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平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车辆段
计量工作对于铁路基层单位(各站段)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安全基础工作,计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站段内的量值统一和准确可靠。随着铁路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各站段管辖范围的扩大,加之新设备、新工艺的投入使用,给予了计量管理工作不小的考验。在面对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如何改进计量管理,为安全运输生产提供可靠计量保障,笔者通过结合我单位和路局的一些现状,提出如下建议措施来改进管理工作。
在铁路运输安全中,计量工作是基础性的技术工作,其作用的体现通常都是间接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实现其效益,所以计量工作以及计量部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不管是检测设备的投入还是相关技术人员的配置都显得不够积极,长此以往也导致计量工作无法实现长足的发展。
各站段关于计量工作也制定了很多的管理制度,但是从铁路站段运营实际来看,存在着有些管理制度及措施与现场不适用和落实不到位现象。
为了适应铁路计量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计量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人员素质的提高并非朝夕之间的事情,不但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培训,还需要实际工作中的不断历练,这一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当前铁路站段计量人员配置长期不动,未能及时补充新生技术力量,不管是标准的更新还是计量思维都无法满足需求。
计量工作其实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工作,也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其作用不仅体现了经营核算方面,还体现在节能减耗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而其作用的体现不是简单的数字更不是短期内可以体现出来了,作为站段领导要将计量管理工作落实到行动中去,而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或者是停留在口头,还要教育站段全体职工牢固树立计量意识,树立先进的计量发展理念,站段领导不但要重视对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还要致力于考核标准的制定,不但要重视器具的检定还要重视专业计量人才的培训,要通过制定完善的标准,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以满足站段计量检定工作的需要。
(1)站段应制定计量管理办法。明确站段、车间、班组计量管理人员的配备;明确各级计量管理人员、检定人员职责;明确计量标准的建立、使用、维护;明确计量器具的量值溯源、卡控措施。使得计量工作有章可循。
(2)要坚持计量工作统一管理的原则。由于铁路生产力布局的大面积调整,很多站段有几个计量室,分别承担着各管辖地区的计量检定生产和计量管理工作。这样就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铁路站段制定计量管理办法中,必须要体现统一管理的原则,保证做到统一计划、统一台账、统一监督检查,以确保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3)要确保计量管理人员的能力。站段层的计量管理人员担负着全段计量管理制度的制订、计量标准的建立、计量器具流转的卡控,是全段规范开展计量工作的核心力量。这些人员水平素质的高低对单位计量工作的影响巨大。
车间层的计量管理人员的职责是管理好本车间计量器具的使用,组织好本车间计量器具的送检,审核本车间计量器具的需求,确保计量器具合格期内使用且状态良好。若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则易造成现场计量器具超期使用、无帐计量器具的出现。
(4)加强考核,严抓制度落实。坚持没有考核的管理就是无效的管理。积极开展日常计量监督检查、定期计量对规检查,发现问题严格考核并通报,加强计量工作宣传,确保制度有效落实。同时检查中验证管理制度、措施与现场的适应性,发现问题及时制订补充措施。
(1)加强计量人员培训工作,实现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当前铁路站段计量检定人员是取得检定资质后在5年内不再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系统培训。针对这一现状,铁路站段要强化人员培训工作,制订本单位培训计划,通过定期进行专业技术业务学习,检定实作练习,使其在不断学习、实训中确保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根据新工艺、新技术的需要,建立新的计量标准。对计量检定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激发计量技术人员的业务钻研精神和学习新技术的自觉性,增强应对新标准、新变化的能力。确保建立新计量标准所必须的检定人员具有操作能力。
(3)计量检定人员应及时进行补充新的血液,因为计量检定工作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需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保证检定人员掌握娴熟的操作能力,继而胜任检定工作,确保检定质量。
随着新设备、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不断投入使用,站段计量工作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增加,如何改进铁路站段计量工作使其更加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以上仅仅是笔者对改进计量管理工作的一些建议,而计量工作的不断发展进步,需要各站段计量人员更加努力为之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