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楠,聂洪光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北京,100846)
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化深刻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导文化,对引导人类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培育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工业文化。
工业文化在人类工业活动中产生,随着工业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和水平的不断提升而积淀升华。工业革命以前,工业产出更多是为农业活动服务,这一阶段形成的工业文化处于从属农耕文化的弱势地位,不受社会重视。如古代中国长期实施“重农抑工”的政策,工匠的地位仅高于奴隶,很多创新技术和产品最终沦为统治者的玩物,并未转化为生产力。
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化进程,工业生产逐渐代替农业生产成为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生产活动,极大丰富的工业产品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工业文化通过工业生产活动和工业产品的使用向人渗透,逐渐主导了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文化不断发展进步并逐步代替农耕文化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具有主导性质的文化形态。
工业文化是人类工业活动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1]。作为一类文化形态,工业文化具有一般文化所拥有的基本作用。一是整合作用,对于拥有共同或相通工业文化的群体,该工业文化可以协调群体成员行动,促成其合作完成某项活动。进而使工业文化具有凝聚作用,把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凝聚在一起。二是导向作用,工业文化可以指引人的行为方式,使行动者可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否适宜有效。三是维持秩序作用,即某个群体一旦遵从于某种工业文化,该工业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规范等就会被之认可遵从,从而意味着某种秩序的建立,且这种秩序会因该工业文化的作用而得到维系[2]。
作为因工业活动而产生的文化形态,工业文化有其特殊作用。一是通过价值观、发展理念等指引工业发展,如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属于工业文化价值观范畴。二是通过工业自成体系的知识架构,向人类传递工业知识。三是强力约束作用,工业生产制度、标准,工业组织章程,工业产品操作规则等都具有明确指示性和强制性的特点,要求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对参与者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由于工业文化同时具有一般文化形态的作用和源于工业活动本身的特殊作用,使之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驱动力。
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无不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及决策者、参与者文化水平的制约[3]。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它通过对思想、理论、舆论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的引导,直接影响甚至促成了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方向。适宜工业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对制造强国建设具有先导作用。如英国、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先后成为制造强国,无不得益于其较早地突破了宗教神学文化为主导的阻碍工业发展的旧价值观,培育并使“倡导人性自由、崇尚创新”等有助于工业发展的价值观深入人心,进而加速了英美等国工业生产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使之在工业革命中占得先机。几千年来的封建农耕文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发展文化和来自西方的享乐文化等蕴含的守旧、落后的价值观仍在对很多中国人产生不良影响,必须通过树立和传播适于制造强国建设的新价值观加以引领。
恩格斯说过,人行为的动力源于他愿望的动机,动机的产生来自他内在的需要或外在的压力[4]。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建设目标,不仅需要外部压力的倒逼,更需要内生动力的推动,适宜的工业文化将增强制造强国建设的内生动力。一方面,强化精神动力。精神力量是支撑人前行的内生动力,是最持久、最坚定的力量。工业精神的凝练和传承是工业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发展工业文化,使老一辈建设者崇高的工业精神得以传承,当代优秀工业精神得到传播,这些都会转化成为制造强国建设参与者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强化凝聚力。传递光辉璀璨且奋发向上的优秀工业文化,将增强中华民族的荣誉感、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产生强大的凝聚作用,团结和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制造强国建设。
