大于0.2克。
2. 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60克投入足量稀硫酸中,等充分反应完全后,測得生成氢气质量3克,则该合金的组成不可能是()
A. Fe与ZnB. Mg与Cu
C. Ag与AlD. Al与Fe
解析:铜、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得出:60克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2.1克氢气,60克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1.8克氢气,60克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5克氢气,60克铝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6.7克氢气。A. 当合金是铁和锌组合时,生成氢气质量一定小于3克,B. 当合金是镁和铜组合时,生成氢气质量可能是3克,C. 当合金是银和铝组合时,生成氢气质量可能是3克,D. 当合金是铝和铁组合时,生成氢气质量可能是3克。故答案选:A。
点拨:本题关键要明确答案中的两种金属必须符合下面的特点:两种金属质量各为60克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时,一种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要大于3克,另一种金属不产生氢气或产生氢气质量要小于3克。
3. 现有镁铝合金m克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1克,则下面数值中,m最可能的值为()
A. 0.85B. 1.05C. 1.20D. 1.25
解析:由于镁、铝均与稀盐酸反应,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产生氢气0.1克需要金属铝质量为0.9克;产生氢气0.1克需要金属镁质量为1.2克。如果是镁铝混合物而且同样产生0.1克氢气,则混合物的质量应在0.9克和1.2克之间。故答案是:B。
点拨:本题关键要点是产生氢气0.1克,分别计算出消耗金属镁和金属铝质量为两个极值,则镁铝混合时产生0.1克氢气质量必然在这两个极值之间。
练习:
(1)将26克某金属混合物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2克氢气,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 Mg和ZnB. Fe和Zn
C. Zn和CuD. Cu和Fe
(2)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只生成氢气1克,则这种混合物中的两种金属可能是()
A. MgAlB. ZnFeC. MgFeD. AlFe
(3)铁、铝合金m克和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质量2克,则m可能的值是()
A. 75B. 58C. 15D. 30
答案:(1)每组金属中各26克,一个与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要大于2克,另一个与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小于2克或不生成氢气才符合答案。
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26克镁与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2.2克;26克锌与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8克;26克铁与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93克;铜与酸不反应。只有A符合答案。
(2)每组金属各30克,一个金属与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大于1克,另一个金属与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质量要小于1克或不产生氢气才能符合答案。
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30克镁与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2.5克;30克铝与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3.3克;30克锌与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0.9克;30克铁与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1.1克。只有B符合答案。
(3)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产生氢气2克需要铁质量56克;产生氢气2克需要铝质量18克,则产生氢气2克时铁、铝混合物质量在18克与56克之间,则D符合答案。
综合以上例题,不难发现极值法解题的最大优点是将难以分析清楚的化学问题假设为极值问题,使解题过程简化,由难变易。
作者简介:
李振江,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市新建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