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奇 窦可
初冬时节,走进河南省工人文化宫,秋日的浓烈依旧不肯褪去,红的叶子、绿的草坪、五彩的花朵……把文化宫装扮得斑斓绚丽;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打拳练剑的老人、密语树下的恋人、追逐嬉闹的孩子怡然自得地享受着公园的优美环境。
多年来,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将“发展绿地文化、打造特色公园”的指导思想贯穿于园林绿化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文化宫群众文化工作职能和优势,不断丰富和拓宽为民服务内涵,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市民群众生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先后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省级卫生先进单位”、郑州市“五一”文明号、郑州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示范点”等荣誉称号,雕塑公园成功创建为省级绿化达标公园;接待全国各地兄弟单位参观团几十个,并在郑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期间作为推荐单位接受国家级专家组的验收,获得各级领导和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漫步在文化宫内,修剪精细的造型植物、笔直的草坪切边、规格统一比例适中的树穴……无不展示着公园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景觀整体艺术品味。
几年来,文化宫科学配置植物,以公园原有的大树为骨干,以小、多、匀、精为特色,对现有的植物数量品种进行调整充实,增加了乔木、彩叶树种和开花灌木千余株,乔灌木、草坪、花卉搭配科学合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充分显示了植物种植的多样性和观赏性;根据郑州市园林局 “五星五级总提升”竞赛考评标准要求,在全园内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大到植物的长势、造型、修剪,小到草坪的切边、树穴的规格,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园内造型植物和绿篱模纹花带始终保持较为美观的景观效果,省工人文化宫精细的管理在郑州市园林局园林绿化管理竞赛考评活动中连续多年获得红旗单位。
在打造精品园林的同时,文化宫通过一年四季不间断地摆放立体花坛、园林小品的形式,不断提升景观内涵,丰富市民游园内容。每年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文化宫主要入口处和主要景区精心设计制作的立体花坛,或构思巧妙,或形式新颖,或特色鲜明,较好地烘托了节日气氛,增添了喜庆色彩;园内景区和环路则结合季节变化,布置形式多样的花钵、色彩缤纷的花境、活泼自然的缀花草坪为市民游园增添了新看点,营造了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的景观效果;在2017年园博会开幕、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复查期间,文化宫在雕塑公园及五一公园主入口处设计制作大型绿雕4处、盆景25处、孔雀开屏等造型菊花37处,制作精美的绿雕与形态各样、颜色艳丽的造型菊竞相争艳,公园内外花团锦簇、喜庆热烈的景观效果,受到了市民群众和媒体的高度好评。
如果说园林绿化是公园的形,那么园林文化就是公园的魂。文化宫采取多渠道、多手法地将文化建设与园林管理有机融合,扎实推进了特色文化公园建设工作。
在花事活动中展示园林文化。持续举办公园广场系列花事活动,挖掘省工人文化宫紫薇特色,成功举办紫薇花展,园内10余个品种400余株展瓣吐蕊、竞相开放,在紫薇花展期间,文艺演出、文化长廊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精彩上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赏花观景;除此以外,全年不间断举办盆景展、插花展、花卉展等花事活动丰富了市民群众生活,无论是独具自然艺术精粹的盆景展,还是与市民互动性较强的插花展,或是展示园林艺术的花卉展,这些让园艺走入百姓生活的做法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的强烈反响,省市新闻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在群众活动中打造文化品牌。发挥公园广场文化活动平台作用,以劳动文化为核心,重点打造地书、灯谜、节日文艺演出三大“中国梦”系列文化活动,2017年先后举办2次“中国梦·大地情”园林广场书法大赛,吸引了本市和周边城市500多名地书爱好者报名参加,为地书爱好者搭建了交流技艺、展现才华的平台。利用省工人文化宫中原文化灯谜创作基地的优势,举办了“中国梦·民俗情”郑州市职工群众灯谜展猜;每月推出一期“中国梦·文化情”广场群众灯谜展猜和灯谜知识讲座活动,推广、普及传统灯谜文化。整合群众毽球活动资源,举办2017郑州市职工毽球邀请赛,吸引了全市各行各业的20个代表队100多名队员参赛,极大地提高了文化宫文化品牌影响力。同时精心组织京剧社、豫剧团、曲剧团、越剧团等群众文艺团体开展文艺演出,每年演出在500多场。做到了“天天有活动、节日有庆祝、季度有主题”。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充分发挥群众文化优势,以“中国梦·梨园情”戏曲文化周为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演唱形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递文化自信;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了“河南坠子传统(曲)书目展演”,具有乡土特色的历史文化典故,进一步宣扬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优秀的精神食粮。
在正能量宣传中建设文化阵地。从文化宫社会功能定位出发,结合公园园林景观建设,开展极具园林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大力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公园内,十余个精巧雅致、与园林景观融入自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体景点,几十组以敬业奉献为主题、红色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长廊,百余块儿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版面,千余米以河南省劳动模范为主题的道杆灯箱……这些制作精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公益广告、景点,与公园优美的园林景观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游园市民驻足欣赏, 特别是文化宫将音频、视频一应俱全的舞台与职工文化艺术长廊互为补充,成为融文、图、音、像为一体的劳动文化宣传阵地,更是受到市民群众好评, 很多市民纷纷表示在省工人文化宫感受到了相得益彰的“美景”和“美德”,这种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的形式,让大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位于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北侧的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是市民观花赏景之余最爱去的地方,服务站内无论春夏秋冬随时供应的开水倍受市民欢迎;喝茶饮水之余,图书角几千册图书和当日的报纸,为大家提供了精神食粮;除此以外,养花知识咨询、问路咨询、失物招领、食物加热、急救药品、应急电话、出借雨伞、针线包、开水等体贴入微的细致服务,让游客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省工人文化宫一直将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重点,依托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切实为市民群众提供人性化、精细化、常态化和长效化的便民利民服务。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坚持以“五个一”(即一分引领、一分情怀、一分书香、一分健康、一分关爱)为志愿服务特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全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党员志愿服务示范公园、书香公园、健康公园、助残公园,目前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注册志愿者1000余人、日均服务600多人次、服务总时数约9800小时,每年服务市民群众近30万人次,在公园内营造凝心聚力服务群众、自觉奉献社会的生动局面,树立了郑州园林服务为民的良好社会形象,受到了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先后获得郑州市“五一文明号”、郑州市“优秀志愿服务站点”、河南省“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示范站点”等荣誉称号,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尹德明,资产监督管理部部长李庆堂,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会主席王保存,中共郑州市委组织部长焦豫汝,郑州市工会主席赵新中等领导先后莅临文化宫调研志愿服务工作,并给予了充分好评。
河南省工人文化宫犹如坐落在都市中的一片宁园,精品特色公园建设绘织出了她的旖旎秀美,倾情服务群众铸就了她的服务品牌,随着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号角的吹响,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将以崭新的姿态踏上播种绿色的新征程,不断促进生态、景观、文化的协调发展,为郑州市园林绿化事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