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通州副中心的法治之光

2018-03-23 03:14任卫宁张苏豫李亚欣
法庭内外 2018年1期
关键词:速裁通州区立案

任卫宁 张苏豫 李亚欣

建设新北京,是党中央对北京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规划,从城市空间结构围绕“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建设,最终发展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建设通州副中心、北京新机场,疏解整治核心区过程中,北京法院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协调各方利益,推动矛盾化解,为首都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进入2018年1月的北京城,年味儿越来越浓。京东大运河畔仍然是一派塔吊林立的繁忙景象,起重机、大吊车、匆忙穿梭的工人……仿佛都在预示着,不久后的将来,这里会有一个大变样。站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起点,通州凭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历史契机正上演着跨越传奇。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现实选择。“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副中心建设的殷殷期盼。

通州,正在为副中心建设不懈努力着。作为副中心的司法机关,通州区法院也“铆足劲”,为城市副中心蓄势助力,厚植法治基因。

为拆迁工作献计出力开创 “通州模式”

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可以说是未来之城的第一块基石。作为行政办公区新址所在地,通州区潞城镇于2015年6月启动了“潞城棚改项目”,总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共涉及17个村的征地拆迁,户籍人口约2.5万人,外来人口约2.7万人。

“潞城棚改项目启动之初,作为审理潞城镇纠纷的派出法庭,我们就开始对涉拆迁案件进行预判。根据以往的经验,辖区内一旦出现拆迁,拆迁类纠纷案件就会大量涌入法院,而且很多案件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拆迁进度。”通州区法院张家湾法庭庭长刘秉浩这样说。

征地拆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可是天大的事。拆迁安置政策是不是合法、合理,家中兄弟几个谁有资格当签约代表,拆迁协议签订后会有哪些影响?要想拆迁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消除老百姓心中的疑虑、顾虑,建立起对拆迁棚改工作的信任。

为了确保市级机关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通州区法院积极与潞城镇政府沟通协调,最终确定了“前端化解”+“快审快结”的司法保障模式。“前端化解”就是由法院指派专业法官到潞城镇拆迁指挥部进行现场答疑解惑,通过调解化解一批矛盾纠纷。针对因无法“前端化解”当事人起诉到法院的纠纷案件,法院开通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结。

“以前都是有了矛盾去法院找法官,现在好了,有法院的工作人员在拆迁指挥部现场为我们进行答疑,当场组织调解,我们心里就像吃了‘定心丸’,对拆迁政策不懂的地方,法官都给我们讲清楚了,家里哥儿几个心里的疙瘩也都说开了,对于拆迁工作,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潞城镇黎辛庄村的刘某在顺利签约后这样说。

刘某家里有兄弟三个,村里的老宅子登记在父亲名下,父亲、母亲已经去世。按照拆迁政策,老宅子的被拆迁人是已经去世的父亲,兄弟三人需要协商确定一个人作为代表跟拆迁公司签约。但是由于相互不信任,哥儿仨都想作签约代表,于是闹到了潞城镇的签约指挥部。

“您三位先别着急,我先给咱讲讲法定继承……”通州区法院张家湾法庭的许法官开始给他们讲解,从法律规定到拆迁政策,从兄弟情谊到拆迁利益。最终三人达成一致意见,由大哥作为签约代表进行签约。

像刘某家庭通过法官提前介入化解矛盾顺利签约的例子还有很多。“刚开始,对于法院工作人员在拆迁指挥部进行调解,我们确实有点顾虑,毕竟纠纷还没有进入诉讼程序。但是,行政办公区的拆迁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法院必须主动作为,为副中心建设发挥服务保障作用。”通州区法院院长陈立如在谈到法官“前端化解”时这样说。

对于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通州区法院张家湾法庭组织全员利用节假日和晚上加班加点,在审结的200多件案件中,绝大多数当事人都没有上诉,服判息诉率达90%以上。

2016年10月27日,通州区潞城镇党委书记关平、副书记林广星特地将一面 “快捷办案解民忧”的锦旗送到通州区法院并对通州区法院在棚户区改造进程中提供的强有力司法保障当面表示感谢。

生态之都更宜居林地建公园

2017年6月11日,北京通州半程马拉松在运河沿岸鸣枪开赛。参赛者在沿途体验优美风景的同时也可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近两年,通州在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生态环境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下了大力气,园林绿化、水系治理、文化、教育等重点项目的推进都离不开司法的有力保障。

