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欣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南京 210042)
就当下而言,江苏科技企业在技术国际化研发上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在结构上有明显的不平衡状态,而且对外国的技术存在依赖的问题。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的投入不是很充足,支撑研发的管理不足,重点是政策针对的方面有些模糊。因此,要想在国际化道路上稳步前进,江苏科技企业就必须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比如加强环境建设,不断引进技术型人才,改善内部结构以及更新完善评价系统等等。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江苏科技企业在涉外技术交易方面,呈现出上升趋势,对知识产权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就以2014年为例,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一年江苏科技企业涉及的外国技术合同约有600项左右,成交金额接近113亿,从技术引进方面来看。其主要包括贸易许可证、特权经营、技术服务与咨询等多种方式。由此可见,江苏科技企业在研发国际化合作模式方面趋于良好。
结构失衡状态明显可以从两方面看出:一方面是从每个行业的销售额来看,包括2015年新形成的一些高端行业像新材料生产、电子设备制造、还有一些以往主要科技企业如新能源制造业、生物医药业、以及航空航天业等行业内部都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是根据地区来看的,2015年江苏科技公司的销售额位于前边的企业分别在苏州、无锡和南京,而销售额位于后边的三个城市是连云港、淮安、宿迁,其中苏州是宿迁的21.6倍,区域结构失衡程度较高。
江苏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看出:一是现在的国际市场尚以外资企市场成为主导,因此导致江苏的科技公司的主要技术和重要的设备不得不依赖于国外技术。二是因为在国际市场上对江苏科技企业的市场成果认可度不是很高,所以很多产品成果不能及时的应用于国际市场。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江苏科技企业在研发国际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而这主要归因于的资金投入不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江苏科技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占主营业务的存在收益为1.02%,还没有达到国际上3%的平均标准。2015年江苏科技企业的研究和实验的总支出占生产总值的2.7%,尽管在国内江苏省的科技水平一直处于领先的状态,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在加上江苏科技型企业规模比较小,平台创新也不到位,难以达到聚集人才的效果。还有一点原因是企业家自身的原因,较多企业家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国际思维也看不到全球的利益,没有勇于面对风险的态度,只是一味地模仿不敢创新。相对于国际上其他公司相比,江苏的科技公司获得的利益很少,自有资金研发投入强度低,研发国际化人力和物质资源积累能力相对交托,很难为企业研发国际化创新活动提供条件支持。
现阶段,江苏科技企业研发国际化主要是以项目、机构为载体,进一步进行技术转移活动,但是在这一方面还缺发配套的支撑体系。从合作价值取向来看,研发活动国际化还存在科技资源配置行政化倾向,其研发活动大多都是以试验发展和应用为主,缺乏原创性研究;从收益分配来看,企业研发国际化创新活动成果在权利归属上明确性不足,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研发国际化的动力;从研发国际化服务上来看,国际性行业协会的建立相对滞后,同时相关服务机构的力量也没有充分集中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满足新常态下企业的发展需求。
江苏科技企业政策导向存在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国际方面的科技导向不够明确,目前还是以投资出口为主要手段,带动经济发展,同时,国家政策还未发挥对江苏部分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研发的鼓励和指导作用,而这就使得很多高科技都不能很好发展,甚至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没有国际竟争力。二是缺乏优秀的研发人才与完善的先进技术,江苏科技企业在进行研发的过程中,很多方面都需要依靠外国进口,而这对于企业研发国际化来说是一个格外头疼的问题。第三就是科技型研发国际化政策缺乏协调性,需要尽快建立国际性公共行业服务平台。
首先,地区部门可以为科技企业研发国际化创造较为舒适的文化制度环境,比如,构建研发国际化失败的补偿体系和研发国际化成功的奖励体系等等,这样能够让研发人员能够更好的投入研发和工作,同时也应保证他们的利益不受侵害。其次,加速组建良好的研发团队,可采用港澳等外校的研究人才,依靠重大科研项目,吸引一些有自主创新能力,能够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人才,以及适应科学企业研发国际的紧缺人才深化结构改革与优化资源布局。再者,培养企业家国际创新环境和动力,应该让政府,企业立足等强强联合,同时优化社会环境,强化企业家的创新意识、风险意识等,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形成全球事业。最后,优化研发资源配置,转变传统的“重引进,轻消化”的观念,将相关资源配置进行合理优化。促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提高国际研发技术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他们自主创新能力。五是组建研发国际化网络。例如,扶持省内外的科技企业的组建和研发,并购在发达国家建立的研发中心等等,同时,还应该和国际技术联合起来,包括信息,人才的交流等,对国内外的创新资源加以整理,加快科技企业融入国际创新体系的步伐。
在这一方面,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建立国际化技术评估制度。这是建议尝试去建立,同时构造对技术资产评估的信息服务系统,与此同时,还需要构建相关组织系统网络,并要求各职能部门发挥对科技企业向专业、精密、高技术方向发展的引导作用。而行业协会在制定各类企业排行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创新水平进行评估。排名靠前的应给予其相应的奖励和扶持。第二,制定国际化创新产品优先采用政策。对于企业而言,国际化创新产品优先采购政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其自信心,降低其研发压力。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创新企业的采购力度,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投标采购方式,进一步增强企业国际化创新产品的研发。而为了能够让政策落到实处,相关部门还需要建立相关激励及约束机制。第三,协调优化研发国际创新政策,在这一方面,主要包括强化科技界对研发国际化的支撑作用,建立研发国际化创新政策等等。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定期分析研发国际化政策的落实情况,发现其中不足并予以完善。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发现企业在研发国际化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就以江苏科技企业为例,虽然其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是结构失衡状态明显、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而这主要归因于资源投入不足、研发支撑体系不足、政府导向存在模糊性,这些阻碍了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因此,针对这些情况,科技企业应该加强环境建设,不断引进人才,比如地区部门可以为科技企业研发国际化创造较为舒适的文化制度环境、加速组建良好的研发团队、培养企业家国际创新环境和动力、优化研发资源配置,转变传统的“重引进,轻消化”的观念等等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要提高重视,建立国际化技术评估制度,制定国际化创新产品优先采用政策,协调优化研发国际创新政策。只有在政府和科技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有效解决当前企业研发国际化的问题,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1] 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编委会.2010 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42,73,125-201,298.
[2] 闫江,马才华.金融支持江苏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07,2:44-46.
[3] 王建,英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0,10:23.
[4] 江卫东.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3:35-38,61.
[5] 江苏省政府.江苏省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苏科高〔2010〕84 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