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2018-03-22 12:03施伟萍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刘禹锡苏州

施伟萍

摘 要: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苏州任刺史期间涉笔的题材主要是写景咏物、怀古咏史、游宴酬唱等等。他创作的诗歌特色鲜明,有匠心独运之处,不愧有“诗豪”之称。他主政苏州不仅解除了苏州的水患,还流连苏州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吟诵苏州的山川风物,为苏州的城市风雅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唐代诗人 刘禹锡 苏州 诗咏

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等诗歌名句,早已为后世所传扬,他素有“诗豪”之称,他曾在苏州做过三年刺史,但短短的三年,他得到了苏州百姓的尊敬和认可,他与唐代在苏州担任过刺史的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为“三杰”,苏州百姓为他们三人建立了“三贤堂”,至今为人称颂。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号乐天。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刘禹锡籍贯争议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河南洛阳,第二种说法是江苏徐州,第三种说法是浙江嘉兴)。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登博学宏词科。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年,与柳宗元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任州官,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对刘禹锡一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元和十年(815),宪宗诏令刘禹锡还京,准备委以重任。但刘禹锡回到长安,目睹朝中大多都是过去与他政见不合的人,心里感到特别压抑。游长安玄都观时写下《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因诗中讽刺当朝权贵再贬。至大和二年(828)从和州刺史召回,任主客郎中。刘禹锡回到长安再游玄都观,写下《游玄都观诗序》:“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次嘲讽朝廷的官僚守旧和小人得志,刘禹锡于大和五年六月(831)再贬为苏州(今江苏苏州市)刺史。

刘禹锡于大和六年(832)二月抵达苏州。苏州在中唐时一直是一个比较富庶的地方,但前一年发生水灾,给百姓带来严重的灾难。刘禹锡到任后深入民间,询访灾情,并将了解到的百姓疾苦上报朝廷。他为民请命,赈恤灾民。他在《苏州谢赈赐表》云:“伏以臣当州去年灾尤甚。水潦虽退,流庸尚多。臣前月到任,奉宣圣旨,阖境老幼无不涕零。询访里闾,备知调擦。方具事实,便欲奏论。圣慈忧人,照烛幽远。特有赈恤,救其灾荒……伏奉去年二月十五日敕,苏州宜赐米一十二万石,委刺史据户均给者。”可以看出在刘禹锡的努力下,争取到了免除赋税徭役的政策,还从官仓拨出12万石大米,按照本州户口数平均分发给饥民。这两条休养生息的措施,让民心基本安定下来,同时也为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必要条件。《旧唐书·文宗纪》也记载:大和六年(832)二月“戊寅,苏、湖二州水,赈米二十二万石,以本州常平义仓斛斗给”。大和七年(833)十一月,因刘禹锡一年多的悉心抚绥,消除了灾情,恢复和发展了生产。至大和八年(834),苏州不仅灾情消除了,户口数目也有所增加。刘禹锡也因其吏治而被朝廷评为“政最”,赐紫金鱼袋。白居易为此还特意给他写了一首贺诗,题为《喜刘苏州恩赐金紫,遥想贺宴,以诗庆之》,刘禹锡则在和诗《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中不无得意地写道:“旧来词客多无位,金紫同游谁得如?”

苏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景优美,刘禹锡主政苏州三年,在处理纷繁的公务之余,被苏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所打动,不禁诗兴勃发,为后人留下了吟咏苏州风物的诗篇,也为这座城市的风雅添了浓重一笔。

一、寄情山水表达对苏州自然美景的热爱

苏州自古就是江南文采风流之地,山有灵岩虎丘之盛,水有五湖三江之饶。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对苏州的自然美景大加赞赏,如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的《吴趋行》就写到:“山泽多藏育,土风清且嘉。”吴地的山林与川泽等山山水水蕴藏和养育了吴地的百姓,吴地的风俗清纯高雅而且嘉善美好。吴地山清水秀,风光明丽,影响到诗文创作上,表现为秀美细腻,与北方的粗犷豪健、中原的淳朴敦厚完全不同。自古文人对吴地山水的描写也对刘禹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他诗歌中蕴含的清俊绮丽的风格特征。当刘禹锡亲身领略到吴地的自然美景时也情不自禁地寄情山水,吟诵苏州的山川风物。

