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力专业教学改革

2018-03-23 09:58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训学院教材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永安 366000)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更加强调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训练,它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地适应市场,找准位置,加强职业创新人才的培养[1]。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自2003年组建高等职业院校以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密围绕水利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认真探索高职院校的办学规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提倡“订单”式培养模式,并从实际出发,从市场入手,努力做到教学与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培养。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是学院的传统骨干专业,也是电力类核心专业,主要为电力系统等相关行业培养技术人才。电力行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独特的产业,电力的生产使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有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5个环节,因电能产品不能大量储存,所以5个环节均同时完成。电力网络遍布全国,其安全可靠的运行是经济生产的基本保证。电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电能也提出了更高更大的需求,特别是近30年来,全国电力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因此,电力类专业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深化专业教学的改革,培养满足电力系统生产需求的专业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重视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发展。这就要求电力专业教学应当着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为目的,注重学生专业能力、职业技能和社会能力的综合培养,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电力专业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适应就业要求,制订专业培养方案

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首先紧跟人才市场的需求步伐。学院电力专业是福建省培养一线技能型电力人才的基地之一,近年来电力行业用人单位从学院招收了大量毕业生,其就业主要面向各县市电力公司一线技能型岗位。为此,在对学生的培养上提出了“掌握新技术、重视操作技能、提高适应能力、工作苦干实干、树立正确就业观”的人才培养方针。为有效达到上述的培养目标,在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系统适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大型工程,涉及面相当广泛,包含了课程大纲的制订、教学培养计划的修订、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质量的测评、教学效果的反馈等。目前,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专业课程体系已逐渐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根据从事电力相关岗位群工作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选择出足够的知识进行组合,按教学规律确定相应教学内容并制订其实施方案[2]。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对受教育者必备的职业能力的分项落实。课程设置要依据职业能力分析结果来选择课程和内容。在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以电力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按照“必须”和“够用”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既要能满足当前岗位的要求,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确保当前就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其就业的后续发展力。职业能力的分解,是对相关工作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将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设备、工具和必须具备的技能和态度等要素结构化的过程。为此,对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职业能力要进行特别的强化。同时,在设置选修课及毕业设计时,按照该专业学生将来就业上岗的实际情况开设不同的课程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根据生产实际适时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在满足“必须”和“够用”的教学要求下,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整合,删减部分不重要、不适用的内容,添加一些将来工作中需要应用到的实用技能。

如在电气设备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大幅度减少了多油及少油断路器的教学时数,重点对真空和六氟化硫断路器的构造原理和检修技术进行讲授。在继电保护教学中,根据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减少了单个继电器的教学内容,重点对微机保护的工作原理和保护装置进行讲授。要及时按所需的技术技能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使电力人才的培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使毕业生具有更强的社会岗位适应能力。

3)建立模块化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特点建立综合性、模块化的培养模式,把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工作技能和实际工作环境融为一体,注重职业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根据教学项目和内容设置相对独立且具有有机联系的多个培养模块,每个培养模块既有关于某一实际工作岗位的理论知识,又有关于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3]。

如在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课程中设置输电线路施工与维护、电气运行管理、检修技术3个方向的模块化课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以后的就业方向选择相对应的模块化课程。在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就业特点,适当地加入电力系统专业模块的课程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2 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建设良好的实验实训设施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中心进行实验实训建设,为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目标提供实训条件,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对于验证性实验设施,以满足“必须”和“够用”为基本原则,而以训练为主的实训设施,要真正针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解决“怎样干”的问题。实训设施的建设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强调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重点建设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实验室与实训场。如加强在校内构建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先进性的实训设施。校外则选择具有代表性、便利性、先进性的实训基地,这是实训实验设施建设的重点。如新投入的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户内电气设备检修场、户外输电线路实训场,还有各类变电所、水电站等固定实习基地,均为学院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训场所。

3 强化技能训练,制订技能训练方案与考核标准

在满足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采取多种形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际动手训练,以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是统筹考核各项实践环节,以保证实践课程的系统性;二是组织开展技能竞赛,让学生在竞技比赛中,自觉参与技能实训,调动其积极性,营造一个操作技能的学习氛围;三是制定各专业训练模块标准,并进行考核,努力探索“一考双证”的教学模式,使技能模块与职业资格证书相挂钩。

组织电力类专业学生进行电工基本技能、电子线路安装调试、输电线路登杆等技能训练和比赛,对促进学生技能训练、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

4 编写适应行业发展及学生学习的教材与资料

专业老师主编或参编教材与教学资料,编写出更加适合专业学习的教材,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组建学院初期,学院就与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发起并组织了《全国高职高专电类精品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共有全国10多所水利电力类高职高专院校参与。学院共参加专业技术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实训课近30门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继电保护调试技术》《配电网自动化》《电力法律法规与案例分析》《开关电器检修实训》和《电子制作实训》等6本教材由该学院主编。为了做好本轮教材的编写工作,学院多次召开编写会议,提出教材编写要求,鼓励各位老师积极与主编及兄弟学校的老师进行联系,编写出适合高职特点、内容科学、形式新颖、经济实用的优秀教材。此项工作对于学院电力类专业的教材建设工作、专业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学院知名度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精品教材面向行业、面向就业,更贴近于学生理论、实践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从课堂学习到上岗就业的过渡。

5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道路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是学院的传统骨干专业,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为了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更好地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学院加强了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为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电力专业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学院电力专业的教学密切联系电力生产的实际,更加体现出职业教育特色,学院专门聘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他们的教学把工程实际的工作情况、先进的技术传授给学生。

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反馈,了解企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满意率。安排教师到企业走访,调研学生就业岗位所需技能,从而不断对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调整和改进,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形成良性循环。

为了深化电力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了使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学院不断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根据社会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确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共同编写校企合作教材,在师资、技术等方面共同合作。企业将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引入学校,把课堂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研发和技术应用,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加强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密切联系,实现了生产、教学、科研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还从根本上解决了在校学生的实践教学及就业问题,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构筑了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化的校企双赢机制。

6 结语

积极深入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力专业教学改革,使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不仅促进了理论、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研究,而且有效改进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方式,使高等职业院校的电力专业毕业生更能适应电力行业的需求,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高汝武,包晓晖.高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92-93.

[2] 崔勇.打造特色专业集群 助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6):59-60.

[3] 苏霄飞.应用VOCSCUM开发工科若干专业高职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 高汝武.特色专业引领专业集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92-94.

猜你喜欢
实训学院教材
初等教育学院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