建设制造强国离不开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的高知人才,适宜的工业文化对保障制造强国建设所需人才的持续性供给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带动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投入制造强国建设。人理想信念的形成受其长期所处的文化环境影响,文化具有场效应,从婴儿落地时起就将他包裹,并以“内化”方式在悄然无声中融入人的内心世界与实践活动,左右着人日后,甚至一生的是非标准、价值判断和美丑尺度[5]。工业文化将通过场效应作用,促使更多中国人产生投身制造强国建设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提升制造强国建设者的知识水平。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要适应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等发展趋势,这对参与者知识的储备和更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本身蕴含着知识,工业文化传播过程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必要知识的传递过程。通过工业文化传播推广,制造强国建设者的知识将得到不断更新,从而保证了高知人才的供给。
文化竞争力是当今工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产品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满足人衣食住行等客观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体现在满足人情感、欲望、情绪等主观精神需求。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全球流动使复制生产某种产品比以往更加容易,产品的性能和技术水平也更加接近,因而满足客观需求对于决定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影响程度呈现下降态势,满足主观精神需求正逐步成为当今消费者选择产品决定性因素。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取决于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文化匹配度,如果赋予产品的某种文化元素可以使消费者产生某种精神需求,消费者就会为满足精神需求而购买该产品。所以,欧美发达国家更重视通过文化元素的植入和传播提升产品文化竞争力。中国制造行销全国,但热销的都是低端廉价产品,科技含量高的高端产品销售业绩往往惨淡,原因是消费者购买高端产品其实是在选择一种文化,而文化的植入是中国高端产品的弱项。因此,通过适宜工业文化的培育和传播,将促进更多的国内外消费者喜欢上中国工业文化,向往中国工业文化,从而爱上富含中国工业文化的中国工业产品,进而提升中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强国要求中国制造必须“走出去”,而海外并购、海外建厂、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等中国制造“走出去”行为却经常受到东道国政府阻挠、企业排斥和民众抵制,文化障碍是引发这些问题的重要因素。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国家在减少和克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经济摩擦、适应贸易环境等方面能够起到其他方式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反之,特意渲染文化差异性和互斥性则会加剧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当前中国从制造业企业到主管政府部门,很多人对东道国的文化不熟悉,不会进行“文化沟通”,加之个别西方敌对势力恶意抹黑中国,导致中国制造“走出去”过程中经常会触犯东道国的文化忌讳或被误解,最终铩羽而归,如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失败主要是未能实现文化整合。因此,培育能被世界所接纳的工业文化,将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构建起文化桥梁,这座桥梁可以便利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沟通,克服与东道国间的文化障碍,推进中国制造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社会团队等与世界的交流合作,降低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合作成本,深化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效率,从而加快中国制造“走出去”步伐。
中国目前尚未充分认识工业文化对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作用。一是未能正确认识和用好工业文化中蕴藏的强大精神力量。新中国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了现代工业体系,依靠的是广大工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拼搏进取、敬业奉献等精神力量。当今中国发展工业更多采用资本投入、扩大产能、引进技术等手段,忽视工业文化的作用,特别忽略了精神力量。很多制造业从业者仅从维系生存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不强,难以做到全身心投入,更缺少建国初期那种“一呼百应”的工作热情。
二是错将工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化。当前有很多学者认为工业文化就是企业文化,这种认识有局限性,不利于工业文化发展。工业文化因人类工业活动而产生又反作用于人类的工业活动。在工业社会,工业活动是人类的主要活动,人类的生活也主要围绕工业产品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至政府部门,下至普通消费者,都是工业活动参与者。因此,工业文化涉及国家、行业、企业、个人等多个层面,自成体系,企业文化仅是国家工业文化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发展工业文化必须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统筹规划。
工业文化建设工作跨越工业与文化两大职能领域,并涉及教育、科研、宣传等多个领域,单一政府部门独立承担该工作将很难有大的作为,而中国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及“互不干涉内政”的行政观念将阻碍工业文化建设。目前,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分别承担了国家意识形态培育传播、文化宣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职能,这些部门共同的特点是对工业接触较少,且与工业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作的工作机制。其运用传统文化方式推动工业文化发展无法与工业企业的需求相衔接,相关政策难以在工业领域落地,比如中央扶持文化产业资金的使用主体定位为文化企业,工业企业开展文化业务却无法获得该资金的支持。而按照职责和权力划分,工业主管部门在运用文化手段发展工业方面存在职责障碍,比如在支持和鼓励企业拍摄以工业题材为核心内容的影视剧方面缺乏依据。同时,工业主管部门也不熟悉推动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手段,推动工业发展的常规手段并非都适于发展文化,如不能用准入的方式限制工业企业发展文化业务,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
