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收编的篇目。该文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及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充分尊重。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氛围中,为作者的强烈感情所感染。
二、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思辩的能力;注意文体特点:演讲的口语性较强,书信书面色彩较浓厚。学习这篇课文就要了解雨果的偉大情操,把握本文的语言特色。
【知识目标】
一、体味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理解本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二、了解战争给人民或国家所带来的创伤。
【能力目标】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差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
博大胸怀和伟大人格;站在人类的角度看问题。
【重点】体味、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难点】理解雨果的伟大。
【课型】自读。
【教学媒体】powerpoint 视频,朗读读音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朗读感悟法;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讨论。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片断)。
背景简介: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劫掠、火烧圆明园。对此,世界文学大师雨果有什么看法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二、问题研究
(一)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持什么看法?
抗议/批评。故意提问:但是我看到好像是赞扬,比如“丰功伟绩”。学生会说出“反语/说反话”。借此引出──
(二)我们来找出运用了反语的句子。
学生画书1分钟,提问。
反语的作用:讽刺。作者用反语,讽刺英法联军认为自己的强盗行为是体面的、出色的。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行。(板书:反语:讽刺、谴责)
(三)幻灯反语句,齐声朗读。
过渡:雨果用褒义词,反话正说,表达了他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火烧圆明园这种罪行的强烈谴责。那他对圆明园又有什么看法呢?
(四)朗读。
教师范读,或学生范读,或者师生各范读一半(第三自然段)。投影圆明园遗址照片。圆明园原貌已无法再看到。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雨果的文字,发挥你的想象,来感受一下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之美妙绝伦吧。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雨果对圆明园赞叹有加。请同学们找出作者赞美圆明园的短语。(圆明园之美)
提问:这些赞美的语句是不是反语?(不是。)为什么?(因为作者称他们为强盗,强盗的行为,自然是为人所谴责的。)
(五)思考:
⑴ 作者是法国人,却谴责自己国家的行为。是否可以认为雨果不爱国?
⑵ 文中说圆明园是为了各国人民而建造的,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清政府腐败无能,还不如把圆明园的宝物给外国人保存更妥当。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⑴ “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爱国,是希望自己国家富强,而不是霸道。爱国,是拥护正义的政府。雨果谴责的是强盗的法国政府。(言之成理即可。)
批评自己国家的政府的不正当行为,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骨气的。由此,我们认识到雨果的博大的胸怀与高尚的品格。
⑵ 学生发表看法。需要明确一点: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这种行为是侵略、是掠夺、是破坏。这是不可原谅的。
三、作业
抄写词语两遍,并注音。2.给雨果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