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15年8月1日,国家重新定义了博物馆的首要功能,把教育意义放在其首位,对博物馆的功能性提出了要求。博物館要积极应对社会需求,跟上时代的脚步,对社会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随着我国对博物馆的宣传和知识普及,博物馆对社会教育发挥了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文化和社会教育的传播上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博物馆对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了社会教育结合博物馆意义。
关键词:教育;博物馆;社会
引言:
博物馆种类繁多,其特点也各不相同,不过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就是给人们提供某方面的知识。这对于社会教育来说是很有帮助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管理者也意识到了博物馆能给外界带来的价值,并逐渐开始重视博物馆对社会教育起到的功能性作用。
一、博物馆发展历史和我国对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视
1905年1月14日,张骞建立了南通博物院。他认为博物馆应该罗列物品,古今兼备,纵人观览。
从张骞创办南通博物院开始,我国博物馆首要目的是传播知识、教育公众。1946年初期,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开始定义博物馆的具体含义,认为博物馆不仅仅是保管一个国家文物和自然遗产的宝库或者代理人,而是具有广泛意义和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在2007年8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里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再次修订,而这次改定却把社会教育功能放在了第一位。重新定义博物馆为一个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机构。以征集保护和研究来展现人类及环境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社会教育为目的供人们研究和欣赏。新定义以及免费开放的实施,很快获得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参观。
虽然我国的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起步较晚,但是在2008年我国就开始实施免费开放博物馆的条例,让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发生真正的转变。接下来国务院颁布博物馆以收藏保护为目的条例,向公众公开表示博物馆是有教育功能、传播文化的专业单位。同时,博物馆是经过相关司法机关进行登记管理的非营利机构。这次我国把“社会教育”放在了博物馆功能的首位,可见我国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看重并努力与国际水平接轨。
二、社会教育与博物馆的结合
(一)早期博物馆结合社会教育案例。
在1958年,华侨博物馆成立,由陈嘉庚组织建成,于1959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全球首家华侨博物馆。陈嘉庚先生在《倡办华侨博物院缘起》中说到,创办华侨博物院是为了表达华侨对祖国的热爱和作为华侨与国内人民联系感情的纽扣。博物馆有助于国内人民与海外华侨的文化交流和感情交流。
按陈嘉庚先生的要求,华侨博物院是作为海外同胞与国内人民情感的纽扣,更是华侨与国内人民交流的基础窗口,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地,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更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友好关系。
华侨博物院加入了“博物馆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并促进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的衔接。博物馆的理念推入实践活动并探索一系列参与性,益智性的教育课程,大大提升了社会教育的推广度,并取得了一定成功。
华侨博物院自主开发研究的教育项目有青少年教育活动“穿越滇缅运输线”和与其他博物馆合作开发的教育项目有建筑纸模型竞赛、精神宣传月演讲进校园活动、勇者征途等活动。
(二)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活动开展。
教育活动由“走出国门”、“侨民公民”和“辉耀历史”三大部分组成。这个活动系统、形象地展现华侨华人走向世界历史、融合当地风土人情的历程和奉献社会的历史过程。选用《华侨华人》的一段历史南侨机工为主题。讲述1937年,日本蓄意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导致抗日战争随即爆发,导致抗日战场的物资缺乏。在1938年8月滇缅公路修建,因为专业人员的缺乏,所以国民政府招募技术人员修建公路传送物资。南桥机工分15批相继传送物资,然后回国投身抗日战场。据不完全统计,牺牲、失踪、病亡的南侨机工超过1000人。博物馆把这段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共同缅怀为为国牺牲的勇士。让人们勿忘国耻,振兴家国。另一个项目是“勇者的征途―穿越滇缅运输线”真人棋盘扮演游戏也历史开发设计而成的。参观者运用自己在参观展览和聆听讲座的过程中学习的知识。用于游戏中的知识问答。另外还有建筑纸模型比赛,这个活动已经举办了两届。竞赛的内容分为缤纷童年纸艺彩绘赛、城市梦想等8个项目。建筑场景由华侨博物院承办,参赛选手几人一组在项目中任选一个主体,自由发挥,创作建筑场景,目的是鼓励青少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在2016年进行了百场宣讲进校园活动是由多个博物馆联合举办,旨在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科教兴国、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得到了一定的社会反响。在1959年开放的华侨博物院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路程,但是在社会教育功能方面可以说经验不足存在一定的短板,存在很多不利条件,场地狭窄、设施陈旧、教育项目落后、人力资源等问题。但是博物馆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和压力,在社会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三)经验总结。
1.挖掘自身文化价值,创新教育特色:博物馆自身的优势就是拥有巨大潜力和文化价值的各类瑰宝,但博物馆在硬件设施、教育手段还比较缺乏优势。博物馆应该和社会机构加强沟通来促进双方合作。如科研机构、公益团体、新闻媒体、政府等机构开展合作,可以弥补缺漏、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是扩大受众面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2.发展志愿者:志愿者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发挥的作用正在不断加强。博物馆要加强志愿者对于博物馆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最重要的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讲解水平要让参观者明白了解,并加强了社会教育的宣传力度。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做了有益的补充,增添了博物馆活力。志愿者成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坚定力量。
3.利用网络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多媒体技术等与博物馆社会教育相对结合发展;另一方面,博物馆要寻找专业人才来做网络宣传,这些人才具有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文化素养,熟悉数字化博物馆操作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资源,从而保证向公众传播的文化知识的科学性,保证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各阶层接受到相关的博物馆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与社会教育结合后,得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跟随时代脚步,合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使促进社会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为社会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垒.浅谈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东南文化,2001,(5):84-85.
[2]郭娅.浅谈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 教育界,2014,(6):6-6.
作者简介:戴祥慧(1987.10-),女,湖北省鄂州市,管理岗九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