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晶晶
(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人民医院,辽宁 锦州121300)
消化性溃疡是要是指胃溃疡病症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症,其是临床上相对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但目前对胃溃疡的发病机制仍在探索中。该病具有长时间性以及反复性等特点[1],治疗难度较大,在临床中常使用泮托拉唑以及奥美拉唑治疗,但是二者治疗的效果备受争议。 基于此研究背景下,我院着重对90例消化性胃溃疡做分组试验,对其给分别予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治疗,以探寻合理的临床治疗药物,为患者带去福音,现将试验内容整理如下。
1.1 一般资料: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来源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常规组(45例);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25∶20,年龄在29~71岁,年龄均值为(41.2±5.9)岁;病程在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5±1.4)年;观察组患者:男女比值为24∶21,年龄在28~69岁,平均年龄为(40.1±5.6)岁,病程在4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1±1.1)年。经比较观察组、常规组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相当(P>0.05),可将资料用于本次试验中。
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排除标准;入选对象均将患有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者;患有活动性出血;幽门梗阻以及穿孔等并发症者;药物过敏史者;患有符合性溃疡者。
纳入标准:于1周内经胃镜检查患者为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者属实,且溃疡在4~18 mm,且溃疡数量未多于2个;于治疗期间未使用其他药物者。
1.3 治疗方法。常规组:奥美拉唑治疗。该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国药准字H20074063,规格为40 mg)治疗,每次给予20 mg口服,于1日治疗2次,可依据诊治医师适量的调整剂量。观察组:泮托拉唑医治。本组患者选用药物为泮托拉唑(杭州中美化东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国药准字号H130466,规格为80 mg),以40毫克/次口服方法给药,于1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4周,在治疗期间对患者临床表现予以观察。
1.4 观察指标以及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胃溃疡复发事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以及治疗费用等指标详细地统计在案;同时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不良反应事件加以分析。
疗效评定: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彻底消失,且黏膜未发生水肿等现象,则评为痊愈;经医治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且胃溃疡面积缩小到未治疗前的20%左右,则评定为显效;治疗4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观,且胃溃疡面积缩小到以往的50%,则评为有效;经服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未发生改变,且胃溃疡面积恶化,则评为无效。其中,总有效率=痊愈比率+显效比率+有效比率。
1.5 统计方法:试验中所用软件版本为SPSS20.0,对涉及到的计量数据进行统计时,选(x-±s)代表,t检验;而计数数据进行统计时,取百分比(%)代表,χ2检验;客观对照分析2组入选对象临床数据,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经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愈者14例(31.1%),显效者10例(22.2%),有效者17例(37.8%),无效者4例(8.9%),总有效率达到91.1%;常规组痊愈、显效以及有效、无效的例数为16例(35.6%)、9例(20.0%)、15例(33.3%)、5例(11.1%),总有效率达到88.9%;由此可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相当(P>0.05),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胃溃复发情况以及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费用对比分析:经分析,观察组的胃溃疡复发生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以及医疗费用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患者胃溃疡复发、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费用等统计结果[(x-±s),n(%)]
2.3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经医治后,观察组总不良发生率为6.7%(3/45),其中腹泻者2例,头胀者1例;而常规组的总不良发生率为8.9%(4/45),发生头胀者、腹泻者各为2例。经比较可得知,观察组和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甚小(P>0.05),两组不具有统计学价值。
随着国民经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但因其饮食不合理常产生胃溃疡疾病。近年来,我国的胃溃疡发生率愈发增加,其引起了临床的极大关注。该病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故选取及时的治疗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经研究[2],产生胃溃疡的重要因素是因胃酸量过多,胃黏膜保护功能减弱等,因而需要选择能够阻滞胃酸分泌以及起到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才能缓解病情。在临床中治疗胃溃疡药物,主要有抑酸剂类以及胃黏膜保护剂类药物等,但大量的抑酸剂可降低对溃疡面的劣性刺激作用,继而较易复发,一旦过量将会导致消化不良现象,并能引发胃肠道细菌感染,提高胃癌的患病率。
泮托拉唑于临床中治疗消化性胃溃疡受到极大地追崇,主要原因在于该药属于第三代新型质子泵抑制药物[3],可将其划分到苯并咪唑磺酰基的衍生物类药物,可对94%的HKATP酶的活性予以有效抑制,减少胃酸分泌,而分子吡啶环以及苯咪唑构成的关键疗效在于其可将PH低的壁细胞小管合成环化次磺酰胺[4],经膜表面的H+-K+-ATP酶具有的半胱氨酸影响下,可合成酶的抑制性物质,进而使酶的活性减少。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均相当,但奥美拉唑虽具有抑酸功效,但其对于干细胞色素P450活性无抑制作用[5]。
本组研究中,行泮托拉唑治疗的观察组较行奥美拉唑治疗常规组,在临床疗程以及不良反应均无差异性,而前者的胃溃疡复发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以及治疗费用较后者更优。由此证实,对消化性胃溃疡患者行泮托拉唑治疗,可降低胃溃疡复发率,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该药在临床中具有可行性。
[1] 林小兰.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5,27(11):175-176.
[2] 庞海霞.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2):2582-2583.
[3] 宋仲怀.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580-581.
[4] 郭雨栋.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7(24):167-168.
[5] 冯红浪.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