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肉鸡养殖管理探讨

2018-03-23 10:55陈灿靳传道丁贵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肉鸡

陈灿 靳传道 丁贵民

摘要 立体化肉鸡养殖是近年来在国内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白羽肉鸡饲养模式。本文主要从温度管理、湿度管理、光照管理、通风管理等方面介绍肉鸡笼养模式的管理要点,以期为肉鸡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肉鸡;立体养殖;温度管理;湿度管理;光照管理;通风管理

中图分类号 S8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216-02

Abstract The multilayer broiler breeding is a breeding mode of broiler which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some management points of broiler cage culture model from temperature management,humidity management,illumination management,ventilation management and so on,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broiler breeding.

Key words broiler;multilayer breeding;temperature management;humidity management;illumination management;ventilation management

近5年来,立体化肉鸡笼养模式在国内快速发展,主要养殖品种有白羽肉鸡、三黄鸡等。在笼养模式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笼养设施设备工艺不断改进,管理者和养殖者不断探索新的养殖经验,目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肉鸡笼养参数体系,同时也暴露出肉鸡笼养存在的一些问题[1]。本文主要从温度管理、湿度管理、光照管理、通风管理等方面介绍肉鸡笼养模式的管理要点。

1 温度管理

温度控制对笼养肉鸡尤为重要,为了取得肉鸡最好的生长性能,温度必须一直保持在鸡群舒适的温度范围内。维持鸡舍温度的稳定性与均匀性是笼养肉鸡温度控制的重要内容,而鸡只舒适的温度范围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具体如图1所示[2]。

立体养殖存在温差,以3层笼养为例,上、中、下3层鸡笼存在一定温差,而且室外温度越低,温差就越大[3]。一般舍内温度控制以中间层温度作为参照,育雏一般选择在中间层。入雏前1~2 d开始升温,让鸡舍内所有设备的温度与空气温度一致,最好能在地面和舍内墙壁温度适宜后再进雏。入雏前要高温准备,低温接雏,适宜温度育雏。育雏3 h后逐步把温度提升至32~34 ℃,观察鸡群舒适度,评判体感温度,根据鸡苗状态调节温度。温度适宜时,鸡群分布均匀、活泼好动、食欲旺盛;当温度变低时,鸡缩颈弓背、鸡群向热源集中、互相挤压、身体发抖;当温度过高时,鸡饮水量增加、食欲减少、呼吸加快、颈部羽毛有水浸样。一般情况下,70%的雏鸡感到舒适,20%的雏鸡感到热,说明环境温度较为合适。一般于第1周将温度降至30 ℃,以后每周下降2℃。立体养殖密度大,要比平养温度低1~2 ℃,以避免因热应激导致鸡采食量下降。同时,舍内温度控制应当循序渐进,按照既定的温度曲线逐步降温。要尽可能地减小舍内两端温差和昼夜温差,温差是百病之患,即使是较小的温差也会对肉鸡的生长造成较大的影响[4]。

2 湿度管理

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对肉鸡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控制具有较大的影响。整个饲养周期中湿度的变化呈前高后低,前期育雏时应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这是由于刚入雏时舍温高,雏鸡失水量大,若湿度低,易造成雏鸡脱水;3周龄之后,舍内相对湿度要逐步降低。具体湿度值:日龄1~21 d时相对湿度适宜值为60%~65%;日龄22~34 d时相对湿度适宜值为50%~65%;日龄35 d到出栏的相对湿度适宜值为50%~60%。

鸡舍内的湿气主要来源于鸡群的呼吸和地面、饮水、粪便中蒸发的水分。降低舍内相对湿度的有效措施有增加通风量、避免水线漏水、及时清理粪便等;增加舍内相对湿度主要通過地面洒水、安装喷雾线等措施来实现。

3 温度和湿度的相互关系

在饲养过程中,肉鸡会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蒸发水分,将体内热量散发到鸡舍环境当中。在高湿的条件下,由于蒸发散热量的减少,导致肉鸡体表温度增加。肉鸡对温度的感觉反映于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在某一特定干球温度的环境下,相对湿度高就会增加肉鸡的体表温度;相反,相对湿度低就会降低肉鸡的体表温度。目标温度是在相对湿度处于60%~70%情况下的温度,相对湿度处于60%~70%之外的情况下所需要的目标干球温度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相对湿度和有效温度之间的关系,如果相对湿度超出目标范围,鸡舍内雏鸡所处位置的温度可以根据表内所给出的对应温度进行调整。例如,如果相对湿度<60%,干球温度就应进行相应提高。任何阶段都应观察雏鸡的行为以确保雏鸡处于最舒适的温度条件下,如果雏鸡的行为表明太冷或太热,就应相应调整鸡舍的温度。

