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后勤保障服务部门属于其主要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更是和学校管理质量存在直接联系,同时与高职院校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高职院校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中,需要构建完整后勤保障服务机制,以实现后勤保障服务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保证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各高职院校后勤保障服务的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进行后勤保障服务时,仍然存在部分问题未得到解决,需要管理人员对其予以重视,确保高职院校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后勤保障;发展;对策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各高职院校正优化顶层设計,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努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同时国家正在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高职院校后勤是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不断深化后勤改革构建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保障多元化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为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保障。
一、高职院校后勤保障服务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尚未完善。
高职院校进行后勤管理时,其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后勤部门机构设置和部分机构间进行权限划分。在社会市场经济下,当高职院校进行后勤管理时,其管理体制主要是以企业型管理体制为主,在此基础上,传统后勤管理进行划分时,其主要分为经营服务与行政职能两种。在此过程,后勤部门通常会对其经济利益行为予以呈现,为了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往往会做出损害学校利益行为,从而导致后勤权利超出学校管制。另外,高职院校食堂若要获取最大效益,经常会采取低价方式进行劣质原材料购买,将其作为原料进行加工,然后通过高价卖向学生,直接忽略了对学生健康造成的危害。此类问题属于高职院校后勤较为常见问题,类似情况相对较多,表明高职院校的后勤部门缺少严格监管,需要对其予以重视。
(二)信息化建设不足。
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后勤信息化建设仍然不足。首先,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公文件仍然采用纸质用品作为主要的文件载体,纸质文件的保存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同时,纸质文件的查阅工作较为烦琐,这样的存储方式降低了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效率。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内部的信息传输存在一定障碍,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格式存在较大差异,以至形成信息孤岛现象。最后,部分高职院校的信息数据难以得到及时更新,管理人员常常将数据记录在纸质账本中,再通过计算机进行二次录入,这样的方式不仅延缓了信息数据的分享,也使数据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三)专业化水平低。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专业性较强,并不是单纯地指完成后期管理工作任务。在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发展过程中,需要显著提升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以及社会化,更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但是实际上高职院校后勤管理过于注重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实现,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存在一定的脱节,总体来讲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工作效率也偏低,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二、高职院校后勤保障服务的对策
(一)为高职院校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新时期,按照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深入推进后勤改革需构建具有前瞻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后勤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后勤改革配套制度,如,后勤服务社会化准入机制、后勤服务监管机制、后勤服务质量标准、服务闭环管理机制、后勤服务考核机制、资源配置及绩效考核机制,确保顶层设计方案落地见效、日常运行平稳高效。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机制。
在部分高职院校后勤工作中,由于服务信息传播不够准确,使得针对高职院校师生的服务工作受到影响。在改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运用微信等信息化工具,建立权威的信息传播渠道,以减少口头传播带来的误解。同时学校应当对后勤部门的服务工作进行跟踪管理,运用信息化工具的反馈功能,使校内师生对于后勤部门的意见得以体现。通过这样的方式高职院校后勤部门的服务属性将得以加强,针对后勤工作的监管体系将更加完善。
(三)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建设一支学习型应用型的后勤队伍。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改革事业的向前推进,对后勤队伍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后勤员工不仅需要具有爱岗敬业的事业精神,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敢于开拓创新的进取心。现代社会的知识、信息更新快,业务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要求更高,后勤员工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充电的意识,学他人之所长,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后勤部门也要给员工提供各种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进一步增强员工的综合技能,为后勤事业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四)以构建和谐校园为主要目标。
高职院校后勤的存在也就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排除师生的后顾之忧,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均提供良好的环境,以能够让广大师生在教学和学习中有更多的时间。另外在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也必须要积极改善自身的局限性,一方面要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显著提升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肯定后勤部门在广大师生心目中的地位。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也需要为高职院校教学秩序以及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让高职院校后勤服务逐渐走上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路径,显著提升各项工作的针对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的加快,高职院校师生对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随之提高。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引导,实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创新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广大师生提供一定的后勤保障,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彬,马宇晴.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机制障碍及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09):16-18.
[2]彭士华.新常态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探析——以需求层次为视角[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01):55-57+68.
[3]王彦鹏.基于CEM客户体验管理的“一流”高校后勤建设模式探讨[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2):60-61.
作者简介:胡超群,男,高级会计师,从事后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