虎丘是历代文人来苏州的必游之地,虎丘既有奇石幽泉,又有春秋故事,还是苏州颇负盛名的佛教圣地。刘禹锡对虎丘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关于虎丘他留下了很多诗文。他刚到任苏州后不久,就慕虎丘之名而去,并登上望海楼,赋诗一首,即《发苏州后登武丘寺望海楼》,诗云:

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

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

碧池涵剑彩,宝刹摇星影。

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

据说远古时代,苏州虎丘曾是海湾中的一座随着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又称它为海涌山。虎丘曾有过望海楼、海泉亭、海宴亭等勝景。首联“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诗人写自己独自夜宿在虎丘望海楼中,夜深人静,郁郁苍苍珍贵的树林中冷风嗖嗖。望海楼,《全唐诗》上有注“一作望梅楼”。但无论望海楼还是望梅楼,现在的虎丘寺都没有,只有冷香阁,冷香应和梅有关。所以虎丘观梅一事,最早诉诸笔墨的是刘禹锡。颔联“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山寺的僧房大门已闭,清月爬出山岭,一片清冷,写出了山寺之夜的清幽。颈联“碧池涵剑彩,宝刹摇星影”,碧池指虎丘著名的剑池,因阖闾生前酷爱宝剑,据说下葬时以“扁诸”“鱼肠”等名剑三千柄殉葬,故有“剑池”一称。《越绝书》载:“池广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两片陡峭的石崖拔地而起,锁住了一池绿水。池形狭长,南稍宽而北微窄,模样颇像一口平放着的宝剑,诗中写月光倒影在剑池中,给人以寒光闪闪的感觉,虎丘宝刹星光摇曳。这两句诗静中有动,月移星闪,依然是万籁俱寂。尾联 “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写在郡守起居之处失眠之时会想起这里的美景。意为这里的美景将一直深深印在自己的脑海中,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诗中表现了诗人陶醉于虎丘山中夜景的情怀,画面上的光、色、景物在不断变换,引人入胜。此情此景,饶有诗味,富于画意。诗人整个身心都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中了。

苏州虎丘在当时也是文人墨客经常举行雅集和宴会的地方。刘禹锡的《虎丘寺路宴》就是一次虎丘宴集之作:

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

仰见山僧来,遥从鸟飞处。

兹峰沦宝玉,千载唯丘墓。

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

扪萝披翳荟,路转夕阴遽。

虎啸崖谷寒,猿鸣松杉暮。

裴回北楼上,海江穷一顾。

日映千里帆,鸦归万家树。

暂因惬所适,果得损外虑。

庭暗栖闲云,檐香滴甘露。

久迷空寂理,多为繁华故。

永欲投死生,馀生岂能误。

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的虎丘距苏州城西北九里。据《越绝书》载:“吴王阖闾葬山下,葬经三日,金精上扬,化为白虎蹲踞其上,故名。”又《方舆胜览》载:“虎丘寺,在城西北九里,晋司徒王及弟岷舍宅为寺。”虎丘由帝王陵寝成为佛教名山和游览胜地始于六朝。白居易主政苏州时经常开宴于虎丘寺路,与四方宾客在虎丘集会。刘禹锡所作以“路宴”为题,将笔墨锁定于虎丘寺周遭景色,并据以发挥禅理。

“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仰见山僧来,遥从鸟飞处。”虎丘寺周围林木葱茏,山色青翠,一条小路直通虎丘寺。看见寺庙中的僧人匆匆走来,应该是远远地从林间飞鸟处来。前四句描写了寺庙周围的景色和僧人的活动。“兹峰沦宝玉,千载唯丘墓。埋剑人空传,凿山龙已去。”“兹峰”句言虎丘山下多宝藏。据《越绝书》记载,虎丘山下阖闾墓中多随葬品,“铜棺三重,池六尺,黄金珠玉为凫雁,扁诸之剑、鱼肠之干在焉”。“埋剑”句意为阖闾墓秦始皇发之于前,孙权掘之于后,均无所获,盖剑为宝物,已化龙远去。