2017年7月18日,通州区法院正式启动为期100天的“夏日雷霆”执行攻坚行动,目的就是集中力量攻克涉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及“疏解整顿促提升”专项行动的“骨头案”及其他涉及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久执未结的疑难复杂执行案件。仪式结束后,通州区法院执行干警直接开赴执行现场。

上午9时许,法院干警到达了一处林地的大杂院前,院子的铁门上挂着锁,执行法官在多次敲门没有回应后,对院门进行破拆。打开院门,里面空无一人,杂草丛生,板房内到处堆满了垃圾,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铲车将板房直接推倒。“前一天这里的租户刘某还拒绝外人进来,现在看来,他已经放弃了。”通州区法院执行一庭庭长徐寒军介绍说。刘某与西小马庄村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双方未就续约达成一致,后法院判决刘某腾退其承包的土地,村委会给付刘某地上物作价250余万元。刘某领取了地上物作价款后,仍然占据承包的土地拒不返还。此次强制执行后,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这片林地将建设绿地公园。

林地不远处就是通州区通景园小区,一位姓刘的业主说:“公园终于要开建了,我们真是等好几年了!以前小区外面有这片林地,我们平时去附近的公交站都得绕着走,等建好公园,老人和孩子就有地儿遛弯了。”

这起案件的顺利执结,打响了“夏日雷霆”行动第一枪,100天的时间里,“夏日雷霆”执行攻坚行动共执结涉及副中心建设、涉民生民事、行政执行案件553件,实结标的额超过3.73亿元,尤其是执结了严重阻碍副中心建设的12件“骨头案”,分别涉及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环境治理PPP建设项目、50个市级挂账整治督办重点村、北京城市副中心北关大道建设及周边绿化项目、长安街东延景观环境整改等重点工程,执行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恶性突发事件。

多元调解化纠纷繁简分流促高效

“雾霾天”少了,“北京蓝”变多了。这是2017年许多北京市民的切身体会。空气清新了,环境变好了,这些得益于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等重大战略的推进实施。然而,在推进副中心建设、实现疏解功能谋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反映到法院系统,就是收案数量的大幅度激增。这在通州区法院表现得尤为明显。

通州区法院院长陈立如算了一笔账:“2014年以来,通州区法院收案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2016年新收案件63559件,是2014年收案量的2.25倍,收案量位居全市法院第三、全国法院第七。在繁重的审判任务、巨大的审判压力面前,107名员额法官在2016年结案量达56043件,法官人均结案524件。可以说,法官每天不是在开庭就是在去法庭的路上,无暇他顾,很难沉下心来精耕细作。”

如何在案件持续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克服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平衡,为城市副中心建设、“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需求?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繁简案件精准分离”。这是通州区法院全体党组成员达成的共识。

2017年,通州区法院积极顺应司法改革要求,以推进民商事速裁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正式成立通州区法院立案速裁庭,积极应对案件高速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此外,通州区法院还组建了由14名人民调解员组成的“通和”人民调解工作室。立案速裁庭杜鹏庭长说,通过调研发现,事实基本清楚、证据基本充足、双方争议不大的小额民事案件占法院整体收案量的一半以上。要想 “多、快、好、省”地为老百姓解决纠纷,必须立即让“简案”驶上快车道,“繁案”驶上列车道。

为了实现繁简案件精准分离,通州区法院依托导诉平台、立案平台和速裁平台对案件进行三番分流,当事人来到法院后,导诉员会根据案件类型进行初步甄别,针对物业、供暖、离婚继承、交通事故、小额借贷买卖纠纷以及案情简单的案件,当事人要去调解速裁立案窗口进行立案。

在调解速裁立案窗口,立案法官会询问当事人是否同意立案前委派调解。如果当事人同意,案件会由“通和”调解工作室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如果当事人不同意诉前调解,案件会由立案速裁庭审理。

通过导诉和立案两个环节的分流,简易案件会进入速裁程序。速裁法官进行阅卷、谈话后,认为适宜调解的案件,委托驻庭人民调解员先行调解,不适宜调解的由速裁法官快速审理。当速裁法官发现案件涉及鉴定、公告、外出调查等不适宜调解和速裁的复杂情形时,将于当天将案件移送到相关审判庭审理,确保繁案精审,保持多元调解和速裁工作机制的活力。

