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网络系统

2018-03-22 11:44杨翼泽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天眼物联网互联网

杨翼泽

摘 要 本文旨在为中小学的学生们对于城市安全系统进行简单的了解。为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城市安全联系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培养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兴趣。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天眼”工程的概述以及其组成部分进行叙述,通过计算机科技的原理与“天眼”工程相联系,以及对于未来对于城市安全的展望。

【关键词】“天眼”工程 信号放大器 視频监控系统 物联网 互联网

1 “天眼”工程概述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基础不断提高。对于社会治安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不少城市都提倡打造“平安城市”。“天眼”技术工程是基于互联网及物联网发展至今,为了监督与监管城市安全而研发而出的一套系统。在学校中,道路信号灯旁以及人群密集的各个大型易发生突发事件的场所投入使用。在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人们对于自身安全的越来越关注,父母希望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安全有保障,希望自己的出行更加安全。尤其在大型城市当中,随着汽车保有量逐渐的升高,对于交通信息的掌握的需求变得尤其突出。一个安全稳定的出行环境,自然少不了无处不在的监管。尤其在车流量很大的地区,交通违章以及交通堵塞情况都需要依靠“天眼”网络技术的传输,以及控制中心的调控,两者相互配合才能确保一个流畅,安全的交通环境。“天眼”工程的出现就是拿起科技的武器,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人民的生活正常运行的系统。

2 “天眼”网络工程组成

“天眼”工程一般分为前端的视频监控系统,即就是在道路旁安置的视频检测点。信号传输通道,一般使用的是电缆和光纤,该部分的主要功能就是将视频监控系统监测到的信号包括图像信号,音频信号以及由控制中心反馈回来的控制信号的传递。一般而言使用电缆的成本较低,但是电缆存在有其缺陷,对于低频衰减小,频率越高其衰减越强烈,故而会存在传输信号失真的缺陷。而光纤传输的优点就在于可以提供超长距离的传输并保证信号不失真,但光纤传输成本远高于电缆。第三个部分也是其核心部分,中心控制系统。监控中心主要组成是:信号放大器,用于显示各个信号的大屏幕,以及控制键盘。信号放大器用于放大由光电缆传输而来的信号,使其显示于大屏幕上保持其画面,声音清晰。控制键盘主要用于出现情况进行调控,并将信号通过网络传输至地区负责人或者负责的民警处,进行控制。

3 计算机科学结合“天眼”网络技术的原理概述

“天眼”网络工程,其实质上是一个视频音频的拍摄系统,通过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联通,将警察或者学习等场所的监控系统与其相连。进行信号的传输以及反馈。故而计算机科学作为“天眼”网络工程的又一大基础科技在监控体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物联网技术表现在,将前端摄像系统与信号的转化相联系,将前端摄像系统拍摄到的视频音频信号转化成为数字信号,通过信号传输系统进行传递。在控制中心,存在的信号转化系统将其数字信号转化为视频音频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其信号传递不损耗,一般而言都会将信号频率减小,在控制中心存在一个信号放大器,可以将减小的信号重新放大,以保证大屏幕上显示的就是视频拍摄系统发送的原始信号。在这其中,以交通运输方面举例,在发生道路拥堵状况时,通过“天眼”系统的监测,将其控制信息由控制中心通过互联网传输给地区电子警察监测系统,公安机关随即可派遣民警前往现场进行调控与疏散,保证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即在整个体系中,计算机技术依旧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之一。

4 “天眼”工程对于计算机及其网络配置的要求

“天眼”工程对于计算机及其网络配置的要求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另外一方面是网络电缆及其光纤的要求。对于网络电缆及其光纤的选择上,根据其传输的要求以及信号传输的距离来决定。一般而言,有同轴电缆,双绞线电缆以及光纤和光端机。在比较小的视频监测或者是传输距离较短(300-500米)的要求下可以使用。当视频信号的带宽达到6MHz时,或传输距离较长时,同轴电缆的色彩会明显减弱,故而可以选择光纤或光端机保证视频传输质量。对于计算机硬件要求根据其储存容量的需求以及视频信号的要求进行选择。直连式储存但其不能满足大量的储存需求,储存区域网络建立在光纤网络的基础之上。其在IP局域网以及广域网上的应用都应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同时还可兼容各操作系统。

5 “天眼”工程对于保障城市安全的展望

“天眼”网络工程已经深入到了社会中,不论大中小城市在道路旁随处都可见到视频监控的摄像头。还有一些是用于检测车辆速度或违章。监测车速的分为埋式测速以及悬挂式测速等。可以检测区间行驶速度以及瞬时行驶速度。在一些特殊路段,比如存在公交车站以及学校等的路段处,往往会设置监测摄像头以及测速标准用以监测车辆。但车辆在行驶中仍旧存在着危险驾驶的情况。视频拍摄无法进行全路段的监测。同时“天眼”工程的发展向着高清拍摄不断的进步。在道路视频拍摄下,甚至可以看清楚司机及其副驾驶的动作,甚至连有没有系好安全带都可以记录的十分清晰。但是,城市安全依旧不能够完全的保障。就算是用圆形无死角状的摄像头,依旧存在不能拍摄到的盲区。而这些盲区依旧是违法犯罪的场所。“天眼”网络仍旧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在未来或许人们的智能手机上的摄像头亦可以记录紧急情况的发生并进行信息的传输。

6 小结

“天眼”网络系统,在其前端视频监测点,信息传输系统,控制中心三者良好的配合下,快捷且高效的保障着城市的安全。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电缆以及光纤的优势互补下,各大中小城市都已完成了其监控系统的安置。计算机技术与“天眼”工程的结合,亦是将“天眼”工程的最大化的进程。在未来,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与“天眼”系统更为密切的结合对于进一步提高城市安全提供了动力。尽管如此“天眼”系统仍旧存在着诸多限制,需要人们进一步的通过发展科技,经济以及人们的教育体系来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梁瑞明.介休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及“天眼”工程的经验和做法[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2009(09):120-123.

[2]田晓珍,湛强.“天眼”工程视频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S2):15-17.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猜你喜欢
天眼物联网互联网
天眼刷“锅”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
高轨“天眼”诞生记
神秘的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