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沪赣科技示范园烟农生产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8-03-23 10:55齐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烟农烟叶

齐飞

摘要 本文通过对沪赣德胜烟叶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域23户烟农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得出科技园烟农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收入差距大、土地流通困难、发展意愿薄弱、对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认识模糊7个方面的特点,并提出了破除老龄化阻碍、通过一系列措施激活烟叶发展动力及提升烟农生产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 烟农;烟叶;种植信息;沪赣德胜烟叶科技示范园;江西抚州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263-03

Abstract In this paper,questionaire survey of 23 tobacco farmers in Hugan Desheng tobacco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ark core area showed that the tobacco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ark farmers have seven aspects characteristic:the cultural quality was low,the aging was serious,the labor force was insufficient,the income gap was large,the land circulation was difficult,the development intention was weak,the understanding for development of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was vague. It proposed to get rid of aging obstacles,activate the development of tobacco leaves 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 and enhance farmers′production level.

Key words tobacco farmer;tobacco leaf;planting information;Hugan Desheng tobacco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park;Fuzhou Jiangxi

抚州烟区目前是江西省第二大烟叶产区,烟叶年收购量稳定在16 000 t左右。抚州地区作为原赣南革命老区,在《关于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及对口支援兴国县的意见》(国烟计〔2013〕326号)的支持下,预计到2020年抚州地区烟叶产量将达到32 500 t,烟叶的跨越式发展必将带来管理体系的飞跃。烟农作为烟叶生产发展的基石,现行的传统烟农管理方式将难以满足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要求,构建新型烟农管理体系已是大势所趋[1]。抚州沪赣德胜烟叶科技示范园作为引领抚州烟叶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和试验“特区”,在积极推动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也努力在管理创新方面寻求突破。本文旨在通过对沪赣德胜烟叶科技示范园烟农生产情况的调查分析,为科技示范园构建新型烟农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基本情况

黎明村是沪赣德胜烟叶科技示范园的核心区域,亦是抚州市黎川县最早的植烟村之一,黎明村现有14个村小组,经过逾10年的烟叶生产发展,目前该村植烟面积稳定在93.33 hm2左右,收购量维持在190 t左右,烟农稳定在45户左右,户均种植面积1.9 hm2,户均收购量3 985 kg。

1.2 调查方法

2015年在沪赣德胜烟叶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域黎明村的14个村小组45户烟农中随机抽取23户烟农,采取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调查主要涵盖烟农基本信息、烟叶种植信息、烟叶发展信息等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农基本信息分析

此次调查样本数量23份,被调查者全部为当地男性烟农,年龄分布在39~65岁之间,其中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55岁)有8位,占总数的35%,60年代出生的被調查烟农家中自有种烟劳动力均≤2人,其中有2位被调查烟农家中只有1个劳动力。种烟的干部只有1户,且为非行政性种烟。从文化程度来看,被调查者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全部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小学文化程度的有9位,占比39.1%,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4位,占比60.9%。

2.2 烟农种植信息分析

从烟农种植信息来看,23位被调查烟农除1位种植年限<5年外,其余种植年限均>5年,最高种植年限为13年。对近5年年均种植面积进行统计,种植面积为0.67~1.67 hm2的有17户,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3.9%,种植面积为2.00~2.67 hm2的种植大户有6位,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6.1%。

从2014年被调查烟农种植收支信息对比来看(表1),种植收入与种植年限、种植面积有很大关系。在被调查烟农中,纯收入<3万元/hm2的有4户,占比17.4%,且种植面积均>2 hm2,种植年限均<6年,其中种植面积为6.67 hm2的大户单位面积投入最多,单位面积收入最低,只有10 500元/hm2;纯收入>45 000元/hm2的被调查烟农种植面积均在0.67~1.67 hm2之间,种烟年限在10年左右,其中纯收入最高可达到58 695.6元/hm2,但其种植面积只有0.77 hm2。综上可知,种植面积越小,单位面积纯收入越高,因而小面积种植者单位面积纯收入更占优势,但从年总收入来看则劣势突显,而种植面积为2.67 hm2左右的种植者总纯收入最高。