文化充分发生作用,关键在传播。必须通过正确合理的传播方式将文化传递给目标受众,令之接纳,使文化影响人、改变人、塑造人的作用在目标受众身上得到发挥,而工业文化存在传播障碍。首先是缺乏宣传。一方面,工业活动直接参与者大多只关心工业生产,不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当前社会更关注娱乐宣传,除正常新闻报道外,一般媒体很少跟踪宣传工业及工业文化。其次是不会宣传。传统认识上,工业内容生硬、单调,政治色彩浓重而缺乏亲和力,一般媒体也仅是用简单直白的方式报道工业领域的新闻和消息,不能真正让受众体会到工业领域的文化。再次是缺少专门的传播机构和渠道。如农业领域拥有北京农影文化发展中心,该中心不仅拥有独立拍摄制作文化宣传片的能力,还拥有CCTV-7这种受众多、影响力大的渠道专门助其传播,因而农业文化传播便捷高效,传播效果更好。工业领域缺乏这样的机构和渠道,一般媒体为博眼球,喜欢报道工业领域负面消息,反而使大众对工业乃至工业文化产生错误的判断。
中国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克服产能过剩、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环境污染、消费者海外抢购、“走出去”失败等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工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问题,实际是人的问题。比如中国拥有世界先进的生产、检测和污染物治理设备,产品质量却依然得不到保证,企业偷排事件频发。这说明攻克中国制造发展的问题,不在于制定多少政策,引进多少设备,关键在解决人的问题。培育和发展工业文化,即是要“以文化人”,运用文化的力量,使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精神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等导向制造强国的预期目标,在思想和行动上彻底解决“人”的问题。
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培育和发展工业文化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突破认识、体制机制和传播三重障碍。一是将工业文化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从国家宏观、行业中观、企业微观三个层面对工业文化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从工业文化核心理念和价值观、精神内核、代表元素符号、传播载体、培育产业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充分发挥工业文化在精神和人格引导方面作用,同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参与工业文化建设。二是优化推动工业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打破传统条块分割的行政模式,建立工业、文化、宣传、财政、土地、金融、科技、教育、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推动工业文化发展的行政体制,明确牵头部门的职责及各部门的分工,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三是培育专业传播机构,创新传播手段和方式。探索组建专业传播工业文化的影视传媒机构,借鉴世界级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结合中国人的语言和思维特点,用大众能听懂、能理解的话讲述中国工业故事、阐释中国工业文化,创新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工业文化传播格局。
另一方面要培育和发展与制造强国建设目标和方向相匹配,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一是设计、凝练并树立可以引领未来制造强国建设的新价值理念和工业精神,新价值理念和工业精神既要融合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等元素,凸显诚信、公平、品质、安全等意识,又要与世界普世性的价值理念接轨。二是将工业文化,特别是新价值理念和工业精神融入大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融入生活用品、写入教材、编入影视剧中,使工业文化每时每刻都能够发挥对人的塑造和引领作用。三是强化法律制度的保障支撑作用。一种文化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主导文化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保障。如儒家文化成为中国的主导文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制度设计和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崇尚儒家文化的科举制度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儒家文化主导地位的巩固。因此,在培育和弘扬的工业文化真正对人产生深刻影响前,特别要重视相应法律制度的设计、制定和实施。
[1]王新哲,孙星,罗民.工业文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38-41.
[2]王新哲,周荣喜.工业文化研究综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8-92.
[3]吴俊杰,张红,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R].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4]王娟.文化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机制与路径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9.
[5]车洪波,郑俊田.文化作用方式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4):73-74.
[6]王新哲,孙星.工业文化概念,范畴和体系架构初探[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30-33.