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办企业若干财务问题

2018-03-22 11:43邓洁
中文信息 2018年1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监督机制

邓洁

摘 要:在高校大力推进产学结合,兴办校办企业,推动科研成果向服务社会的进行中,因高校与企业性质不同而引起了若干财务问题,本文就资产管理、成本分摊、财务监督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校办企业 资产管理 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1-0-01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民族奋斗目标源源不断的输送专业技术性人才。在新形势下,产学结合正是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各高校在寻求校企合作的同时,亦依托自身的优势条件,创办了与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相关的校办企业,强力的科研团队、时代前沿的高新技术使得校办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初就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如何市场化经营运作,解决财务管理混乱,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成为困扰众多校办企业的一个难题。

一、校办企业存在的财务问题

1.校方投资程序不规范、资产管理混乱

在注册公司时,高校往往以现金、固定资产等方式作为初始投资,由于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其资产均属于国有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若做对外投资,则需要将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变为经营性固定资产。国资委1995年颁布的《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实施办法》与当前的事业单位的经营与经济状况不匹配,高校在创办企业之处投入的资本多数未做“非转经”处理,致使创办的企业财务核算不独立,部分资产依旧在学校财务体系核算。

拥有着科研优势的学校可以为校办企业提供生产技术方面的支持,在经营管理上由于缺乏市场经验,出现或全部放权给企业管理者或学校内部人员全权控制的极端现象,在会计核算上容易出现只考虑一方利益的情况,在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缺乏的情况下,学校所投入的资产运营情况很难被公平公正的核算。

2.成本分摊不明确

部分占用學校资源办公的校办企业,因资产产权划分不清,在财务成本核算上,未将占用资源的损耗计算在企业经营成本中,不向学校支付相应的使用费和损耗费,当学校将该部分损耗入账时,本应由企业承担的费用则转移给学校,无形中加重了学校的财务负担。

校办企业的初衷之一是将学校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因此,在企业中承担主要技术工作的员工多数是学校的教职工,他们在企业中的工作属于课余兼职,一般不获取报酬,政府财政为其支付的工资无形中承担了企业本应承担的人员成本。

3.缺乏相应的财务手段

校办企业的财务人员多数是学校财务抽调出来的职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一般企业会计在账务处理上的不一致,致使学校财务人员在财务手段上相较专业的企业财务人员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第一,市场敏锐性不强。企业中,财务人员在做预算及确定库存量时,需要配合销售部门,以销定产,以周转率确定库存量,制定相应的付款优惠条件确保应收账款及时收回。学校财务人员长期处于实收实付的半计划经济状态下,缺乏市场敏锐性,与业务部门脱节,难以强有力的辅助管理者做正确的经营决策。

第二,融资手段单一。作为公办高校,在财政拨款不足以支持学校建设时,多数会采取商业贷款的方式进行筹资,股权融资的方式在目前并未出现在高校融资中。校办企业在资金周转不畅时主要依靠向金融机构借款来缓解资金压力,导致负债率一路飙高,超出合理的财务杠杆范围,形成恶性循环后,最终由于资不抵债而无法持续经营。

第三,绩效考评体系设置不完善。高校的绩效考评体系偏向于行政考评和业绩考评,高校财务人员不参与高校绩效考评体系设置。在企业中,财务人员需要通过相应的财务指标配合企业管理者设计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绩效考评结果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从学校抽调的财务人员受学校工作环境的限制,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在校办企业绩效体系设计中,难以给出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合理有效的绩效考评意见,在企业绩效考评体系明显滞后企业发展时,无法及时的给出调整建议。

二、解决校办企业财务问题的对策

1.明晰产权,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首先,学校以资产对校办企业进行投资时,应先确定可以确保完成本单位的正常工作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后,再对企业投资,而用于维持学校自身正常发展、完成事业单位任务的必要资产、上级补助以及财政拨款均不可转为经营性固定资产做投资,要杜绝“一手办学,一手经商”的现象。

其次,通过“一校两制”措施,将经营性国有资产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分开核算,合理评估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初始投资额及占股比重,将无限责任转变为有限责任,将经营失败对学校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可以在学校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对高校的经营性资产进行管理,以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者创办或投资企业,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高校与企业间的“防火墙”。资产管理公司可定期对所管理的资产进行清查和评估,及时确认减值损失,核销坏账,剥离不良资产。

最后,学校应在每年年末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增值评估。学校可依据自身的情况,采用传统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公式计算资产增值情况,也可采用EVA评估法,将校办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债权成本)的差额确定资产的保值情况。

2.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思维,加强管理监督

学校成立董事会,聘请外界管理人员对校办企业进行管理,实现校办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董事会对负责企业重大事项做决议,具体经营管理由职业经理人完成。采用多渠道多手段融资方式,有效控制企业资产负债率,让企业良性循环运作。建立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模式,动态跟踪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风险意识,识别防范市场经济下不可避免的各种经营风险,年终聘请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外部审计,客观评价经营管理的规范程度,做到“国有资产走到哪,监督机制跟到哪”,最大力度保证国有资产增值保值。

在现行制度下,学校与企业管理模式及财务制度不一致导致的校办企业出现诸多问题,学校需积极推进校办企业市场化规范化运行,让学校的科研成果可以真正的服务社会,推动我国自主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牛乐,牛欢欢.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的实施条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3).

[2]戴恒年.谈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会计监督[J].财会学习.2016(5).

[3]刘子斌. 高校校办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2).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监督机制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浅析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完善对策
建立书评的监督机制
完善我国人大选举监督机制的思路——以衡阳破坏选举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