4 育雏区域的选择与分栏管理

立体养殖肉鸡多采用整舍育雏,以方便后期的分栏工作。若笼具设备为3层笼具,一般选用第2层作为肉鸡的育雏层;若笼具设备为4层笼具,一般选用第2层和第3层作为肉鸡的育雏层。

一般情况下,鸡群的分栏可分1次或2次进行,分栏的时机主要取决于鸡只的大小、状态和鸡群的密度。当雏鸡密度过大时要适时分群,确保雏鸡体重均匀。育雏至7~10日龄可进行第1次上下均匀分栏;14~16日龄时可进行第2 次向下均匀分栏。分群时根据“留弱不留强”原则,体重大、健壮的放在下层,弱的留下。另外,夏季温度高,可适当提前分栏;冬季鸡笼上下层温差大,可适当推迟分笼时间;下层笼多放1只以减少上下层的温差。

5 饲喂和饮水管理

鸡苗进舍后2 h内要饮水,一般先饮水后喂料。饮水器的高度要调节适中,确保雏鸡能够正常饮水。雏鸡第1次饮水需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0.1%VC。

饲养前10 d给肉鸡提供筛滤过的颗粒破碎料或较细的颗粒料。饲料应当放置在开食盘内,确保雏鸡能够很容易地摄取饲料。2~3日龄后由于雏鸡开始对正常的喂料系统感兴趣,此时饲喂方式应逐步过渡到正常的喂料系统。7日龄前不对雏鸡进行限料操作,7日龄称重之后根据雏鸡生长情况对其进行饲喂控制,避免其在生长前期增重过快。一般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对其进行限饲,28日龄之后基本不限料。

在饲喂过程中应尽量保证少食多餐,让鸡群尽可能地吃完料槽中的饲料后再喂料,可减少饲料的浪费。每天给料的时间及次数根据肉鸡吃料的情况进行判断,并灵活操作。

6 光照管理

光照管理是肉鸡饲养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取得肉鸡饲养最大效益的基本条件之一。光照强度、分布、颜色和时间均会影响到肉鸡的生长性能。肉鸡笼养需要特别注意光照的均匀度。笼养的照明方式有2种:笼内照明和过道照明。笼内照明一般使用LED灯管,直接安装在笼内,照度相对更加均匀;过道照明一般采用纵横和上下交错的方式布局在笼体间的过道上,从均匀度上来说相对弱一些。

在育雏阶段,合适的光照设置和分布可以帮助小鸡更容易找到水、饲料和舒适的地方。在生长阶段可以通过光照来调节体重增长速度,帮助肉鸡取得最理想的生长效率并降低死淘率。肉鸡需要使用固定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使其具有明确的休息和活动的时间并习惯于自然生长和发育的模式。7日龄之前应给予鸡群23 h的光照期(30~40 lx)和1 h的黑暗期;7日龄之后给予鸡群4 h或者4 h以上(但不要超过6 h)的黑暗期对鸡群有利。

肉鸡能够根据光照时间的减少而调整其采食行为。例如,光照时间从24 h减少到12 h,在开始的前3 d可能会使雏鸡的采食量减少到30%~40%,8 d以后肉鸡采食量的减少会降低到10%以内。肉鸡会在光照期间改变其采食行为,将嗉囊填满饲料以适应预期的黑暗时间。当灯光重新开启后会再重复同样的采食行为。

7 通风管理

通风是排除舍内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粉尘、羽毛和碎屑,吸入舍外新鲜空气的过程。合适的通风既能够均匀分布新鲜空气,又不会对鸡群造成风寒的应激,同时还能够调节舍内的温度,辅助控制相对湿度,以维持良好的鸡舍环境。如果通风不合适,饲料转化率、鸡只体重增长和鸡群健康均会受到负面影响。实际生产中,往往只注重温度的控制而忽略了通风的重要性,以致鸡群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鸡舍良好空气质量标准为氧气>19.6%、二氧化碳<2 500 mg/L、一氧化碳<10 mg/L、氨气<10 mg/L、相对湿度45%~65%、可吸入性灰尘<3.4 mg/m3。

通风量根据肉鸡的最小呼吸量进行设定。在饲养前期,雏鸡呼吸量较小且舍内需保持较高的温度,因此通风往往采用最小通风模式(图2),最小通风成功的关键是让鸡舍形成一定的负压,使得空气以足够的风速从各个侧窗进入鸡舍。这将保证进入鸡舍的新鲜空气和鸡舍内的暖空气在鸡舍的上方充分混合,避免冷空气直接沉降到地面而使鸡只受到冷应激。此外,从每个侧窗进入的风速应当一致,以确保鸡舍气流均匀。