“扪萝披翳荟,路转夕阴遽。虎啸崖谷寒,猿鸣松杉暮。”扪萝指攀援的葛藤,翳荟指草木茂盛貌。攀援的葛藤极其茂盛,山路兜转,太阳很快下山了。“虎啸崖谷寒,猿鸣松杉暮”也是写光阴易逝,山中虎啸和猿鸣都写出了空谷幽静的意境。

“裴回北楼上,海江穷一顾。日映千里帆,鸦归万家树。”四句继续写景:“裴回北楼上,海江穷一顾”,诗人在望海楼徘徊,远望天际似乎没有穷尽。望海楼如果是北楼,就不是现今冷香阁的位置,不知这望海楼原来应在山上何处。“日映千里帆,鸦归万家树”这两句与“虎啸崖谷寒,猿鸣松杉暮”一样非常对仗,写出夕阳西下的远近美景。诗人将历史传说与眼前风光相融合,以工整的对句,勾画出景物的特征。

“暂因惬所适,果得损外虑。庭暗栖闲云,檐香滴甘露。”四句写诗人的感受,暂时偷得半日闲,感觉很惬意,果然摒弃了很多的烦恼。庭院已经随时光渐晚而黯淡,但是屋檐下树木凝结了甘露晶莹剔透。

“久迷空寂理,多为繁华故。永欲投死生,馀生岂能误。”最后四句表达了诗人“久迷空寂理”“永欲投死生”的心声,“空寂理”谓佛家至理。初唐诗人宋之问《浣沙篇赠陆上人》云:“达本知空寂,弃彼如泥沙。”如果说“久迷空寂理”是一种现实的写真的话,那表达出诗人栖心释梵的终极意愿。“永欲投死生”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的图景,但是诗人还是希望能实現这样的理想,不要耽误自己的余生。这首诗在《全唐诗》的第150卷第2首为《题虎丘寺》,作者是中唐诗人刘长卿,存疑待考。

刘禹锡在苏州期间多次游览虎丘,所以留下的题咏虎丘的诗也是最多的,刘禹锡曾写过题为《生公讲堂》和《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两首诗,前一首是咏虎丘的“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成语故事,用典出自晋·无名氏的《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后一首是刘禹锡游览虎丘时,见到两年前元稹在虎丘的题诗,但此时元稹已经离开人世了,刘禹锡神情悲怆,写下了这首诗:“沪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刘禹锡在苏州做了三年刺史,与苏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当他任期届满,要离开苏州时,徘徊难前,依依不舍,写下了《别苏州二首》:

其一

三载为吴郡,临岐祖帐开。

虽非谢桀黠,且为一裴回。

其二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其一诗意为:在苏州三年为刺史,在临别之时设帐饯行。自己虽然不是杰出之人,但也会依依不舍。桀黠:指杰出而又聪明有智慧。梁元帝萧绎有《荆州吏民诗》:“寄言谢桀黠,无乃气干云。安知霸陵下,复有李将军。”此诗是萧绎离开荆州,回京任职时所作,诗中表现了他对荆州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李将军的感怀。

其二诗意为在苏州阊门外要乘船离开,流水汤汤,秋风吹拂水边的柳条。阊门向来是自己送客的地方,今天自己也要离开了,怎么不黯然销魂。离开苏州之际,刘禹锡写下的这两首《别苏州》,不舍之情依依。内心顿觉失魂落魄,也表达了诗人对苏州的难舍深情。

二、咏史怀古表达对吴地文化传统的崇尚

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大都表露着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深沉感慨,他在苏州期间写下的咏史怀古诗巧用吴地物景,借古鉴今,将地志与咏史完美结合,从纯粹的咏史转变为对古迹的凭吊,反映了他对历史兴盛衰败独特而深刻的体悟,发人深省。苏州灵岩山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兴建的馆娃宫让刘禹锡几多感慨,他的《馆娃宫在旧郡西南砚石山前,瞰姑苏台傍有采香径,梁天监中置佛寺曰灵岩,即故宫也,信为绝境因赋二章》寄托了心中的沧海桑田之感。

