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芳霞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博物馆是文物的主要集中地,它涉及的工作内容比较广泛,除了存放文物之外,更肩负着文物收藏和文物保护的重要职能,同时对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博物馆在文物收藏和文物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当前我国博物馆文物收藏和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博物馆的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职能。
关键词:文物;职能;保护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文物收藏、遗址保护机构,应发挥自身优势,不遗余力地坚持文化自信,做好文物的管理工作。处理好收藏和利用之间的矛盾关系,就是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物是博物馆赖以生存的基础,文物收藏和科学管理是博物馆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博物馆研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实现的前提条件。博物馆的文物是一种特殊的知识载体,具有特殊的知识魅力。由博物馆的文物组织起来的陈列、展览,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体,构成的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体系。这种特殊的知识体系,吸引了各层次的研宄者、求知者到博物馆参观学习,文物的知识价值让文物活了起来。
一、博物馆文物收藏职能与文物保护现状
(一)忽视人防的重要性
博物馆涉及的工作内容比较多,特别是关于文物保护和收藏方面的工作,必须建立由物防、人防和技防组成的完整的安防体系。三者之间互相密切配合,才能真正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人防是文物收藏和保护的关键所在,只有做好人防工作,才能将物防和技防落到实处。物防和技防为人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多数博物馆将安防工作的中心放在了物防和技防,忽视了人防工作。尽管博物馆已经装置了先进的监控设备,但是保安队伍建设比较薄弱,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人员流动性较大。
(二)博物馆文物保护比较孤立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博物馆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安防体系。无论是监控系统、安防设施,还是行政部门,在日常的检查工作中,一般将工作重点放在宏观方面,如防损、防火、防盗等,微观方面的工作不到位。在开展博物馆文物收藏和保护工作时,一般都是博物馆自己在单打独斗。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博物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效性并不高。面对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一起推动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让中国优秀历史传承下去。
(三)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在博物馆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先进的消防设备、信息化安防系统、全过程监控平台的使用,使得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更加方便,但是这些设备的使用会使管理人员因此而放松了警惕。在许多博物馆中,并没有建立起与文物收藏和保护的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也不重视。因此,在文物保护工作中,没有可行的制度保障,让各项工作无法顺利地进行。
二、加强博物馆文物收藏与文物保护的方法
(一)加强对文物保护人员的培养
文物收藏和保护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这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不仅关乎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影响到历史古迹的传承。在博物馆内,收藏工作主要是以实物收藏为主,文物也是文化资源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所以它是独一无二的,记载了人类在某一历史时期社会活动,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遗留下来,是对当时历史的一种再现。博物馆内一般都藏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开展文物研究、保护与宣传工作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因此,作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收藏意识,专业水平是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普遍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现代化的技术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其应用于博物馆文物收藏和保护工作中,可以让各项工作更加规范化。在这一背景下,对博物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管理制度
我国《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明确提出,要对文物保管工作制度进行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对文物的妥善保管之外,还要编制详细的编目,进行确切的鉴定,对所有藏品进行科学化管理。首先,建立完善的文物管理步骤,结合博物馆原有的有关规定对文物进行科学管理,设立集文物注销、接受、鉴定、等级、编目等于一体的工作机制,每件文物按照该步骤进行保管,降低文物丢失或者损害的风险。其次,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文物收藏和保护涉及的环节较多,在制度的建设方面也工作量比较大,主要的制度包括设备检修制度、文物复制制度、出入库管理制度等。
(三)加大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
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关乎我国历史文化的继承。为了提高文物保护的工作效率,必须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如果群众参与到其中,才能更好地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博物馆要重视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加大宣传的力度,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的职能作用,让社会各界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让广大群众意识到文物保护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而提高社会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首先,博物馆可以深入到社区,在社区组织社教工作,开展文物保护宣传。博物馆可以到基层社区中,对群众进行文物知识宣传教育,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群众中,激发群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以此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文物保护环境。其次,开展专题讲座。博物馆可以利用本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深入到各个中小学中,对学生开展文物保护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是我国的一项非盈利性质的公益单位,它的主要职能时收集和保护文物,同时还兼具文化教育的职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起到推动作用。在新时期,一定要加强对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文物保护人员的素质,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制度,使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并做好馆藏文物的日常保护,进而促进我國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慧.郑州博物馆纸质文物保存保护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5
[2]程锦.文物社会价值的实现及文物保护规划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5(5):93-93
[3]王子恒.信息时代下博物馆文物保护的措施[J].中国民族博览,2016(22):230-231
[4]朱春慧.博物馆文物管理的关键问题与解决对策[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4):248,250
[5]王晶萍.简析强化县级博物馆保管工作的途径——以靖远县博物馆为例[J].丝绸之路,2017(1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