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充闾 Text by Wang Chonglu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杨巨源
唐代诗人杨巨源写他在长安城东游览赏玩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以及由此所引发的认知与感悟。
古人论诗,强调捕捉“诗眼”,因为它是理解诗章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有助于把握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读全篇,并由此生发出去,扩展思路,开拓意境。本诗的诗眼,为“清景”二字。
一开篇,诗人劈头就下了一句断语:对于诗家来说,或者说,从诗家的眼光来观察,一年最美的清光、最清丽的景色,莫过于早春了。这时节,枝条上刚刚露出嫩黄的柳芽,柳树整体的颜色尚未均匀,却分外地清新悦目,秀色撩人。
刚刚抽芽吐绿的柳枝新叶是最富有生机的,特别是对于城中人来说,柳是报春的使者。当寒威退却、冰雪消溶时节,痴情浓重的春风朝朝暮暮奏着催绿的曲子,鼓动得万里河山生意葱笼。花丛草簇从酣睡中醒来,急忙抽芽吐叶,点染春光,顿时大地现出了层层新绿。然而,这一切与鳞次栉比、杰阁层楼的皇城是不相干的。那么,是谁最先把“春之消息”报告给十丈红尘中奔走道途之人的?正是街头的翠柳。
诗人接着说,由于这清光秀景还未引起人们普遍的注意,所以环境十分清幽。如果错过了这早春时光,等到上林苑(秦汉时宫苑,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北)中的繁花似锦,绿树荫浓,你才出门漫步游春,那时,举目所见,街头巷尾就全是看花的人了。在这里,诗人紧紧扣住“城东早春”四字,着眼于繁华都市,如果是在乡村,即便再晚些时日,看花人也不会太多。“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种田。”
诗中的蕴涵十分丰富。除去从审美角度阐释、理解之外,还可以联想到善于捕捉新鲜事物的创作理念:诗人应该感觉敏锐,独具慧眼,及时发现新鲜事物,写出新的意境,不能陈陈相因。如果再加以引申,我们也可以从中悟出,选拔人才须有卓识远见,不失时机地把那些确有才能但暂时还处于卑微地位、尚未被人注意的“潜人才”发掘出来。这好比诗家写诗,应该抓住早春时节,及时描写那些清丽活泼的新鲜景物。这个时候,柳枝刚刚发出淡黄的嫩叶,绿色尚未均匀地铺开,但是,已经显露出发展的前景。“潜人才”也是这样,当“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时,肯定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如果我们求全责备,非要等到他们像上林之花灿若云锦之时,才去识拔、任用,那就会错过时机,为时晚矣。宋代诗人谢枋得在《唐诗绝句注解》中就是这样说的:“此诗喻士大夫知人当于孤寒贫贱中求之,若待其名誉彰闻始知奖掖,特众人之智,不足言知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