从土地调查信息来看,烟农自有土地偏少,户均面积为0.45 hm2,符合我国现阶段农民土地偏少的国情,但与目前提倡适度规模化种植不相符合。为了满足种植需求,被调查者不得不租赁土地,在被调查者中,2015年平均租赁土地已达1.4 hm2。

2.3 烟叶发展信息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从烟农发展意愿来看,目前被调查烟农有一定的增加种植面积的意愿,但不愿意增加种植面积的人数却占大多数,达65.2%。对不愿意增加种植面积的烟农进一步分析发现,这部分烟农基本可以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为过老龄型烟农,这类烟农种植面积均<1 hm2,生产技术较好,但没有足够劳动力及管理经验;第二类为自给自足型烟农,这类烟农种植面积均在1.33 hm2左右,自有生产力可满足生产任务,生产技术较好,满足于现在的收入而不愿意承担发展风险;第三类为生产饱和型烟农,这类烟农种植面积在2.67 hm2左右,以自有生产劳力饱和工作为主,依照生产时令选择性雇工,生产技术参差不齐,由于2.67 hm2左右的种植面积是这类以家庭自有劳动力从事烟叶生产的极限,这类烟农多数不愿意发展,如果愿意发展将是生产方式的突越。

在对合作社的调查中,有7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合作社,只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大概了解合作社。通过在烟农夜校对职业烟农进行政策方面的培训,23位被调查者全部表示愿意加入职业烟农队伍,并接受职业烟农考核。此次调查还对被调查烟农除种烟之外的其他收入进行了了解,除4位被调查者种烟收入>3万元之外,其余19位收入均在1万~3万元之间。通过整理被调查者对烟叶生产状况的意见,发现被调查者意见大致可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烟农租田困难,缺少土地流转专业平台;二是雇工工资较高,生产投入大;三是补贴项目繁琐难记,并且年际间补贴项目不同。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综合此次调查内容,沪赣德胜烟叶科技示范园烟农具有7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烟农总体文化素质偏低,文化程度均在初中及以下水平;二是老龄化严重,>55岁烟农占总数的35%,>45岁烟农占总数的83%,无<30岁烟农;三是劳动力不足,基本无新烟农补充,种植年限>5年的老烟农占95.6%,而种植年限<3年的新烟农则为0;四是烟农间种植纯收入相差较大,种植面积为2.67 hm2左右的烟农总纯收入最高,<1 hm2的单位面积纯收入最高;五是自有土地少,户均面积为0.45 hm2,租赁土地较多,2015年平均租赁土地达1.4 hm2,烟农土地流通困难;六是烟农发展意愿薄弱,有意愿的主要是种植面积为1.33 hm2左右的烟农;七是对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认识模糊,特别是对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及烟叶发展方向知之甚少。如何对烟农进行转化引导,关键在于思想的转型。

3.2 讨论

3.2.1 关于烟叶生产者老龄化的思考。目前,老龄烟农缺乏发展动力,烟叶生产新生力量补充不足是不争的事实,就黎明村而言,近3年无新烟农的加入,經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计划生育政策限制,导致30岁以下人口出生比例大幅减少;二是城镇化建设加快,导致大批年轻人到城市务工创业;三是农业生产收益率低、发展前景有限,并且难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年轻人种烟积极性较低;四是种烟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投入较大,年轻人难以支付生产投入。针对如何突破老龄化的发展阻碍,笔者提出以下2点建议。

(1)思想转型,积极培养年轻种植者。第一,重视对年轻种植者的培育,给予年轻种植者适宜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第二,烟叶生产部门应积极帮助年轻种植者解决生产资金问题,并且帮助年轻种植者尽快掌握种植技术;第三,通过利用生产补贴将部分补贴向年轻种植者倾斜并加以宣传,让年轻种植者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2)创新生产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第一,整合土地资源,通过开展土地整理将现有的小而多的田块整理为较大面积便于机械化作业的大田,提高机械化水平并减少劳动力投入[2-3]。第二,创建劳动力超市,把合作社打造成为劳动力出售的超级市场,种植者随时可以在合作社购买到相应的生产服务[4],烟技员则作为生产服务是否合格的监督者。第三,加强科技创新,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减少烟叶生产环节,降低烟叶生产劳动强度。