随着雏鸡的生长,逐渐增加风机开启的时间,此时通风模式从最小通风转为过渡通风(图3)。过渡通风的工作原理和最小通风相似。一般来说,当外界温度高于鸡舍内目标温度6 ℃以内,或者外界温度低于鸡舍内目标温度6 ℃以内时,就可以采用过渡通风方式进行通风。

(下转第224页)

当过渡通风无法满足舍内通风需求时需要转为纵向通风模式(图4)。纵向通风提供鸡群最大通风量并且产生风冷降温效应。每台50寸规格的风机对于4周龄以下的鸡群能产生1.4 ℃的风冷效应,对于4周龄以上的鸡群能产生0.7 ℃的风冷效应,风冷效应也取决于鸡舍横切面的面积。鸡只的感觉温度会随着风速的增加而下降,雏鸡所感受的温度下降值是育成鸡的2倍之多。当外界温度为32 ℃,风速达到1 m/s时,雏鸡(4周龄)所感受到的有效温度约为29 ℃;如果风速提高到2.5 m/s,同样的鸡群所感受到的有效温度大约只有22 ℃,相当于下降了7 ℃。但是对于育成鸡(7周龄)来说,所感觉到的风冷效应大约只是雏鸡的1/2(4 ℃左右)。由于笼养肉鸡的密度较大,要根据不同日龄及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含氧量情况进行通风换气,控制好鸡舍内部环境,以适宜鸡群的生长[5]。

与平养模式相比,通风对肉鸡笼养更为重要,需要接受和改变一些传统的观念和做法。由于笼养密度较大,随着肉鸡的生长,通风阻力也会越来越大,体感温度也会不断增高。在饲养的中后期要解决2个问题:一是通风要有足够的动力,二是前后通风要平衡。单位空间内密度增高需要在单位时间内增加通风换气量,单位体积的总通风量不变,在通风的单位时间上应增加1.5~2.0倍的通风量[6]。

立体养殖对通风的阻力较大,导致鸡笼内风速较小或感觉不到风速,所以籠内体感温度会高于过道温度1~2 ℃。在通风过程中,需要观察鸡的舒适度,掌握鸡群的体感温度对饲养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通风的设定还要根据外界环境的不同作以调节。白天、夜晚、晴天、阴天、雨天、春夏、秋冬要适时不断调整通风,以达到鸡舍内最佳通风状态,给肉鸡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

8 结语

良好的鸡舍环境、精细化的饲养管理是保障肉鸡生长的关键。科学合理的立体化养殖能够增大饲养密度,单位面积饲养量达到平养的2~3倍,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全自动化控制大大减少了人员操作,也降低了人工劳动力成本,在饲养管理量上,原先2人只能管理1万只肉鸡,现在1人可管理7万~8万只肉鸡,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肉鸡与粪污有效分离,降低了疾病发病率,肉鸡成活率明显提高,通过对东北一鸡场几批鸡的饲养对比得出,笼养鸡舍的成活率比平养鸡舍要高出2~3个百分点;同时,鸡粪分层清理,自然风干使鸡粪水分大大降低,鸡粪利用率提高,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

立体养殖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国内一些大型肉鸡养殖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并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给肉鸡笼养技术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9 参考文献

[1] 陈继兰.白羽肉鸡笼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家禽,2016,38(18):1-4.

[2] 靳传道.浅析家禽饲养中的通风问题[J].中国动物保健,2014,16(11):70-71.

[3] 程红利,李长梅.肉鸡立体笼养管理要点[J].农村养殖技术,2013(9):31-32.

[4] 马发顺,鸡管理技术要点[J].江西饲料,2017(1):11-13.

[5] 柳丽,高和坤,李海兵,等.肉鸡立体笼养饲养管理技术[J].河北畜牧兽医,2017.38(7):27-28.

[6] 杨文超,李沁,陈文斌.肉鸡立体养殖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家禽,2015,37(21):74-76.

猜你喜欢
肉鸡
浅析肉鸡养殖各阶段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控措施
夏季肉鸡采食量低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国内首个肉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联盟成立
肉鸡生理如何影响肉鸡生产
简述初春肉鸡疾病防治的要点
微生态制剂在沈阳某肉鸡场应用效果研究
肉鸡饲料氮素和矿物元素营养研究新进展
炎热季节肉鸡的营养调节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