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几点因素分析

2018-03-22 12:55阿衣古力·托衣其
魅力中国 2018年43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家庭

阿衣古力·托衣其

摘要: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的养成,对幼儿以后人生的发展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可知,健康心理是人智力、人格、潜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重视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几点因素入手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分析

幼儿心理能够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以及幼儿自身主观能动性等等。其中遗传因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就是说,遗传因素并不决定幼儿的心理发展。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学记》当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是这个道理。幼儿由于年龄尚小,因此,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没有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更多地是在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下来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教育因素是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为重要因素,在实际的幼教当中起到主导作用。

一、家庭教育因素

(一)家长的溺爱

现如今,多数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的溺爱程度更高。对于这种溺爱型的家长往往表现为对孩子的事情都大包大揽,万事包办。孩子需要什么只要一开口,家长马上会帮助,甚至把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一并包揽了去。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在性格上还会表现得越来越懦弱,甚至缺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总会离开家接触到社会环境,一旦进入到社会当中,如果遇到了自己处理不了的事孩子就会变得无法适应,开始出现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不知所措或者是做事畏手畏脚。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根本看不到孩子的缺点,甚至让孩子肆意妄为。这样教育方式下的孩子会形成任性、霸道的性格,不懂得合作,不明是非,往往在做事情时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很难融入到集体当中去。可见,家长的过分溺爱是造成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

(二)权威型的家庭教育

权威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是家长独断专行,忽视儿童的发展和自主性特点,对孩子过分严格,或者是孩子认为家长对自己的要求过分严格。长期在这种“高压”状态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会产生胆怯、怯懦的不良心理特征。在儿童的成长中很少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温暖,久而久之,儿童对于自己周边的事物也不会给予温暖和同情,甚至会形成冷漠的态度,养成孤僻的性格。如果一些父母在对待孩子的错误多采用打骂的方式,孩子的内心会逐渐形成愤恨心理,性格往往以对抗和固执为主。因此,家长要调整自身的家庭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孩子,考虑孩子的感受。

(三)忽视型家庭教育

忽视型家庭教育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关心较少。一些家长可能忙于自己的事业,或者是由于其他方面的原因,很少抽出自己的时间来关心孩子和看望孩子。幼儿园中组织的亲子活动,有些家长很少参加,甚至不参加,这就对孩子的内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幼儿需要得到家长的关爱,如果家长长时间不陪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忽视漠视,孩子必然会感觉十分失落。加上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所以在忽视型家庭教育下,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显现,表现出害怕、孤独、沉默寡言等不良状态。

二、学校教育因素

这里所说的学校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低年级段阶段。作为幼师,不仅要教给幼儿知识,还需要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理解幼儿,走入到他们的内心,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时刻保持童心,做到以幼儿为教育教学的中心。教师要和孩子做朋友,成为幼儿的玩伴和知己。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并没有完全理解幼儿教育的意义,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偏差,造成幼儿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教师的权威意识较强

对于教师来说,要做好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与幼儿在教学上形成知识的授受关系,在人格上要做到平等,在道德上要做到相互尊重。但是一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缺乏民主平等的意识,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幼儿要对自己无条件的服从。幼师这种心态的存在往往会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实现了教师的完全权威。幼儿的受重视程度不高,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对教师避而远之。这种不良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会造成较大的危害,影响幼儿的思维方式甚至是人生观。

(二)教师责任心不强

教师的行为具有示范性,幼儿本身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对幼儿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但是,由于一些教师本身的责任意识不强,爱心不够,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有些教师比较喜欢聪明可爱的学生,对于那些能力不强或者是容貌不佳的孩子抛冷眼。这样一来,被宠爱的孩子会变得跋扈嚣张,而那些被忽视的孩子则会变得孤僻、怯懦。教师应该将自己的爱平均分给每一个学生,这也是教师责任意识的基本要求。如果有失公平,必然会影响部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有一些教师对于幼儿的日常表现不够关心,幼儿出现了不良表现,幼师没有在第一时间教导和制止,久而久之,幼儿会认为这样做没有错误,进而养成习惯。坏习惯的养成很容易,改掉坏习惯却很难,逐渐成为幼儿健康发展的阻碍。

(三)教师对幼儿的讽刺和挖苦

由于幼师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处理一些繁琐小事是难免会出现心烦意乱的状态。此时,一些教师会将自身的脾气发到幼儿身上,对于幼儿无心之过会过分批评,甚至是挖苦和惩罚。这样一来,在幼儿幼小的心灵中会埋下深深的烙印,幼儿会因此产生自卑或者是愤恨的心理。如果教师没能及时地解决这一问题,没有消除幼儿心中的不良感情,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会出现。

三、总结

总而言之,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最常見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问题。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家长和幼师要对孩子多加关心和爱护,多点理解,多点尊重。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及时给予指导和调节。多和孩子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不能因为自身的因素而影响孩子的教育工作。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孩子不良心理问题扼杀在摇篮当中。

参考文献:

[1]张静漪.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2]王丽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2,(16):178-179

[3]姜莉影.幼儿心理问题浅析及解决策略[J].吉林教育.2016(43)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心理健康家庭
家庭“煮”夫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恋练有词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