3.2.2 关于烟叶发展动力的思考。解决烟叶生产者老龄化问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如何在目前的局面中脱困而出的关键在于扶持对象的确定。从上文数据分析中不难发现,种植面积<1.33 hm2的烟农单位面积纯收入较高,而总收入却较低,但种植面积为1.33~2.67 hm2的烟农单位面积纯收入较低,而这部分烟农不仅群体大而且总纯收入较高,年龄在40岁左右,仍是家庭增收的主力,动员发展这部分烟农将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5]。

随着种植户数不断萎缩,发展思路主要集中在扶持政策和职业烟农建设方面,笔者倾向的思路是稳定种植面积为2.67 hm2左右的烟农,调动种植面积为1.33 hm2左右的烟农,放弃种植面积为0.67 hm2左右的烟农。因为种植面积为2.67 hm2左右的烟农自有劳动力接近饱和,以目前劳动力数量、机械化程度及管理水平来看,想要发展较困难,对于这些烟农的工作主要为稳规模、抓技术,并重点关注年纪较轻、思想解放的烟农作为家庭农场储备,帮助他们逐步突破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关系;种植面积为1.33 hm2左右的烟农有较迫切的发展意愿,并且劳动力也可满足发展需要,只要解决好土地问题,这部分种植者完全有能力也较容易增加种植面积,同时提高烟叶质量;种植面积为0.67 hm2左右的烟农年龄偏大,思想保守,发展意愿较低,虽然生产技术较好,但难以有较大突破,对于这部分烟农应减少关注并让其自然淘汰。

3.2.3 对烟叶基层工作的建议。在分析调查问卷时发现烟农对于烟叶生产的一些政策认识非常模糊,对于一些新兴事物了解程度远远不够,理解也有偏差,特别是对合作社、补贴政策、烟叶发展方向等。笔者针对基层工作提出3个方面的建议。

(1)丰富培训内容。目前一线绝大多数培训内容均以培训生产技术为主,极少有烟叶发展政策、发展思路等方面的培训,这就导致烟农会产生“为什么这样做”的困惑,进而会产生“不信任”的抵触心理,导致技术落实到位率较低。因此,应利用培训这个平台打通与烟农沟通的渠道,让烟农知晓烟叶发展思路尤为重要[6]。

(2)减少培训层级。烟农作为烟叶生产主体,也该是受训的主体,而目前的培训模式是层级培训模式,会导致层层培训过程中技术变形走样。因此,县一级新技术培训、烟叶发展及政策培训要直接面对烟农,由于烟农较多,烟农较分散地区可分期分批培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技术传授的准确性,还可以增加烟农的归属感。

(3)调整补贴政策,减少补贴名目。在调查中烟农反映较集中的问题就是补贴名目繁多,难以记清补贴项目及补贴价格。这就导致补贴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且补贴政策缺乏有效考核机制,成为了赠送的普惠政策。为破解这种局面,一是要进一步下放补贴政策,充分发挥县局生产一线的作用,依据不同地区生产技术、风俗习惯等因地制宜地制定补贴政策,并依托职业烟农组建的契机,建立烟农补贴政策兑现的考核办法;二是要减少补贴名目,将现有较为分散的补贴资金重新聚合,即“将掌攥成拳”,通过单点突破,充分利用补贴资金切实用1~2年的时间着重解决1~2个问题,经过长期积累,生产技术的落实及烟叶质量将会有极大提高。

4 参考文献

[1] 刘剑君.论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目标与实现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09(9):214-215.

[2] 王世杰,原东方.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8):117-119.

[3] 童力冲.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推动农村经济发展[C]//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西安: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2008.

[4] 宋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5] 张宏永,刘伟平.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2,18(1):72-74.

[6] 曲秉春.产业链视域下的农户增收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烟农烟叶
探讨仓储烟叶霉变及其生物防治措施
郴州烟叶自动化收购模式探讨
晒烟叶
土壤保育技术在烤烟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基于烟农立体评价的精益服务探析
烟叶饲喂山羊要小心谨慎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始兴
卖烟叶儿
浅析烟草企业如何提升服务烟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