其一

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

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

其二

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

唯馀采香径,一带绕山斜。

刘禹锡登上灵岩山举目放眼,吴王曾在这儿建馆娃宫,历史风云变化,春秋时期的遗迹其实早已所剩无几,站在山巅的刘禹锡往下望,只余一条采香径绕山而行。此诗即由咏怀古迹入手,抒发思古之幽情。第一首中展示的“馆娃”形象有些与众不同。“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写馆娃宫当年金屋藏娇,而勾践灭吴后,西施的归宿众说纷纭,人们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是她和范蠡一起归隐江湖,据《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这种说法在民间广为传颂。“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在诗人笔下,西施成为亡吴后又倾楚的一代妖姬,“笑入”二字,将其以倾覆社稷为乐的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史记》对范蠡的结局有记载,说他离开越国后,带领全家人来到齐地,“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没有提到西施,而刘禹锡认为之后西施又成为楚国的一代美女。第二首渲染馆娃宫之荒凉:一片断壁残垣,现在已经无从寻觅西施的绮丽居室,而昔日遍植的色彩艳丽的木槿花也被无主自开的野草闲花所取代,留下来的唯有盘旋山间、曲曲弯弯的采香径。在馆娃宫遗址诗人看到了历史风云变化,表达的是繁盛过后的荒凉沧桑之感。

《姑苏台诗》也是刘禹锡所做的一首怀古诗,也作《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力,摧因石鼠窠。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姑苏台遗址据说在苏州城外西南隅的灵岩山上,但是至今仍有争议。姑苏台始建于吴王阖闾,后经夫差续建历时五年乃成。据说建筑极其华丽,规模极其宏大,耗资庞大。建成后供吴王夫差奢靡娱乐。历代很多诗人都吟咏过姑苏台,诗仙李白有诗云:“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刘禹锡的《姑苏台诗》首联写当年盛极一时的姑苏台已经变成荒台,诗人在姑苏台前伫立,面臨万顷太湖思绪万千;颔联写它由繁华转向衰败,当年身着绫罗绸缎的宫女已成为过眼烟云,帝王狩猎的麋鹿也已经成为历史;颈联感叹筑台艰难,而筑台却毁于鼠穴,帝王为自己的享乐不惜费尽民脂民膏;尾联将古今融为一体,当年的“雕辇路”如今已成樵夫上山的路。诗中的“绮罗”“雕辇”等语暗示昔日的豪华,“金力”指筑台时千辛万苦,“石鼠窠”揭示吴国由盛转衰的因由。从眼前的荒台联想到其昔日的繁华,今昔对比,然后分析筑台之难,毁台之因,最后再今昔对比,回到眼前景象上来。全诗展现了作者的古今之思,寄托了兴衰之叹,抒发诗人对历史变迁、光阴易逝的感慨。