在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中,李某的父母共生育三个子女,只有李某一个男孩。李某的父母去世前没有留下遗嘱,立案时李某称已经与两个姐姐商量好了,都同意把三间小平房给他一人。然而在诉前调解中,三人争得面红耳赤,承办法官叶福勇多次劝说无果,在征得三人同意后立即将案件转入速裁程序,并当即正式开庭。叶法官向双方释明,无论男女,都可以平等地继承父母的遗产。庭审结束,作为有8年基层审判经验的老审判员,叶法官仅用了半小时就制作好了判决书,当庭向双方宣判。两位被告向叶法官一再表示感谢:“太快了,感谢叶法官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内就给我们判了,保护了我们姐妹俩的继承权。”

“2017年1月~11月,立案速裁庭共受理法定继承纠纷2282件,已审结2265件。平均审理期限为15天,最快的案件4天结案,比三番分流机制实施前缩短近30天。”叶福勇法官自豪地说。

通州区法院立案速裁庭承担了大量案件事实清楚、双方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为其他民商事审判庭精细审理疑难复杂案件、提高办案质量,提供了充分保障。

漷县人民法庭副庭长奉一兵谈到:“自从院里有了立案速裁庭,我们后端民事审判庭收案数量明显下降。以我个人为例,2016年我新收案件1131件,但2017年新收案件仅264件。案件繁简分流后,有效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我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斟酌疑难复杂案件,严把程序关、证据关和质量关,做到以庭审为中心,筑牢案件质量的防火墙。”

让老百姓感受司法的温度

早上九点,刚到上班时间,通州区法院法警队办公室的门口就站了一个人,一边往里探头一边问:“胡哥,今天院里还有车吗?我要出去看一下现场。”

“有车有车,你又要去村里看地呀,你说你一个小姑娘,怎么天天往地里钻?”门口的人接过钥匙,笑着说:“土地就是农民的天,我还是去现场看看才放心,免得出什么差错。”这位胡哥口中的姑娘就是通州区法院民四庭的晋怡法官。因为工作需要,她经常在通州区各个村儿的田间地头,丈量土地,查看青苗,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一待就是大半天。法院同事都笑称她是行走在田间地头的法官。

在晋怡法官审理的涉农案件中,多是涉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或北京市重点工程的案件。在一起某村委会诉23位村民解除承包合同的案件中,涉及征占土地面积近四十万平方米。

晋怡法官接到这23件案子后,首先审查了征地手续的合法性,多年的审判经验告诉她,政府的征地行为既合乎法律,也照顾了村民的利益,她完全可以尽快开庭、依法判决。即便村民对判决不满,也可以上诉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她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她深知,这样不仅解不开村民心里的疙瘩,反而会激化矛盾,无异于雪上加霜。她决定,先组织村委会与村民们到法院进行谈话调解,可这个工作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第一次与村民们见面,法庭的门刚一打开,就有三十来人涌了进来,明明只电话通知了5个人,可其他村民一听法院来了通知,就都坐不住了,跟着一块儿到了法院。这个大声说道:“政府给的补偿太低了,法官你要给我们做主!”那个嚷道:“法官,你们是不是都得听政府的?”一时间,法庭俨然变成了菜市场。晋怡虽然已经做好了啃“骨头案”的准备,可这场景也有点儿出乎她的意料。她“铿、铿、铿”连敲了三下法槌,说:“大家听我说,法官都是依法办事的。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知道土地对咱们农民有多重要,今天请大家来,就是为了了解你们的想法。至于补偿款,法院一定会公正处理。”听了晋怡法官的话,法庭渐渐安静下来。就这样,经过七八次庭前谈话调解,在正式开庭前,已经有10位村民愿意与村委会调解解决,主动腾地。对于剩余13件不能调解的案件,晋怡法官及时开庭审理、作出判决,又冒着夏日高温到村里送达文书,做好判后答疑工作, 她的认真、细心、周到和公正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他们纷纷表示,愿意配合法院的工作,依法维权。最终,这批案子得到了圆满解决。

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晋怡法官是这样说的:“法律不是冰冷的,只有努力为老百姓提供优质、高效、便利的司法服务,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有更多获得感,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司法需求。不仅是我,通州区法院乃至北京法院的每一名法官都在努力着!”

猜你喜欢
速裁通州区立案
产改进行时——通州区总工会打造全覆盖分层次的三级培训体系
灾情就是命令 抢险就是责任——南通通州区“8·29”特大暴雨应对处置纪实
速裁程序中法官职能论
对速裁机制相关问题的思考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吸烟现况调查
惠州惠阳:检法联动适用速裁程序办理案件
从高粱双反立案调查说起
立案
“先调查,后立案”为何不可?
论立案登记制度中对恶意诉讼行为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