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铭 黄鹏
摘要 为遴选南昌市新建区晚粳稻适宜种植品种、探索晚粳稻高产种植技术,2017年开展了中粳稻高产示范、新品种展示,晚粳稻新品种展示、大区示范及机播机插、直播等试验示范。本文总结了各试验的概况及其结果,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粳稻;晚粳稻;新品种展示;高产示范;江西南昌;新建区;2017年度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04-0042-02
为推进北粳南移示范工程,改进籼稻区品种结构,提升整体稻米品质,改善大米膳食品味,调整水稻种植模式,遴选新建区晚粳适宜种植品种,探索晚粳高产种植技术,南昌市新建区开展了中粳高产示范、新品种展示,晚粳新品种展示、大区示范及机播机插、直播等试验示范工作[1-2]。现将各示范试验开展的概况及结果总结如下。
1 中粳示范
全区示范面积301.33 hm2,示范品种主要有甬优12号(260 hm2)、甬优1538(40 hm2)及浙优17、浙优19、浙优21(对比示范1.33 hm2)。依种植方式,人工栽插230 hm2、机插43.33 hm2、直播28 hm2。示范面积较大的乡镇、场依次为恒湖农场、成新农场、朱港农场、联圩镇、昌邑乡、石埠镇、流湖镇、象山镇、铁河乡、西山镇。相对集中连片千亩示范面积较大的有恒湖农场、成新农场,恒湖农场进行了新品种引进示范,机插、手插、直播对比试验[3-4]。成新农场实施了中粳品种展示示范和中粳手插与机播、机插对比展示示范。甬优12号于5月6日左右播种,6月8日左右以人工插秧为主,9月18日左右齐穗时尚无病虫大发生迹象,尤其是尚未发现稻曲病发生田块。甬优1538在恒湖农场以直播方式为主,于5月20日左右播种,8月20日左右开始抽穗,由于遭遇2017年长期的高温天气,授粉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结实率较正常稍低;成新农场机播机插示范都安全齐穗,受高温影响较小,长势清秀,无明显病虫害,经11月初估产测产,甬优12号产量为11 250 kg/hm2左右,甬优1538产量为10 800 kg/hm2左右。
2 晚粳示范
2.1 晚粳不同药剂防治稻曲病试验
选用甬优7753品种,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70%氟环唑150 g/hm2、50%已唑醇300 g/hm2、24%井冈霉素600 g/hm2、苯甲·嘧菌醇450 g/hm2、30%苯甲·丙环唑450 g/hm2、空白对照(CK)。分别在抽穗前后的9月9日、13日、22日各喷1次,由于抽穗成熟期高产干旱,在抽穗期(9月18日)、成熟期(11月1日)调查,均未发现稻曲病,未作产量差异调查。具体各处理防效见表1。
2.2 晚粳不同时期防治稻曲病试验
在晚粳展示手插机插大区不同品种上,设置7种不同时期防治稻曲病方式,分别为9月9日防治1次,;9月14日防治1次;9月22日防治1次;9月9日+9月14日防治2次;9月9日+9月22日防治2次;9月9日+9月14日+9月22日防治3次;空白对照。由于抽穗成熟期高产干旱,在抽穗期(9月18日)、成熟期(11月1日)调查,均未发现稻曲病,未作产量差异调查。具体各处理防效见表2。
2.3 晚粳不同施氮水平对稻曲病及产量影响试验
采用春优84品种,共设置5个施氮量水平,分别为施纯N 0、180、210、240、270 kg/hm2。各处理均施P2O5 75 kg/hm2、K2O 150 kg/hm2。经考察(表3、4),在其他管理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高峰苗数、有效穗数、穗总粒数明显增加,但抽穗前细条病感染传播随之加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重而减产明显。稻曲病均未发生。
2.4 晚粳示范及品种遴选展示试验
全区晚粳示范面积逾13.33 hm2,主栽品种为甬优1538。恒湖农场机插逾1.33 hm2,流湖镇机插逾2 hm2。成新农场机播机插逾2 hm2。流湖镇各品种大区展示逾6.67 hm2(各品种因发芽率不同秧田成秧率不同,面积666.67~3 333.33 m2不等),展示品种20个与主栽晚籼杂交品种五优华占作对比,示范田从左(南)至右(北)排列,7月3日播种,8月3日移栽,参试品种为甬优7753、甬优5552、申优17、甬优5549、春优927、hu1、甬优8050、hu2、两优274、jing1、嘉优中科2号、甬优1538、hu3、嘉优5号、长粳大穗、甬优7850、春优84、HB1、申优24、甬优5550、五优华占作(CK)。
由于受综合示范区早稻成熟期影响,晚粳示范展示品种播期、移栽期较迟,秧龄偏长。至9月18日,甬优7753、春优927、春优84始穗期较五优华占作(CK)(抽穗15%)出穗稍迟,其他品种处于抽穗至齐穗期,2017年8月28日之前没有明显低温寒潮天气,各品种均已安全齐穗。各品种全部在抽穗前、抽穗期、齐穗后防治稻曲病3次,长势稳定,无明显病虫害,都没有发现稻曲病。但是移栽偏迟、密度太稀(20.7万穴/hm2),基本苗严重不够,加上2017年8月上中旬连续高温干旱,导致有效分蘖期短而数量不足,成熟期比正常提前,有效穗数相对不够,产量不太理想(表5、6)。
分蘖力(高峰苗)表现为两优274>五优华占>hu1>hu2>jing1>HB1>申优17>甬优8050>甬优5549>长粳大穗>嘉优5号>甬优5552>申优24>甬优5550>甬优7753>春优927>hu3>甬优7850>春优84>甬优1538>嘉优中科2号。
生育期(长短)表现为春优927>春优84>甬优7753>五优华占>甬优5552>甬优5550>甬优8050>甬优5549>甬优1538>两优274>甬优7850>嘉优5号>嘉优中科2号>申优17>申优24>HB1>长粳大穗>hu1>hu2>jing1>hu3。
具有较对照五优华占作(CK)高产潜力的品种有大穗型春优927和中穗型甬优7850、甬优5549、两优274。
株高、株型较好、生长稳健且具有增产潜力的品种有甬优1538、嘉优中科2号、甬优7753、甬优5552。
这些晚粳展示品种只是第1年,在双季稻区中产田作为二晚种植,其适应性、高产性需在今后提前播种,在不同气候年份进一步试验示范确定[5-6]。
品种综合评估:常规晚粳居1~4位的分别为hu1、hu3、长粳大穗、jing1;杂交晚粳居1~10位的分别为甬优7850、两优274、甬优5549、春优927、甬优1538、嘉优中科2号、甬优7753、甬优5552、甬优8050、申优17。
3 参考文献
[1] 习敏.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C]//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水稻学组、中国作物學会水稻产业分会.安徽水稻与稻作技术论文汇编.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水稻学组、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产业分会:中国作物学会,2017:9.
[2] 董立强,叶靖,王术,等.播种量对北方寒地旱直播粳稻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6(1):86-92.
[3] 滕志英,周凤明,张安存,等.不同种植方式对粳稻华粳5号农艺、经济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2):86-89.
[4] 张洪树,杜金河,何井瑞,等.宿迁市水稻实施“籼改粳”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5(7):43-48.
[5] 王楼楼.江苏省籼稻改粳稻的发展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6] 杨艳,于淮洲,虞锦梅.金湖县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