三、唱酬抒怀表达诗人内心对人情世态的态度

刘禹锡在苏州期间非常怀念自己的诗友,特别是白居易。《旧唐书·刘禹锡传》云: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之前白居易从杭州来到苏州任刺史,江南美景,怡然自得,他写下了不少赞美苏州的诗句,不远千里寄给自己的好朋友元稹、刘禹锡等人,往来唱和,陶冶性情。没想到官场变幻刘禹锡也会来到苏州任刺史,成为这里的“父母官”,走过白居易这位知交好友来时的路。之前刘禹锡收到白居易的诗,就酬答写下了《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苏州刺史例能诗”,这是一句响当当的诗句,历来也是苏州文官多骚客的例证。古代诗人与政客,时常是两个重叠的身份,而历任苏州的刺史,能作诗词歌赋的真不少,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却还并不知自己也会在列。彼时还是白居易在苏州,白舍人就是白居易,白居易曾任中书舍人。宝历元年(825)白居易到任苏州,他性情外放,交游广泛,给刘禹锡寄去了游宴诗作。刘禹锡自然是要和一首的。“西掖今来替左司”,西掖代指的是唐代中书省,左司指的是韦应物,他曾以左司郎中出任苏州刺史。白居易以中书舍人出任苏州刺史,因为刘禹锡称之为“替左司”。“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当年的姑苏城有水门八、陆门八,这四面八方,水道通衢,要真的来了五千兵马,那阵仗绝对是当今古装大片的气势。尽管这首诗是唱酬白居易的,但从诗中刘禹锡了解到苏州的繁盛之景。“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这两句诗意为既然有水陆城门,那就进城看看。沿着水路通往山中,笙歌乐起,热闹非凡;而走陆路的,若是骑马前行的,自然佩刀佩剑,骑过姑苏城内的小桥流水,自有一番气势。两种“路”,两种对比,有姑苏城的软糯,亦有姑苏城的刚硬。“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两句诗吟咏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和西施在宫中玩斗百草的典故。夫差陪美女西施玩的游戏,正是那时在春天所流行的“斗草”,游戏的目的是哄美女西施开心。刘禹锡写诗就是这样,常常看来都是随手一写,但总能让人觉得其中有多一层的意味。他的诗以古讽今自有动人的灵气。

大和五年(831),刘禹锡赴任苏州刺史。白居易在洛阳福先寺设宴送别被谪贬的刘禹锡,刘禹锡感动之余,写下了《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的诗篇,诗中有“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表达了欢聚之后别离的忧伤之情,吴侬即苏州。

到了苏州刘禹锡也常常和白居易、令狐楚等友人相互唱和,《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诗就是在苏州期间刘禹锡的唱酬代表之作。

旧相临戎非称意,词人作尹本多情。

从容自使边尘静,谈笑不闻桴鼓声。

章句新添塞下曲,风流旧占洛阳城。

昨来亦有吴趋咏,惟寄东都与北京。

这首诗是奉和白居易而兼酬令狐楚的。令狐楚晚年镇守边塞,他治理有方,军民尽皆欢悦。诗中既刻意渲染令狐楚“为君谈笑静胡沙”的从容气度,凸显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指挥才能,又着力强调其“本多情”的词人风范,突出其“章句新添塞下曲”的创作成就。从文韬武略两个层面来写令狐楚的突出才能。最后亦归结到情系“东都与北京”,将苏州、洛阳、太原三地绾为一体,衬托出难以割舍的闻声相思之意。诗中“昨来亦有吴趋咏”,直言自己的诗亦乃吴咏。吴趋,即吴地,或即吴门,至今苏州还有“吴趋坊”的地名,刘禹锡将自己的唱咏直接说成是“吴趋咏”,是其对吴地歌谣自觉接受并主动仿作的确认,表现刘禹锡对苏州这座城的热爱,对身为苏州刺史的责任的担当,否则是很难写出这种深情的。

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期间涉笔的题材除了写景咏物、怀古咏史、游宴酬唱之外,还有模仿吴地民歌的《杨柳枝词九首》,但是诗的内容都是吟咏长安和洛阳的风物,或许是诗人身在苏州,心系长安和洛阳。但是也有人认为《杨柳枝词九首》不是在苏州创作,有待进一步研考。总之刘禹锡的苏州诗咏均特色鲜明,有匠心独运之处。

参考文献:

[1] 唐·刘禹锡.瞿蜕园校注.刘禹锡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 肖瑞峰.刘禹锡诗论(第一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 李学勤著,张耀南编.李学勤讲中国文化[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 .

[4] 肖瑞峰.论刘禹锡出牧苏州期间的诗歌创作[J].浙江学刊,2014(4).

[5] 王志清,黄旦怡.吴文化对刘禹锡情性与诗歌的塑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猜你喜欢
刘禹锡苏州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赏牡丹
园林之城——苏州
陋室铭
苏州一光
苏州十二忆
刘禹锡与《陋室铭》
说个好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